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精选PPT.ppt
《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精选PPT.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第1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这节课的设计正是以此为理念,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现在我就来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分析和设计。第2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累加法适用的题
2、型,并且在求通项公式的过程中渗透出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第3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2 2、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必修本课是人教版必修5 5第二章数列的相关第二章数列的相关内容,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数列的概念,内容,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数列的概念,及求数列通项公式、前及求数列通项公式、前n n项和公式的方法。项和公式的方法。而这些运算方法也作为本课的计算基础。而这些运算方法也作为本课的计算基础。本课也是对数列知识的加深,与等差、本课也是对数列知识的加深,与等差、等比数列前等比数列前n n项和以及裂项法等有着密切联
3、系。通过对一些递推公式累加计算得到数列通项,从而进行进一步运算。第4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数列的累加理解并掌握数列的累加 法的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累加法实质,能解决一些简计算方法,理解累加法实质,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变式题目。单的变式题目。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计算、培养学生观察、计算、知识迁知识迁移、创新的能力。移、创新的能力。情感目标: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和谐欢快的氛让学生在和谐欢快的氛 围中感围中感受数列的魅力,将学习变为一种乐趣。受数列的魅力,将学习变为一种乐趣。一、教材
4、与教学目的分析: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第5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数列的累加法的应用 难点:难点:如何将累加法和数列求前n项和公式结合起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关键:关键: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第6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二、教学方法的分析:二、教学方法的分析:n n学生在学习本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数列的基本学生在学习本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数列的基本知识,但对一些细节上面还有很多漏洞,例如知识,但对一些细节上面还有很多漏洞,例如求和过程中对项数的计算,对于递推公式的理求和过
5、程中对项数的计算,对于递推公式的理解等等。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从理解上需要下解等等。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从理解上需要下一定功夫,先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然后一定功夫,先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力量。n n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模式,由潜入深层层递进,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创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变式应用理解能力。第7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三、教学过程分析:三、教学过程分析:热身: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递推公热身: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递推公热
6、身: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递推公热身: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递推公 式,写出通项公式的求法?式,写出通项公式的求法?式,写出通项公式的求法?式,写出通项公式的求法?定义:定义:递推公式:递推公式:n1第8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数列 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1解:由递推公式解:由递推公式 累加得累加得得得第9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数列 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由递推公式解:由递推公式 累加得累加得得得n第一问第一问第10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数列 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由递推公式解:由递推公式 累加得累加得得得第一问第一问n等差数等差数列前列前N项和项和第1
7、1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数列 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由递推公式解:由递推公式 累加得累加得得得第二问:第二问:2n等比数等比数列前列前N项和项和第12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发现前二问求通项公式通过分析发现前二问求通项公式的形式类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的形式类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故想到用累加法去求解。由学生演示故想到用累加法去求解。由学生演示并讲解整个解题过程。在讲题时注意并讲解整个解题过程。在讲题时注意四个过程:读题;说思路;小组交流;四个过程:读题;说思路;小组交流;小组补充。小组补充。第13页,讲稿共26张,创作于星期二第三问第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累加 数列 公式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