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列子》国学片段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人教版六年级《列子》国学片段阅读训练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列子》国学片段阅读训练含答案.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列子国学片段阅读列子(一)国学片段: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 “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我是小助手:1. 太山:即泰山,在山东省,被称为“五岳之首”。2. 荣启期(j):人名,是春秋时期的隐者。3. 郕(chng):古代的地名,在今天河南省濮阳范县、山东省宁阳县东北一带。4. 鹿裘:这里指粗制的皮
2、衣。5. 带索:用绳子当作腰带。6. 吾:我。7. 不见日月:没有见过太阳和月亮,指没有出声就死的胎儿。8. 不免襁褓:指死在襁褓里的婴儿。9. 常:常情。10. 宽:宽慰、安慰。我是小翻译:孔子在泰山游览,看见荣启期在郕邑的郊外行走,穿着粗制的皮衣,腰上系者绳索当腰带,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问道:“先生为什么如此快乐呢?”荣启期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很多:大自然生育万物,只有人最尊贵。而我能够成为人,是我快乐的第一个原因。人类中有男女的区别,男人受尊重,女人受鄙视,所以男人最为可贵,而我既然能够成为男人,是我快乐的第二个原因。人的生命有短的没有见到太阳月亮就死的胎儿、有没离开襁褓就死亡的婴
3、儿,而我已经活到九十岁了,是我快乐的第三个原因。贫穷是读书人的普遍状况,死亡是人的最终归宿,我安于贫困,等待死亡,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孔子说:“说得好!你是个能够宽慰自己的人。”考考你的智慧:1.翻译下面句子加点的字。(1) 先生所以乐 乐: (2) 唯人为贵 唯: (3) 贫者士之常也 常: 2. 短文中有一个反问句,这个用子是: (用原文回答)3.荣启期有三乐,分别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4.你觉得一个人的快乐应该和什么有关系?为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泰山奇景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被称为“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
4、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据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头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了。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泰山最突出的人文景观之一是挑山夫。自古到今,泰山依旧沿袭着挑山夫这一角色,泰山上的建设材料和山上人们所需要的一切物
5、品都是靠他们挑上去的。遥想几千年前,孔子登上泰山顶峰,一览众山小,会是怎样的心情啊!游泰山的自然景观,不得不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泰山还有很多美妙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着我们去欣赏!(二)国学片段: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无亡。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
6、亦舍然大喜。我是小助手:1. 忧:担心。2. 亡(w):通“无”,是没有的意思。3. 崩坠:崩塌陷落。4. 寄:依靠,依附。5. 晓:解释,开导。6. 若:你。7. 屈伸:指身体的胳膊和腿弯曲伸展。8. 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9. 只使:即使。10. 中伤:击伤,打伤。11. 块:土块。12. 四虚:四处。13. 躇(ch)步跐(c)蹈(do):指人的站立和行走。14. 舍(sh)然:舍,通“释”,释然。舍然,指的事消除疑虑后的样子。我是小翻译:在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陷落,自己没有地方安神,所以愁得吃不下睡不着;又有一个人替他的担忧而担忧,就去开导他,说:“天,只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组
7、成的,没有哪一处没有气体。你伸展胳膊和双腿,甚至呼吸,一天到晚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天会崩塌陷落呢?”那个杞国人说:“天果真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中闪光的物体;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那个杞国人说:“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充满了四处,没有哪个地方没有。你站立行走,一整天都在地面上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地会陷落呢?”那个杞国人的疑虑消除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的疑虑消除了,也非常高兴。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1)身亡所寄 亡( )(2)日月星宿 宿( )(3)终
8、日在天中行止 行(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1)天果积气 果: (2)亦不能有所中伤 亦: (3)地积块耳 耳: 3.上面的短文中包含着一个成语,是: ,它的意思是: 。请你给这个故事写一个标题: 。4.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5.如果能积极的方面来想,你会怎么评价这个杞国人呢? 弘扬传统文化杞人忧天的真正含义杞国是中国历史上从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延续了1500多年。杞国是小国,国土方圆仅仅有百里左右,史书上也几乎没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个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国的压迫下,经常
9、被迫迁徙。杞国弱小,又夹在齐国和鲁国之间,常常被侵犯,鲁国就借口杞国的国君“不敬”,多次“伐杞”“入杞”,侵占“杞田”。杞国为了保护自己,就和晋国结盟。杞国末年,国家内部政治非常不稳定,连续出现了国君的弟弟杀死国君自己当君王的情况。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时期,杞国发生过几次大的天灾,景常有陨石坠落。另外,据地质学家们考证,在春秋时期,杞国所在地还曾发生过强烈的地震、山崩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以,杞国人的历史处境和对境内发生陨石大爆炸惨祸的恐惧促使他们心存“忧患意识”这便是真正的“杞人忧天”含义,“忧患意识”与“庸人自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反义词。(三)国学片段: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
10、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我是小助手:1. 列御寇(ku):战国时期郑国人,他去世后,他的门徒尊称他为列子。2. 伯昏无(mo)人:列子的朋友。3. 引:拉弓。4. 盈贯:射箭的时候,把弓弦拉足知道箭头和弓背相齐。5. 措:放。6. 镝矢(d sh):指箭。7. 象人:木偶人。8. 射之射:为射箭而射箭。指射箭时过于拘谨,不能得心应手,不过是刚入门。9. 不射之射:忘我射箭。指好的射手能
11、从容不迫,随心所欲。10. 履:踏上。11. 仞(rn):长度,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12. 背:背对着。13. 逡(qn)巡:退步,想要向前却不向前犹豫的样子。14. 足二分垂在外:脚有一半悬空在岩石外面。15. 揖:拱手。16. 踵(zhng):脚跟。我是小翻译: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再放一杯水在手肘上,然后开始放箭,连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射箭时,列子就像木偶似的平稳。伯昏无人说:“这只是为射箭而射箭,不是忘我地射箭。假如我和你一起登上高山,踏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能这样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带列御寇爬上高山,踏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伯
12、昏无人背对着深渊退步,他的脚有一半悬在岩石外面。然后对列御寇拱手,请他上山来。御寇吓得趴在地上,汗流到了脚跟。考考你的智慧: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 射:射箭 ( )(2)临百仞之渊 临:面临、面对 ( )(3)犹象人也 犹:仍然 ( )2.“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从修辞手法来看,这是一个 句,把 比喻成了 。3.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列御寇当时在想些什么? 4.下面关于故事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御寇射箭的技术虽然很高,但仍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B.伯昏无人是个挑剔的人,自己不射箭,专门挑别人的毛病。C.只有勤学苦练
13、,才能获得真正过硬的本领。D.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有射箭一样纯熟,才算真正的技艺高超。5.这个故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弘扬传统文化百步穿杨在我国,有许多箭术高明的人。比如:神话时期的第一名射手后羿:春秋时期的名射手养由基 ;西汉名将,号称飞” 将军”的李广;三国时期的蜀国五虎上将之一黄忠;唐初名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养由基的故事。养由基是楚国人,善于射箭;在离杨树叶子百步远的地方射杨叶,百发百中。(成语“百步穿杨”就出自这个故事)旁边的人都说好。有一个人评价道:“善于射箭,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说:“大家都说好,您却说可以教我射箭,您怎么不像我一样也来射杨树叶试试?”那
14、人说:“我不能教你左手操弓右手把箭(的方法)。但是,射杨树叶百发百中,但若不懂得适可而止,等一下,弓斜点箭弯点,有一发没有射中,那就前功尽弃了啊!”这个故事是告诉人们善于射箭,也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名声。两个同样关于射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不同的道理。中华文化真是精深渊博呀!(四)国学片段: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 ,沤鸟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我是小助手:1. 好:喜欢。2. 沤(u):通“鸥”。3. 旦:早晨。4. 闻:听说。5. 志言:最高深的言论。6. 至为:最卓
15、绝的行为。7. 浅:浅薄。我是小翻译:海边有个喜欢海鸥的人,每天早晨他都去海上,和海鸥一起游玩。向他飞来的海鸥成群结队,源源不断,数以百计。这个人的父亲说:“我听说海鸥都不断飞到你的身边和你一起游玩,你捉几只来,我玩玩。”第二天这个人来到海上,海鸥在天空中飞舞,怎么也不肯下来。所以说:“最高深的言论是去掉语言,最卓绝的行为是无所作为。和别人比试智慧的想法,那就浅薄啦!”考考你的智慧:1.文言文中,一个字往往有不同的意思。你能写出“之”字在短文中的意思吗?(1)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 (2)每旦之海上 (3)吾玩之 2. 句子“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
16、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3.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你和动物是怎样相处的?写下你和动物亲密接触的小故事吧! 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寓言列子中有许多篇寓言故事,往往起到讽喻世事、惊醒后人的作用。从内容会上来看,古代寓言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如前面学习的杞人忧天说明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体;地不过是土块积成的,土块塞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土地。因此,凭空怀疑天地将要崩坠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意义的。寓言往往赋予动物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列子 人教版 六年级 国学 片段 阅读 训练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