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设计人:郭燕 使用人:_张鲁镇联校2018.10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设计人:郭燕 使用人:_第 15 页8、哪吒闹海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本生字。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教具准备:词卡、教学挂图、录象片段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掌握生字词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说过哪吒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二、看图,揭示课题(出示图片)图上谁是哪吒?图上两人神态有什么不同?你们想不
2、想像讲故事一样,说出哪吒和夜叉交战的过程?板书课题,读准音。你读课题后有什么疑问?三、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2)会读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捉拿掀起随即机灵称霸兴风作浪胡作非为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理解词语。3、学生试读课文。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教学建议5、听老师范读课文四、写字指导1、注意点:称:左部第一笔是平撇。混:右下部比的笔顺。即:左部末点应紧贴提尖。2、用钢笔在书上描红。五、作业1、在习字册上描红2、读课文。思考:按哪吒闹海的原因、闹海的经过、闹海的结果这
3、一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精读课文,复述故事一、复习交流: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自然段(起因)(1)指名读。(2)说说哪吒闹海的原因?(3)从“决心治一治”中你读懂了什么?(4)齐读第1自然段。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经过)哪吒是怎么为老百姓出气,他是怎么大闹龙宫的呢?有哪位同学看过动画片,来说一说?(1)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哪吒闹海的?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2)指导看图:图上人分别是什么样的?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吗?(3)这幅图和课文中哪些句子的意思相应?找出来读一读。你能给这一幅图起一个名字吗?第3自然段(1)指名读。教学建议(2)这一自
4、然段有几句话?什么叫机灵?小哪吒的机灵表现在哪里?(3)过渡:龙王怎么样了?第4自然段(1)指名读。(2)嗷嗷直叫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说明了三太子来势凶猛,那么哪吒是怎么对付的呢?请看3、4、5三句话。(3)第三、四、五句说了什么?板书表示哪吒动作的词。这些动作可以看出什么?(4)那三太子死后怎么样?(板书:现出原形)3、齐读4、齐读课文。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练习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3、比一比,再组词。叉()即()扔()又()却()仍()附板书:哪吒闹海人们不敢下海捕鱼为百姓出口气决心治一治人们过上太平日子教学反思教学建议9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
5、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二)学习揠苗助长。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三)带着问题读课文。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四)检查自学。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揠苗助长”的“长”是
6、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n”,不要读成“chn”。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教学建议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五)理解词语。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培养自学生字词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六)学习揠苗助长。1读题,知题意。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2知作者。揠
7、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知人物: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知情节: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知结果:禾苗都枯死了。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2)指名回答,读句子。“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他在
8、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3)“巴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教学建议垫。(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5)指名读第2自然段。(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
9、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筋疲力尽”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5细读悟道理。(拓展学习,深入明理,学以致用。)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经
10、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教学建议(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苏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