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段三“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一、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文一:历史这面镜子王兆贵东汉荀悦提出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到了唐太宗那里,这三鉴又有了新发展,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自此而后,把历史看作镜子,几乎成了我们读史的常识。实际上,中国人重视历史的程度,是远超其他民族的。把历史看作镜子,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热度。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与我们看待历史的态度有关。通俗一点说,是因为历史对我们有用。一部人类发展史,其中确实有我们值得遵循的规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作为先人经验教训的总汇,历史就像镜子一样,可以鉴往知来,观
2、古明今。其中,经验可以用来参照效仿,不必再耗尝试的精力;教训能够用来规避风险,不必再犯过去的错误。把历史看作镜子,从而知荣辱、端品行、明是非、看得失、论成败的做法,凸显出中国人读史的功利性。历史具有两面性。譬如,在宋史中,打败仗、丢土地、赔银两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读过之后,满眼尽是屈辱和悲愤,最伤民族自尊。但正是在这样一个积弱不振的朝代,市井发达,文化繁荣,老百姓的生活相当平静和富庶,诗化的人文生态更是令人神往。一部宋史,如同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可以说是忧患与闲适并存,衰微与辉煌同在,面对这样的历史画卷,我们又该如何去反思,如何去借鉴呢?至于历史上的那些风云人物,功过是非集于一身,也不是随便
3、拿来就能臧否,就能喻今的。不是所有史实都能用来作镜子的。在浩繁的历史卷牒中,常常是真相与伪诈、精华与糟粕、真理与谬误混杂在一起。对于普通读史者来说,不可能披沙拣金,一一地去辨识考证。过多的经验,有取用不竭的好处,也有不知所从的抵牾。弄得不好,就会陷入迷宫,左右为难,甚至掉进陷阱,上当受骗。这情形,有点儿像服用滋补药品一样,在汲取营养的同时,还要警惕其毒副作用。作为经验教训的历史,即便是经过前人的去芜存菁,那也是通过文字语言的化约和结晶才传到我们手中的,要感同身受地加以体认和转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在鉴往知来、观古明今之间,还有一个由此及彼的逻辑通道,这个通道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逾越的,只有
4、通过缜密的思维和推理,才能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通俗一点说,拿过去的钥匙解现在的锁、开未来的门,不是不可为,而是不易为。清代吴若华在新磨古镜中吟道:“阅古兴亡疑有眼,辨人好丑总有声。玉台妆罢时时拂,莫使浮尘又暗生。”这首诗作,借“妆罢时拂镜”劝诫世人不要让浮尘遮蔽了自己视线的用意是好的,但无论修史、治史还是教史、读史,完全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就恐非所宜了。在博大精深的历史遗产面前,学以致用,引以为鉴,这只是读史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意义。在不经意中享受乐趣,在无意识中颐养身心,未必不是一种优雅的读史态度。赏析历史既有“真相”“精华”“真理”的一面,又有“伪诈”“糟粕”“谬误”的一面。但历史又是一
5、面镜子,里面有我们值得遵循的规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作为先人经验教训的总汇,历史就像镜子一样,可以鉴往知来,观古明今。借鉴历史,可以让我们少费精力,规避风险。文二: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吕思勉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提出这一个问题,我知道多数人都能不待思索而回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即,从前的人做的事情,成功了,大家认为好的,我们可奉以为法,照着他做;失败了,大家认为坏的,我们当引以为戒,不照着他做。但世事不会完全相同,用相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事情,哪有不失败之理?所以愤激的人说道:历史是足以误事的。因为不读历史,倒还面对着事实,一件新事情来,要去考察它的真相,以定应付的方针;一有
6、了历史知识,先入为主,就会借重以往的经验,来应付现在的事情,而不再去考察其真相,即使去考察,亦易为成见所蔽,而不能见其真相了。历史知识足以误事之言,并不能说它不对。然而没有历史知识,亦未尝不误事。当袁世凯想做皇帝时,先由筹安会诸人列名发出通电,说要从学理上研究中国的国体问题,到底君主民主,孰为适宜?当时大家看见这个通电,就说:袁世凯想做皇帝了。我以为生于现今世界,而还想做皇帝,还想推戴人家做皇帝,除非目不识丁而全不知天南地北的人,不至于此。然而后来,事情一层层披露出来,竟真的如此,这不是一件奇事么?此无他,还是缺乏历史知识。据这件事情看来,历史知识是不会误事的,所以误事,还是苦于历史知识的不足
7、。袁世凯和筹安会中人,想做皇帝,想推戴人家做皇帝时,何尝没有他们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是如此做成的;推戴人家做皇帝,是如此而成功的。岂能说是没有?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反对的人,自然不会没有的,然而据历史上的成例推测,岂不可期其软化?即有少数人不肯软化,又岂不可望其削平?这个,据着他们仅有的、一偏的历史知识推测,自亦可以作此断案,自不免于希冀侥幸。倘使他们再多读一些近代的外国历史,倘使他们的心思再能用得深一点,知道历史上的事情前后不符的甚多,未可轻易地执着前事以推断后事,他们自然不至于有此失着了。所以说:误事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知识不足。历史上成功的,大家所认为好的事情,既不能模仿;据
8、历史上的成例,以推断事情,又易陷于错误;而没有历史知识,又要误事。然则如何是好呢?须知道:应付事情,最紧要的,是要注意于学与术之别。学是所以求知道事物的真相的,术则是应付事物的方法。浅薄的人往往说:我能够应付就得了,事物的真相,管它干嘛?殊不知你知道了事物的真相,应付的方法自然会生出来,只有浅薄的应付方法,则终必穷于应付而后已。我们要用一个人,为什么要打听他的出身?为什么要打听他的经历?岂不以一个人的性格、才能等等,就是他的出身、经历等等造成的。我们试再反躬自省:我为什么成为这样子的我,岂不和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朋友、我的职业,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再放眼纵观:我们所认得的人,为什么成为现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三“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学案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第三 单元 学段三 主题 阅读 积累 word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282177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