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精析精练系列――酸与碱反应 doc--高中化学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精析精练系列――酸与碱反应 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精析精练系列――酸与碱反应 doc--高中化学 .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精析精练酸与碱反应专题一、全面认识酸与碱的反应1、提到酸与碱的反应,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中和反应,那么,酸与碱混合一定发生中和反 应吗?答案是否定的。酸与碱混合不一定发中和反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酸与碱混合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如:将硅酸与氢氧化镁等难溶性碱混合就不一定发生反应;二是酸与碱混合发生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3Fe(OH)210HNO3 3Fe(NO3)3 NO 8H2O 2Fe(OH)3 6HI 2FeI2 I2 6H2O 2、 酸与碱混合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结合成水,那么,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用“HOH H2
2、O” 表示吗?当然不是的,反应物中一旦出现弱酸或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用分子式表示;就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离子方程式也不一定能“HOH H2O” 表示,如硫 酸与强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应写为: Ba22OH2HSO42- BaSO42H2O。反过来,能用 “HOH H2O” 表示离子方程式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如NaOH溶液与NaHSO4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可用“HOH H2O” 表示,但它属于盐与碱液的反应。 二、酸碱中和滴定 为提高酸碱中和滴定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并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3、1、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一般有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试液由于变色不明显,在滴定时不宜使用。选择原则: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化学计量点)。常用选择:滴定类别选择的指示剂选择理由强碱滴定强酸酚酞在滴定终点时浅色变成深色更易于观察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在滴定终点时浅色变成深色更易于观察强酸滴定弱碱甲基橙生成的盐水解呈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落在酸性范围之内。强碱滴定弱酸酚酞生成的盐水解呈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落在碱性范围之内。需要指出的是滴定所用的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滴,不能太多或太少。因为酸碱指示剂属于有机酸或有机碱,指示剂也参加反应,在变色过程中消
4、耗标准溶液。若指示剂用量太多,则消耗掉的标准溶液也有所增多,会导致误差;若指示剂用量太少,其颜色变化不明显,致使终点提前或延迟,使实验误差增大。2、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仪器内水均匀分布,不成股流下。滴定管、移液管:先用水洗净,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对滴定管使用时要检查是否漏水。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净,不能用待测液润洗。3、仪器的使用要求滴定管: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除去尖嘴部分的气泡,并调整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移液管:放完待测液后,不能把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因为在制作移液管时已考虑到在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不包括在应有的体积数之内。待测液的量取:既可用移液管,
5、也可用滴定管注入锥形瓶内。标准液的量取:只能用滴定管不能用移液管。4、中和滴定的操作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临近终点时滴液要慢,至指示剂变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或不变为原色即为终点,避免过量(如果过量,应进行回滴,并记录滴入的体积)。整个操作要领可总结为“四先四后”:先把滴定管洗净,后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旋转是否灵活;滴定管、移液管先用水洗净,后用待装液润洗23次;取液时,一般是先将标准液注入滴定管,后将待测液放入锥形瓶;滴定的速率一般是先快后慢。5、读数与记录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与量筒相反),读书时,视线平视,不能仰视或俯
6、视。记录数据要与实验条件的精确度一致(如12.5mL).要求把同一样品滴定两次,取两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计算结果。 6、误差分析(重点与难点)例如,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c酸V酸=c碱V碱 式中:c酸为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不变量),V碱为待测液的体积(不变量)。显然,影响NaOH溶液浓度的因素是标准溶液的体积读数,若消耗标准溶液比理论值多,则测定结果偏高;若消耗标准溶液比理论值少,则测定结果偏低。简化为“多则高,少则低”。 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气泡;体积读数(仰视、俯视);指示剂选择不当; 杂质的影响;操作(如用力
7、过猛引起待测液外贱等)。具体分析如下: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HCl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就装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管开始前平视读数,滴定终了时俯视读数。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滴定管开始前仰视读数,滴定终了时俯视读数。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
8、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过早估计滴定终点。过晚估计滴定终点。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偏高偏高偏高偏低偏高偏低偏高偏低偏高偏低无影响偏高操作正常,无影响偏低偏高偏高专题训练1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测得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滴定时,装未知浓度NaOH溶液的锥形瓶忘记用NaOH溶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干净后, 忘记用标准盐酸润洗C滴定时,滴定管的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以仰视的姿势读取了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2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A盛待测液的锥形瓶里留有蒸馏水 B滴定
9、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C滴定管在滴定前未将刻度调在“0”,而调在“2.40”D 滴定达终点时,视线高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面的最低点3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mL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 全部流下排出,承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的体积( ) A大于40.0mL B为40.0mLC小于40.0mL D为10.0mL4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0mL0.1mol/L盐酸时,如果滴定误差在0.1%以内,反应完毕后,溶液的pH范围是( ) A6.97.1 B3.310.7 C4.39.7 D685下列溶液一定碱性的是 ( ) A溶液中c(OH-)c(H+)
10、B溶液中含有OH离子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6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是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DV1V27中和一定量的某种醋酸溶液耗agNaOH。若先在该醋酸溶液中溶入少量CH3COONa,再用NaOH中和滴定,耗bgNaOH。则a和b的关系是 ( )A ab B aC2V2 B若Vl=V2,C1=C2则混合液中c(NH4+)=c(Cl-) 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 D若V1=V2,且混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精析精练系列酸与碱反应 doc-高中化学 2010 年高 化学 二轮 专题 精练 系列 反应 doc 高中化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