煤矿培训课件:井下电缆安装标准及接地标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矿培训课件:井下电缆安装标准及接地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培训课件:井下电缆安装标准及接地标准.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井下电缆安装标准一、2006年煤矿安全规程第469条1、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解释:其一,一旦管路漏风或漏水,电缆直接受到压风的吹袭或水淋;沿电缆的渗油或渗水也容易进入电缆接线盒,使电缆和接线盒绝缘受到破坏,发生短路或接地线故障;其二,在电缆漏电保护失灵的情况下,风管或水管带有高电位,容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2、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3、电缆与风管或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解释:电缆敷设在 管子的上方是为了避免管子下落扎坏电缆,保持0.3m以上的距离是为了方便管路检修不影响电缆的供电。4、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
2、讯、信号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解释:是为了避免因电缆漏电流产生的火花引爆或引燃瓦斯。5、盘圈或盘“8”字形的电缆不得带电,但给采掘机组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解释:电缆盘圈或盘“8”字,电缆散热不好,电缆温度容易增高,使电缆过负载能力下降,寿命减低。6、井筒和巷道内的通讯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井筒内,应敷设在距电力电缆0.3m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电力电缆与通讯和信号电缆悬挂在井筒和
3、巷道的同一侧,一旦电力电缆发生放炮、短路着火故障和巷道冒顶故障,电力电缆与通讯电缆同时受到影响,使矿井供电、通讯和信号同时中断,不但影响矿井的生产,也影响故障的处理。解释:电力电缆电流大,磁场干扰大,为了不影响矿井的通讯,故规定电力电缆与通信和信号电缆的距离:在井筒内不小于0.3m;在巷道内不小于0.1m。7、井下巷道内的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二、2006年煤矿安全规程第471条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套管保护, 严密封堵管口。解释:井下巷道和峒室的墙壁因受矿井地压的作用,非常容易变形,因
4、而,穿过墙壁的电缆就容易被挤压,造成接地、短路和放炮等故障。所以,电缆穿过墙壁等部分,应用材质坚硬、耐挤压的套管加以保护。为了防止套管漏风和不利于防火,还要求电缆套管的两端进行严密的封堵。三、煤炭部(1988年)制定煤矿井下电缆安装、运行、维修、管理工作细则1、第30条:电缆敷设必须悬挂,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水平巷道或倾斜300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电缆钩悬挂。(2)在立井井筒或倾斜300及其以上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夹子,卡箍或其他夹持装置进行敷设固定。支持装置应能承担电缆的重量,并不得损坏电缆;如用卡箍,应在电缆与卡箍之间加一层23mm的橡胶垫。(3)在水平巷道或倾斜巷道中悬挂的电缆,应
5、有适当的驰度;其悬挂高度应使电缆在有矿车掉道时不致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到轨道或运输机上。(3)电缆悬挂点的距离,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m,在峒室内不得超过2m,在电缆沟内不得超过1m。(4)在水平及倾斜井巷的高、低压电缆在同一架挂钩上时,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在立井井筒内的电缆,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5)井筒和巷道内的电话电缆与监测电缆,应同电力电缆挂在巷道两侧,如果收条件所限,不能分挂在井巷两侧时,在井筒内应敷设在距电力电缆0.3m以外的地方;在井巷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的上面,应保持在0.1m以外的地方。(6)电缆不应悬挂在压
6、风管或水管上。电缆不得遭受淋雨或滴水。在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如果电缆同压风管或水管在巷道同一敷设时,必须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电缆同胶皮风筒等易燃物品应分挂在巷道的两侧,否则,相互之间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2、第31条:电缆钩与电缆支架安装的要求:(1)电缆支架及电缆钩在安装之前,必须进行防腐处理。(2)电缆支架或挂钩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地脚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00mm。在倾斜巷道中安装电缆支架或电缆钩时,其安装孔排列应与巷道坡度相适应。3、第32条:敷设电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同安全规程(5)、敷设电缆时不宜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美观,并应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电
7、缆的编号、型号、规格、电压等级、用途、区段长度及维护人员姓名。4、第34条:电缆接线盒应悬挂或固定好,应无因悬挂松弛而使电缆受拉力的现象;设在淋雨处的电缆接线盒应有防护措施;应无渗油或漏油现象。高压电缆接线盒都应悬挂标志牌。5、第33条:通过风门、防火门、电气设备隔墙等时,应有穿墙管保护。5、第36条:井下平行敷设多根高压电缆的中间接线盒,应当互相错开,因且应用支架固定或妥善悬挂。6、第37条:峒室内敷设的要求:电缆应布置均匀,排列整齐、尽量少交叉。电缆沟内应平整清洁,不应有积水。沟盖齐全、平整、结实。如果电缆沟内渗水,应做排水沟。7、第39条:在采、掘区敷设电缆的要求为:采、掘工作面、顺槽(
8、刮板运输机道)、上材料道等采、掘的电缆应悬挂整齐。可用电缆钩、带(带管不应小于25mm)进行悬挂,严禁应金属丝悬挂电缆。电缆的悬挂间距离不得大于3m。多条电缆也应悬挂整齐,不准盘圈或盘成“8”字供电。 综采、高档普采用移动变电站的电缆、高档普采和普采用采煤机的电缆允许在电缆车和电缆架上盘放,司机应经常检查电缆的表面温度,不正常时应进行处理。移动变电站至采煤工作面出口的电缆与油管、水管同侧敷设时,电缆必须在管路的上方平行排列,严禁混绞。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技术标准一、技术内容及要求:1、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源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细带(或钢丝),铅皮或
9、屏蔽护套必须有保护接地。2、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都要有总接地网相连。3、主接地极应浸入水仓中,主、副水仓必须各设一块,矿井有几个水平时,每个水平总接地网都要与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连接。4、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5、下列地点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1) 、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铜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三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5)、连接动力
10、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变压器电缆连接装置。6、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7、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8、每台设备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接地网相连,禁止将几台设备串联接地。9、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10、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培训 课件 井下 电缆 安装 标准 接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