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件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汉语教案(下)教学具体实施方案第一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五章 实词和句法:古汉语被动句(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汉语被动句的各种句型,培养学生辨别、翻译古汉语被动句的能力。四、教学内容提要三、古汉语被动句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六种常见句式,分别是“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被”字句、“为所”式、“见于”式。其中前面四种是基本句式,后面两种由基本句式发展而来。(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在句法结构上同表示主动的句子在形式上没有区别的表示被动的句子,就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如:(例见教材301页)。这类句子虽然表示被动意义,但由于没有形式标志,所以不是
2、被动句。如: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二)“于”字被动句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 去掉“于”,变为主动句,意思也完全相反了。 “于”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于”字表示被动外,还可以引进处所、时间等: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 经过历史考察,知“败于齐”“辱于楚”中“于”表被动;而“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意思为“西面丢失七百里地给秦国”,非被动。 (三)“为”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为”字表义复杂,易产生歧义: 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
3、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起义)(四)“见”字被动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五) “被”字被动句 被:寝衣(被盖) 遭受 被动 覆盖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冯諼) 动词性强,带名词性宾语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韩非子五蠹) 廉:正直。带动词性宾语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表被动明显,但仅放在动词前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完全被动句,引进主动者(六)复合被动句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 刚勇之士被天下人称赞,却不能因此使自己活下来。用“为见”式。 圣者忧世,周流四方,犹为
4、退士所见讥弹(指责)。(抱朴子外篇正郭)讥弹:指责。用“为所见”式。 以下两例貌似复合被动句而其实不是: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为何不向大王引见我? 人主见弄于股掌之上,而莫之知恶。(汉徐干七喻)君王在股掌上玩弄他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被动句的基本句式;复合被动句。处理办法:复合被动句虽然在正统文言文中少见,但对阅读接近口语的古代文献很有帮助,应当让学生在熟悉被动句基本句式的基础上,类推识别各种复合被动句。第二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实词和句法:古汉语特殊句式(一)(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结构,重点理解并
5、熟练掌握最常见的三种宾语前置句。四、教学内容提要四、古汉语特殊句式词序是汉语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语言,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主要靠词语的组合顺序来表现。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在句中的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在古代汉语中,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的词序实际上只存在于先秦以前的上古汉语里,到汉代就已经从口语中逐渐消失,但由于一些写文章的人习惯于仿古,因此在历代的古文中常常出现,了解这些特殊词序,对阅读古文是很有帮助的。(一)宾语前置句: 这是古代汉语中主要的特殊词序。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无论是作动词的宾语,还是作介词的宾语,
6、一般都要前置,这条规则在先秦是比较严格的,也是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这种句式有两个要点:是疑问句代词作宾语。这些疑问代词实际上是我们辨别这种句式分标志。教材p288举了“谁、何、奚、安”四个,另外还有“孰、胡”等。如: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是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尤其是作介词宾语的疑问代词前置,容易被我们忽视。教材p289/上举有两个例句,再补三例于下: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恶乎:于何处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句这种句式有两个要点:宾语必须是代词,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宾语也不
7、会前置;例见教材P290/下。 必须是否定句中,即必须要有实际上也是标志的否定副词“不、未、毋(无)”和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没有准)”,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及否定词之间,如:居(平常)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褰裳)不好犯(触犯上级)上,而好作(造反)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行)3、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常常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并在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代词,用以复指前置宾语。这些代词主要有“是、之、焉”三个,他们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一般不译。“是、之”复指的例句已见教材P292/中,另外补
8、“焉”复指的两例: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我们周国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先生有什么要见教的吗?句中“何命”“焉”都是宾语。要注意的几点:“宾语用代词复指”同上面所讲的两种宾语前置句不同,它的宾语不限于疑问代词或代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复指宾语的前置句比一般的动宾式语气要强得多。不要误以为前置的宾语是全句的主语,代词“是、之、焉”另有所代;也不要误以为“是”等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之”等于现代汉语的“的”。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宾语前置句。 难点: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处理办法:宾语前置句是古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
9、种特殊句式,可以从现代成语中保留的此类句式入手,弄清其结构和作用,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能够举一反三。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需要学生细致体味“是、之”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式具有的强调前置宾语的作用,从而类推解决相关句子。第三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实词和句法:古汉语特殊句式(二)(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特殊的行为数量表示法和定语后置句。四、教学内容提要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这种句式不属于语法规则,而是一种强调手段,即把介词“以”后的宾语提到“以”前加以强调。如: 将子无怒,
10、秋以为期。(秋以为期以秋为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以是)(二)特殊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及现代汉语有三点不同: 1、古代不用动量词;现代一般要用动量词。汉代以后,量词才逐渐多起来,最后形成了现代汉语中庞杂的量词体系。 2、古代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代一般是把数量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数量补语。如:“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3、古代强调行为数量时,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作谓语;现代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如: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盖一岁
11、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三)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在中心词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可以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作用主要是强调定语。这种句式的格式可概括为“中心词(之)定语者”,“者”是判断后置定语止点的标志。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蔺列传)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特殊的行为数量表示法和定语后置句处理办法:可以从现代成语和中学阶段学过的名句入手,让学生弄清此类句式的结构和作用,然后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第四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 虚词和句式:古汉语虚词概述副词
12、(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副词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古今副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掌握古代重要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一、虚词概说 (一)副词概说1、 副词的特点:(1)半实半虚;(2)既重要又不重要。 2、古代汉语副词的分类: 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表敬六类。指代性副词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相”和“见”这两个特殊的副词。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具有称代作用,相当于受动者。其中“相”可以指代第一、二、三人称;“见”一般指代第一人称。重点介绍表敬副词的古今使用情况(有自谦和尊人两种)。谦敬副词是用来表示自己的谦恭和对人的尊敬的一类副词。它们原来都有实
13、际意义,用作谦敬副词后,意义虚化,主要是向人表示敬重。表敬的副词主要有“请、敬、谨、幸、惠、辱”等;自谦的副词主要有“窃、忝、猥、敢”等。3、副词意义的古今差异: (1)少(稍微)、稍(逐渐)、渐(浸湿):三词演变的系列性。 (2)略:略微(程度);全、皆(范围)。 (3)颇:很(程度深);稍微(程度浅);多数(范围) (4)仅:将近。 4、副词用法的古今差异: (1)古代汉语的副词可以修饰名词谓语。如:“此皆古之良马也。”(荀子性恶)这及古今判断句的差异有关。 (2)有个别副词古今词序有差异。如:“不治,将恐深。” “最比其羸弱者。”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古今词义差异较大的副词。
14、处理办法:在古书的阅读中,没有哪个副词最重要,但也没有那个副词不重要,尤其是古今词义差异较大的副词,教师必须明确指出,让学生掌握。第五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 虚词和句式:古汉语虚词概述代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在体系上的古今差异。四、教学内容提要(二)代词概说 1、古代汉语有两类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 “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所”。 2、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及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 3
15、、上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有“其”和“之”;“他”作第三人称代词是晋代以后的事。(三)介词概说1、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表示处所外,一般只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总是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在古代汉语中,介词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3、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不能省略;而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有不少省略的情况。(四)连词概说1、连词连接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及现代汉语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类别相当。 2、古代汉语中有一些貌似现代双音连词的双音结构,意义及后代有区别。如: 虽然(连代):虽然如此。 所以(代介):用来的方法;导致的原因。 然则(代连):既然这样,那
16、么 然而(代连):这样却(还)(三)语气词概说 1、古代汉语的语气词,从它们在句中的位置看,可分为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三类。句首、句中语气词,现代汉语已经没有;句尾语气词古今变化很大。 2、一个语气词表达的基本语气是固定的,不能把由别的词语或语调表示的语气强加给语气词。如句尾语气词: 也表示肯定语气。 矣表示陈述语气。 哉、夫表示感叹语气。 乎、耶、邪、及、欤表示疑问语气。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古代汉语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在体系上及现代汉语的差异。处理办法:介绍古今汉语几类虚词在体系上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对古代汉语虚词先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便于他们分析掌握个体虚词。第六讲一、教学
17、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 虚词和句式:之和其(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之”和“其”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二、常见重要虚词(一)“之”和“其” 1、之:(1)动词:往、到。 (2)代词:1)指人:译为“他(们)”。2)指事:译为“这件(些)事”。3)泛指:译为“这”、“那”。4)复指:译为“这(个、种、些)” (3)助词1)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译为“的”。如: 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精卫填海)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战国策范雎说秦王)2)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18、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邵公谏厉王弭谤)3)凑足音节,不译。 2、其: (1)代词:1)定语:译为“他(们)的”;译为“那样的”;译为“自己的”。2)兼语:译为“他、它”。3)泛指:译为“这”、“那”。 (2)语气词:“其”作语气词用,既可以用于句首,也可以用于句中。其用法有下面三种:1)表示推测语气,译为“大概”。如: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晏婴论季氏)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2)表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如: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3)表示委婉的祈使语气,译为“还是、可要”。如: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19、(左传齐桓公伐楚)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之”和“其”的语法作用。难点:“之”和“其”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第七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 虚词和句式:者和所(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者”和“所”的语法特点,熟练掌
20、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二)“者”和“所” 1、“者” 庸者笑而应曰。(史记陈涉起义)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以上例句中的“者”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后面,组成“者”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者”结合的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行词组,也可以是数词或时间词等。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 2、“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 民无所依。(左传晏婴论季世)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财物无所取
21、,妇女无所幸。(史记鸿门宴)以上例句中的“所”都是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组成“所”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所”结合主要是动词或动词行词组。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 3、“者”、“所”指代对象的差别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庄子养生主) 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以上例句中“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所”指代行为的受事者。 4、“所者”结构的含义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以上例句中的“所者”仍然指代的是行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不等于“者”字结构。 5、“所以”的用法吾
22、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子哀公) 以上例句中“所以”是由“所”及介词“以”组成的凝固格式。古汉语中的“所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所以”不同,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于因果复句中,起连接出结果的作用,一个连词。而古汉语中的“所以”是凝固结构,据其意义分析,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可理解为 “的工具”、“的人”等。第二,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可理解为“的方法”、“的原因”。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
23、“者”和“所”的语法作用。难点:“者”和“所”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第八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 虚词和句式:于和以(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于”和“以”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三)“于”和“以” 1、于(於、乎) 古汉语
24、中介词“于”也可写作“於、乎”。“于”和“於”上古并不同音,作介词用时,它们的用法完全相同。“乎”及“于”古时音近,也经常作介词用,其用法及“于”也完全相同。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及时间。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3)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即表示被动。如: 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
25、子王霸) 2、以 (1)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材料及依据。如: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2)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如: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西门豹治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 (4)引入行为动作的时间。如: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于”和“以”的语法作用。难点
26、:“于”和“以”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六、教学实施情况小结第九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 虚词和句式:而和则(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而”和“则”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四)“而”和“则”1、而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27、 (1)连接联合结构,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是顺接,也可以是逆接。如: 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2)连接偏正结构,即连接状语及谓语动词,是一种顺接。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3)连接主谓结构,即连接主语和谓语,是一种逆接,或是一种假设。如: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三
28、)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2、则 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相承,可理解为“就”、“便”等。如: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晁错论贵粟疏) (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可理解为“那么”、“那么就”等。如: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民贫则奸邪生。(晁错论贵粟疏) 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韩非子五蠹) (3)表示假设,可理解为“如果”、“假如”等。如: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4)表示发现,可理解为“原来已经”。如: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
29、公三十三年) (5)表示让步关系,可理解为“虽然”、“倒是”等。如: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而”和“则”的语法作用。难点:“而”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第十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 虚词和句式:也和矣 焉和诸(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
30、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也”和“矣”、“焉”和“诸”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 (五)“也”和“矣” 1、也句尾语气词“也”主要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的是判断语气,有肯定及确认的意味。用在复句及命令、疑问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及确认的语气。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矣句尾语气词“矣”主要用在陈述句句尾,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情况或将要出现的情况报道出来,告诉别人。 及“也”所表达的语气的差别:第一
31、,“也”表静态,无时间动程;“矣”表动态,有时间动程。第二,“也”是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中没有及之对应的语气词;“矣”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情况或将要出现的情况报道出来告诉别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了”。如: 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鸣) 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六)“焉”和“诸” 1、焉(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不复出焉。(焉:从这里。)(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非再至,焉知其若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3)作语气助
32、词,用于句末。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今其室十无一焉。(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5)相当于“之”。例: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2、诸 只用作兼词,有两种情况: (1)相当于“之于”,放在句中。 (2)相当于“之乎”,放在句尾。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也”和“矣”、“焉”和“诸”的语法作用。难点:“也”和“矣”的区别;“焉”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
33、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第十一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 虚词和句式:常见习惯句式(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常见习惯句式的结构并能准确地翻译。四、教学内容提要三、常见习惯句式:(一) 如(若、奈)何1、“如(奈、若)何”格式。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换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2、“如(奈、若)之何”格式。如:“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34、)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尽力和互相勉励,怎么办呢?3、“如(奈、若)何”格式。如:“及不谷同好,如何?”(齐桓公伐楚) (二)何(以)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例如: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三)孰及 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例如:公之视廉将军孰及秦王?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吾孰及城北徐公美?(四)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五)无乃乎(及)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恐怕吧”。例如:无乃尔
35、是过及?(论语)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六)得无乎 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吧”。例如: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食饮得无衰乎?(七)何之有可译为:“有呢?” 例如: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夫晋,何厌之有?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常见习惯句式的翻译。处理办法:常见习惯句式的翻译可以通过分析句式结构、比较句式表义特点来使学生掌握。第十二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七章 修辞和古文今译:常见修辞手法(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常见的修辞手法,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在古文中的具体运用。四、教学内容提要古代
36、汉语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又叫“譬喻”,有四类:1、明喻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2、暗喻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3、借喻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4、博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二、代称:代称的分类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2、用泛称代特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3、用特称代泛称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 4、用工具代本体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5、用部分代全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37、诗经王风采葛)6、用具体代抽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列传)三、并提:并提,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又叫“合叙”。即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并在一个句子里来叙述。它能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但也容易影响句意的正确理解。如: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四、互文:互文,又叫“互文见义”、“互见”等。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呼应的修辞手法。古人所说的“互文”,还包括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里同义词或近义词交错使用的情况。如: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谏逐客书)五、委
38、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有以下几类:1、避粗俗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2、避忌讳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避冒犯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4、交际辞令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臣下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六、倒置:使句中的词语颠倒顺序来达到新颖别致、强调突出、平仄合律等效果的修辞方式。如: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并提、互文、委婉的修辞特点。处理办法:并提和互文形式相反,在现代
39、一般不再使用,因此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典型例句,把二者区别开来。委婉是很能体现汉民族语言特点的表义手段,教师应通过典型语例,细致解析委婉的类别和特点,使学生正确掌握这一修辞手法。第十三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七章 修辞和古文今译:古文今译(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熟练掌握古文今译的一般方法,掌握古文今译的特殊处理方法,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古汉语知识较为准确地翻译古文。四、教学内容提要一、古文今译的作用古文今译就是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它的作用有二:(一)让现代人读懂古代文献。这通常是注释家要做的工作。(二)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这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人经常要做的事情。适
40、当的古文今译练习,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同时透彻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二、古文今译的原则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翻译外文作品的原则“信、达、雅”,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古文今译。 信:即忠实原文。(不增不减,有疑难就查工具书。) 达:即翻译准确。(准确理解原文,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半文半白、语句不通、不合情理。)雅:即保持文采。(注意原文的修辞手法、表达习惯等,做到译文典雅优美。)三、古文今译的一般方法 先看一个句子: 先帝在时,每及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汉桓帝、汉灵帝(的作法)发出感叹
41、、深表遗憾。 古文今译的一般方法可以用“对、换、留、删、补、调”这六个字来概括:(一)对(对译):把古文中的单音词对译为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双音词或多音词。 (二)换(替换):用现代的词或短语去替换古代的词语。 (三)留(保留):古文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年号、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等)以及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词语可以保留下来不译。 (四)删(删除):古文中有些语气词、助词、连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而删去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就可以删除不管。 (五)补(补充):古文中省略了的而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却不能省略的成分,译文应补充出来。 (六)调(调整):古文中的特殊词序,要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作相应的调整。运用一般方法,我们再来试译两个句子: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文:扁鹊出去(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生病(的人),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顶着风雨,冒着寒暑,呼吸着带有病毒的空气,死去的人到处躺在一起互相靠着。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古文今译方法。处理办法:古文今译综合性很强,要求学生不断积累古代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妥善处理古今差异,使译文准确规范,教师可适当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句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