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 (2)精选PPT.ppt
《等高线地形图 (2)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 (2)精选PPT.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等高线地形图(2)第1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等高线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等高线地形图形图第2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 同线等高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米。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米、600米、米、700米,米,则等高距为则等高距为100米。米。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
2、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两个高度。但在陡崖陡崖处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可以重合。1、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第3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山谷线或集水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
3、字形。字形。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表示均匀坡。第4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 2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第5页,讲稿共44
4、张,创作于星期二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第6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400300200100400300200100方法方法1 山脊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脊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山谷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凸出方法方法2 内部等高线海拔高内部等高线海拔高,外围海拔低外围海拔低,即即“内高外低内高外低”为为山山脊脊;外围等高线海拔高外围等高线海拔高,内部海拔
5、低内部海拔低,即即“外高内低外高内低”为为山谷山谷。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ABCDE第7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例例1 1:说说出下出下图图表示的地形表示的地形类类型的名称,并型的名称,并说说出字出字 母所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山峰山峰鞍部鞍部山脊山脊山谷山谷山谷山谷第8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3、高度的判读、高度的判读(1)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平面海平面海拔为米海拔为米()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
6、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的海拔差: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点的海拔点海拔估计值对高度:点的海拔点海拔估计值第9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 h(n+1)d,其中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数,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D: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h:(n-1)d h(n+1)d,其中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
7、,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为等高距等高距E: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AHA+d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F: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B-d HB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第10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例题例题2:若若a=100m,b=200m,c=300m求求的相对高度;甲和乙的相对高度的相对高度;甲和乙的相对高度 同理同理 100H甲甲200,200H乙乙300 解:读图可知解:读图可知 H=100m,H=300m故故 H-H=300-100=200m200-200
8、H乙乙-H甲甲300-100 故故 0mH乙乙-H甲甲200m第11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C1)、求、求P点海拔点海拔O点海拔点海拔 B、49H50C、59H60D、60H612)、O点对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最大为()m例例3: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A、40H41(810mP820m)(860mO870m)第12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D解解(1)250mH顶顶300m 故是故是DA(2)50mH底底100m 故选故选A(1)断崖顶部的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点海拔可能为()A、59mB、99mC、199mD
9、、259m(2)断崖底部的断崖底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点海拔可能为()A、51m B、50m C、151m D、150m(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 崖的相对高度崖的相对高度()A、150m B、250m C、251m D、149m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n-1)d H(n+1)d (3)150m H顶顶-H底底250m 故选故选AA2)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第13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3、特殊方法:、特殊方法:利用高的更
10、高,低的更低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原则2)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如果闭合等高线 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 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若a=100m b=200m c=300m例题:例题:洼地洼地山丘山丘判断地形:判断地形:_ _的海拔的海拔_ 的海拔的海拔_0mH100m300mH10
11、00米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盆地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疏,数值低。第16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缓坡:等高线稀疏;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密集。A点海拔高度的范围:点海拔高度的范围:140米米-150米米等高距:等高距:_D1:1000若若CD图上距离为图上距离为3厘米,求从厘米,求从C到到D的坡度的坡度_第17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及应用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及应用第1
12、8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一一:沿沿水平剖面线水平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2.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视等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1、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AB。3、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并与剖面线平行。、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并与剖面线平行。)4、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作基线的平行线(平
13、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数要比图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5、从剖面线与等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从剖面线与等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同的辅助线上,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第19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0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1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
14、二二、沿二、沿倾斜剖面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1、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AB。2、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视等、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3、确定水平基线。(必须与倾斜的剖面线长度一致,并转为水平、确定水平基线。(必须与倾斜的剖面线长度一致,并转为水平状态)状态)4、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绘制时、作基线的平行线
15、(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5、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圆规)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圆规)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成圆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滑的曲线。第22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1.与平面图中自与平面图中自X至至Y地势变化最符
16、合的剖面图是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知识运用知识运用:课本(必修一)课本(必修一)P76“要判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条剖面线所绘,要判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条剖面线所绘,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点位,例如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点位,例如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转折点等”图中剖面线图中剖面线XY穿过三处河谷,在选项中的剖面图必须会有三个河谷,这是解穿过三处河谷,在选项中的剖面图必须会有三个河谷,这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的关键第23页,讲稿共44张,创作于星期二三、地形剖面图的应用三、地形剖面图的应用1、地形剖面图的作用、地形剖面图的作用能更直观地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高线地形图 2精选PPT 等高线 地形图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