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 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原句。 (10分) 子曰:“岁寒, 。” (论语子罕)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感慨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 。”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可清人赵翼却在论诗中另辟蹊径,“ , ”道出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创作真谛。 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
2、 , 。”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毕业在即,童画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 _ _ , _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题。 大气,及丑美无关,和贫富无关,和地位无关,是一份深入骨髓的优秀品质。不管你走在泥泞不堪的沼泽还是坎坷不平的山路,不管你奔跑在无际的荒原还是行走在熙熙的人群,它,都会让你展示出一份摄人魂魄的大美。 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细流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她的心胸更加宽阔,拥有了浩瀚及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高度,于是,她的身恣更加伟岸
3、,拥有了巍峨及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 、 ,于是,她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袤及无垠。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用横线标出,把正确的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2分) 3.给加横线的句子提取句子主干。 (3分) 4.在仿照上文,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填写两个句子。 (2分) 5.将下面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3分) 中新网北京 2月27日电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篇诗文,完成610题。(10分) 【甲】 游山西村 莫笑农
4、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及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5、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山重水复疑无路 (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句: 8.用古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也是一种读书方法。请从【甲】中选择恰当的诗句对【乙】中的画线部分进行概括。 (2分)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诗的作者是南宋时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乙文的作者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 B.【甲】诗题目中的“山西”指现在的山西省,【乙】文中的“无论”及现代汉语中的“无论”意思相同。 C.【甲】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6、又一村”已经成为千古名句,常用来比喻事情复杂难于处理时忽然有了转机。 D.【乙】中的“豁然开朗”和“怡然自乐”已经成为现代人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10.选文的两位作者都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们的满腔爱国抱负无法实现。今天,从他们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追求的是一种_ _的生活。 (2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114题。(13分) 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
7、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木塔采用的是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同时,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叉柱造就是将上层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在下层柱上的斗拱之间,而且上层柱向内退进半个柱径,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不是刚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
8、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构成了木塔建筑的柔韧性。 据专家考察统计,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其种类之多可谓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集大成者,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人们参观木塔时就可看见木塔内外檐下的各式斗拱,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之风采。 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注释卯榫:木结构建筑或用具的卯眼或榫头。 位移:物体在运动中所产生的位置的移动。 11.文章从两方面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特点:一是_ _;二是_ 。 (4分) 12.请用简洁的
9、语言概括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 (3分) 13.文中加线句在使用_的说明方法的同时,又强调了应县木塔_ _ _。 (2分) 14.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引导人们保护木塔,请你设计一则广告语。 (4分)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518题。(13分) 弘扬传统孝道凝聚社会力量 韩 寒 中央电视台一则提倡关爱老人的公益广告曾感动过无数人父亲老了,双眼日渐浑浊,即使扶着栏杆也行动迟缓,不记事了,走到家门口也不认识家在哪里,但吃饭时不忘揣一个饺子在怀里:“我儿子最爱吃这个”。此时画外音响起他也许忘记了很多事,但他从来没忘记过爱你。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提倡和遵行“
10、孝”道都是最基本的人伦之道。追古思远,尚书尧典载,舜父顽劣、母诳妄,然而舜能“克谐,以孝蒸蒸”,帝尧感其孝,将女儿嫁于舜;论语为政倡“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为父母生前和死后都应按照相应的礼数来行孝。环视当下,从四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中选取的“当代中国二十四孝”温情且人性,及旧义“二十四孝”精神一脉相承;2014年,春运人次将超36亿,各地的游子争相回家,也是以己身绵薄之力回报先辈的舐犊之情。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急速加快,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赡养老人和哺育孩童成了社会问题。年迈的祖辈不仅未能享受儿女的反哺,而且还要肩负务农和照看孙辈的双重重任。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即使同在城市里
11、,工作繁忙一天的子女也无暇顾及父母的需求。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令“四世同堂”的根基逐步瓦解,也令滋养传统孝道的文化土壤逐步瓦解。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做到敬亲、养亲,是后辈对先辈应尽的最基本义务。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令人类不得不报答亲恩。父母、祖宗是自身生命的来源,很难想象,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生命的祖辈都不爱不敬,怎能生出对他人、对社会的爱?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还是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来源。传统孝道,是中华文化向人际及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及出发点,其实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礼仪制度,是奉行于心的伦理准则,是亿万中华儿女重要的精神慰藉和文化
12、基因。周公旦制“礼”行于天下,“尊老”成为礼仪要义,以社会秩序的效力维系了宗法社会达千年;春秋战国,孔孟扬善,“敬亲、奉养、侍疾、谏诤、善终”为基本内容的“孝道”成为后世恪守的基本伦理准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是远游的中华儿女剪不断的永恒乡愁。 传统孝道中所讲求的“养亲敬亲”,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具有普遍意义,当成为人们善待的永恒价值。关爱父母,敬养老人,从自身起,从此刻起,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伴终身。 (选自2014年1月23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5. 文章的标题即为文章的论点。细读全文,看看作者在证明这一论点时用了哪些论据。(4分) 16.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