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1].doc
《2017年春季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春季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1].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一、填题(每空2分,共30分)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 )工具之一。人们把放大镜又叫做( )。2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 )。3我们身边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还有一个种类繁多的(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及放大镜比物体图像的放大倍数( )了。5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 )组合起来明显提高放大能力。6利用( )和( )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7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 ),它们发生了( )反应。9一些物质变化产
2、生了( ),另一些物质变化没有产生( )。10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 ),铁生锈的速度比较(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看不见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2桌子是木头做的,无法会发生变化。( )3水结成了冰,这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 )5我们能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6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是因为它有个“鼻子”非常灵敏。( )7蟋蟀的耳朵长在头的两侧。( )8蚜虫是黄色的,小小的,像小米,看起来密密麻麻的。( )9两个放大镜的倍数是一个放大镜放大倍数的2倍。( )10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
3、大到200倍。(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 )的三大发现。A自然科学 B国际 C功能2.英国物理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A列文胡克 B罗伯特胡克3.(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生物 B细胞 4 一切生命体都由( )构成。5 A细胞 B动物 C生物5 使用显微观察观察物体时,标本应放在( )上。6 A载玻片B反光镜 C载物台6 下列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火柴燃烧 C蜡烛燃烧7 在进行实验时,观察到没有明显的变化,我们的实验( )。A没有任何价值 B实验错误 C同观察到明显的变化同
4、样重要8蜡烛燃烧的变化属于(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9把白糖放在水中,白糖一会不见了,这是(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没有变化10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是(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没有变化11以下食物中含有丰富淀粉的是( )。A菜花、土豆、菠菜 B土豆、红薯、玉米 C白砂糖、红薯、玉米12在混合小苏打和白醋时,正确的操作是( )。A将白醋倒入小苏打中 B将小苏打倒入白醋中 C都可以1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玻璃杯中,发现细木条熄灭了,说明杯中的气体( )。 A是二氧化碳 B是氧气 C不支持燃烧14 能将物体放得更大的是( )A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B中间薄,边缘厚
5、的透明镜片C无色透明的玻璃球15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则是( )。A细胞 B细胞壁 C细胞核四、问答题(30分)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
6、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2. 说一说化学变化伴随着哪些现象?3. 举例说明微生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一、填空1、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我知道的物理变化有( )、( )、( )等; 化学变化有( )、( )、( )等。4、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 )、( )、( )( )等。5、米饭在口腔里及( )作用会发生( )。二、选择题1、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A、糖 B、淀粉 C、甜蜜素2、马铃
7、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是( )。A、马铃薯 B、淀粉 C、不同于马铃薯和碘酒的新物质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含有新物质的液体5、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在米饭上滴碘酒 C、混合沙和豆子6、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7、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三、判断题( )1. 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
8、化。( )2. 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3.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会发生颜色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5. 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他们都含有淀粉。( )6. 厨房中常见的味精、碱是晶体,冬天天上飘下的雪花也是晶体。四、观察及实验1、观察用点燃的蜡烛加热金属汤匙中的白糖。加热前预测加热后的变化白糖蜡烛开始给白糖加热时,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继续加热,白糖液体会变黄、变黑最后燃烧,这时发生了( )变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9、,我们把这类产生新物质地变化称为( )。2、 写出辨别淀粉的方法,以及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3、 请写出人们在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4、探究铁生锈及空气有无关系(12分)。 (1)研究的问题: (2)我们的假设: (3)实验材料: (4)实验方法 (5)现象分析: (6) 实验结果: 5、把下列水中微生物的图片和名称连起来。变形虫草履虫鼓 藻船形硅藻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 ),只是有的快,有的慢。3、物质有变化可以分为( )和( ),它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春季 教科版 小学 六年级 科学 下册 期中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