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的:1、 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3、 了解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及地貌诸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自然带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乡所在地区的陆地环境的区域特征及其成因。5、 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重点难点: 1、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3、了解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及地貌诸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自然带 讲授过程:导入:陆地环境要素的组成?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五大要素。问题学习了哪些循环?五大要素通过四大循环紧
2、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陆地环境)。几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1、陆地环境:是由地球表面的大气、水、岩石、地貌、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2、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陆地环境各要素的一致性。例:济南市: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夏季丰水,冬季枯水结冰。地貌:山前冲积平原:南部山区降水携带泥沙向北流并沉积下来。植被:由于气候所致:落叶阔叶林。土壤
3、:山区:褐土。总体体现一种温带的季节性变化明显的环境特点。又例:西北内陆地区:环境特征上表现为“干燥”P75图2-3-1:撒哈拉大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2)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例一:黄土高原的变迁:局部小气候水土流失连年战争,大兴土木 森林被破坏土壤贫瘠下游堆积河流多沙例二:矿物燃料的燃烧: 矿物燃料的燃烧,使地壳中的C元素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于陆地环境的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承转陆地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2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教案 湘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