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及答案.doc
《2016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2 页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概念混淆。“士人虽然社会地位下降了,但他们在失去贵族身份的同时,也摆脱了对特定贵族的依附”的“士人”,是来源于“士”的那一批“士人”,而不是整个士人群体,来源于“庶民”的士人就不存在地位下降、失去贵族身份的情况,来源于王官的士人也无所谓“摆脱了对特定贵族的依附”。选项将部分士人的情况,说成了士人整体的情况,混淆了概念。)2.A(曲解文意。“使诸子学得以诞生”有误。第五段结尾“在这种教育中,新的学术和知识其实已经诞生,这就是诸子学”一句中的“这种”,表明是像孔子这种类型的私学教育,使诸子学说得
2、以产生。孔子的私学教育,只是使儒家学说得以诞生,不可能使整个诸子学说得以诞生。)3.D(信息残缺。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选文中提到的原因有两个,选项只交代了一个原因,漏掉了“私学教育的出现和发展”这一原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及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及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5.D(“授”一般指授职、任命,不表示官职升迁。)6.A(“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7.(1)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举发弹劾的共有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
3、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5分;译出大意给2分;“凡(共)”“指讦(指责抨击)”“恶(憎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及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5分;译出大意给2分;定语后置句“狱按久而不决者”、“狱(案件)”“当(判罪,判处)”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注意:“关键词”及“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吐蕃健儿趁着秋天草枯之际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驰骋射猎的场景(2分);突出了吐蕃骑兵的强悍和打猎声势之大(
4、1分),渲染边关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 为下面写唐军的应敌做铺垫,/衬托了唐军的从容镇定、英勇善战(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9. 写作手法不同:出塞作第三联冷静客观地记叙(白描)唐军防守和进攻的情景。雁门太守行第二联则用饱含感情的描写,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战地气氛。(3分;其中“观点”1分,“不同点”各1分)侧重点不同:出塞作第三联没有对交战的场景做具体描写,只描述唐军将士白天登城守卫和夜间渡河出击两个应敌行动,突出了唐军将士的从容镇静,应付自如;而雁门太守行第二联描写战斗时号角震天的气势和激战之后血流满地的场面,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惨烈和伤亡惨重。(3分;其中“观点”1分,“不同
5、点”各1分)注意:如无“观点”,但所答“不同点”能看出“观点”也可给满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2)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3)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6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得分。(B项“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理解有误;C项“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理解不够准确;D项“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理解有误)(2)豪爽仗义。初次见面时,
6、看“我”被人灌酒,尽管自己酒量不行,仍挺身为“我”挡酒。 心地善良,坚信人性的善良美好。看到乞讨者总是毫不犹豫地给钱;捐出筹集来的全部进货资金资助贵州山区教育;在林山带着捐款失踪,种种情况表明我们是受骗了的情况下,坚信林山不是骗子。知足常乐。经营音像店利润微薄,仅够糊口,仍乐在其中。(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我”作为小说中的叙事者,以切身的见闻和感受来讲述阿炳的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抒情性,更加感人。“我”作为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贯穿全篇,“我”应邀去阿炳家一路上的所见所想使现实及回忆巧妙对接,使小说内容多而不乱,结构紧凑。“我”侧面烘托了阿炳的形象。“我”及阿炳对待乞讨者的
7、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反衬出阿炳的可贵品质。“我”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我”有心行善但又总担心上当受骗,这种犹疑的心理代表了社会中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我”的转变表达了要相信善良的主题。(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4)示例一:“聚宴”更好。理由:“聚宴”是小说的情节框架,其他相关事件有机融入其中,使作品收放自如,结构严谨。小说以阿炳打 邀“我”去他的音像店参加“三人”聚宴为框架,将“我”在赴宴路上的所见所想所感巧妙自然地融入其中。“聚宴”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多次写到“聚宴”的情景,“我”及阿炳是在宴席上相识的,后来又常相邀小聚农家菜馆,林山
8、失踪的真相也是在阿炳家的餐桌上揭晓的。“聚宴”朴素含蓄,看似平淡客观,既不揭示主题又不渲染情感,但却给人留下更多品味琢磨的空间。示例二:“拯救”更好。理由:“拯救”概括了小说的核心情节。核心情节是林山为拯救贵州偏远落后山区教育辛劳奔走,“我”和阿炳在他感召下为拯救山区教育而捐出善款,因此“拯救”二字是精当的概括。“拯救”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描写阿炳、林山的行为,以及“我”由怀疑到相信人性的真诚这一转变,肯定了献出爱心拯救他人的精神。“拯救”虚实兼备,言简义丰。“拯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阿炳、林山和“我”救助他人的行为,也指“我”灵魂上获得的救赎。“拯救”突出了阿炳乐于助人的品质。(8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郑州市 高中 毕业 年级 第二次 质量 预测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