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doc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施青青 一、教学计划 教学课时:26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章 3课时 第二章 2课时 第三章 3.5课时 第四章 2.5课时 第五章 3.5课时 第六章 3.5课时 第七章 2课时 第八章 3课时 第九章 3课时 二、课时教案 第一章 幸福的理论及概念(3课时) 教学内容: 1.掌握幸福的概念,形成对幸福的全面正确的认识 2.掌握幸福的不同理论并学会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定义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 引子学习幸福心理学能带给我们什么, 活动:情景测试 第一节 幸福的概念 1.1.1 体验论:以 “快乐(hedonic)
2、就是幸福”为核心命题,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验,可通过比较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 1.1.2实现论: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是基于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 1.1.3 本课程观点: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把握,包括三个方面: 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 第二节 幸福的理论 1.2.1认知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人幸福和痛苦是由其特质或者认知方式决定的。 1.2.2判断理论: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1.2.3态度协调论: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当一个人的三个认知成份都协调是就具有幸福感,相反,就会痛苦。 1.2
3、.4体内生化论:人的任何生理现象都由体内的生物物质和化学的原因,幸福也不例外。 1.2.5目标理论: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 复习及作业要求:学习幸福的概念,体会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定义。了解幸福对于每个人的成长的意义,要求其个人写出一个自己感受幸福的故事。 考核要点:幸福的定义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 第二章 幸福的生理基础 (2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人之所以产生幸福感是和人的生理反应直接相关的。 2.认识增强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生理基础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团体活动。 第一节 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 2.1.1多巴胺 2.1.2
4、内啡肽 第二节 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 2.2.1社会比较 2.2.2归因 第三节 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2.3.1 运动 2.3.2音乐 2.3.3使用右脑 2.3.4大笑 2.3.5食物 第四节 反思生理局限2.4.1 多多益善VS稳定适量 2.4.2 外在的技术手段VS内在的心灵修炼 2.4.3 欲望VS幸福 第五节 超越生理极限 2.5.1活在当下 (一)生活在现在 只有现在的时间是你真正可以把握的 。 (二)生活在这里 (三)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很多心理上的困扰,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的“想当然”造成的。 (四)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格式塔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在思考基础上的“感受”,感受
5、是思考的基础,感受将调整、丰富你的思考。 (五)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六)不要随意下判断 (七)不要盲目的崇拜偶像和权威 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也不要盲目崇拜羡慕他人,从而忽视了自我独特的价值。 (八)我就是我 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我能够做的事情 (九) 对自己负责 (十)正确的自我评估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正确的自我了解和评估是一个人能否健康快乐生活的基础。 2.5.2静坐冥思 复习及作业要求:结合自身当前的困扰分析如何才能让自己当前感到幸福,忘记困扰。 考核要点:幸福
6、感产生的心理和心理机制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 第三章 人格及幸福(3.5学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人格的涵义及其特征; 2.学习人格结构理论,并能够认识人格及幸福的关系;3.了解健康人格的特征及人格发展不足的状态,并学习塑造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格理论及幸福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3.1.1人格的涵义 人格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表现为稳定倾向的心理特质模式。 3.1.2人格的特征 3.1.3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3.1.4什么是健康人格 第二节 人格及幸福感 3.2.1九型人格及幸福感 (一)完美型 主要特征:原则性、不易妥协、常说“应该
7、”及“不应该”、对自己和别人要求甚高、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 (二)助人型 主要特征:外向、快乐、精力充沛、友善、自信、讨人喜欢,愿意迁就他人常忽略自己 (三)成就型 主要特征:好胜,常及人比较, 看重形象,工作狂,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 (四)自我型 主要特征:情绪化,情感世界非常丰富,容易情绪化 (五)理智型 主要特征:退缩、聪明、安静、客观、不表露情感、博学多闻,内向而自给自足 (六)疑惑型 主要特征:忠诚、勤奋、可靠、谨慎,不轻易相信别人,多疑虑,安于现状,相信权威又容易反对权威 (七)开朗型 主要特征:乐观, 不喜承受压力,怕负面情绪;想过愉快的生活,想创新
8、、自娱自乐,渴望享受生活 (八)领袖型 主要特征:追求权力,讲求实力,不靠他人,有正义感, 喜欢做大事,行动派,碰到问题马上解决。 (九)和平型 主要特征:难以决定,难于拒绝他人,不懂宣泄愤怒,害怕冲突,不自夸、不爱出风头,个性淡薄。 3.2.2 艾森克大三人格及幸福感 (一)内外倾 外倾者:喜欢交际、喜欢聚会,不喜欢自己看书,渴望兴奋,爱冒险,冲动。 内倾者:好内省,喜欢读书而不喜欢及人交往,沉默,生活按部就班,重视道德标准,比较悲观。 (二)神经质 得分高者:情绪不稳定,对于微小的挫折和困难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 得分低者:很快能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在情感方面很
9、少动摇不定。 (三)精神质 得分高者:自我中心、攻击性强、冷酷的、缺乏同情心的、对他人不关心的。 得分低者:温柔、善感等特点。 3.2.3 自尊及幸福感 乐观及幸福感 3.2.5 自我控制及幸福感 研究证明,高的自我控制能带来快乐和幸福 第三节 塑造健全人格 3.3.1思想上追求人格魅力的提高 3.3.2学习中领悟人格魅力的实质 3.3.3行动中实践人格魅力的真谛 3.3.4成长中追求人格魅力的丰富 3.3.5人格塑造中把握好辨证关系 复习及作业要求:人格的特征,人格理论及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如何完善大学生人格, 考核要点:健康人格 辅助教学活动:自我探索活动 第四章 态度及幸福(2.5课时)
10、教学内容: 1. 了解、认识心态的定义 2. 认识积极心态的力量及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心态的定义;积极心态的影响力量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团体活动。第一节 态度及积极心态 4.1.1心态的定义 即心理态度的简称,是指人们对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所做的反应。 4.1.2积极心态及消极心态 积极心态(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PMA):始终能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 消极心态(Negative Mental Attitude,NMA):遇到困难后选择容易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 第二节 积极心态的力量 4.2.1积极心态影响身体
11、健康 (一) 积极心态导向恰当的情绪情感 (二)积极心态导向积极的适宜行为 (三)积极心态导向积极的防治行为 (四)积极心态导向冷静面对突发事故 4.2.2积极心态助你成功 4.2.3积极心态助你幸福 首先,积极心态作为个体的主要心理面貌,将不可避免的将个体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态度打上积极的烙印,因此,积极心态者将更容易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认知和评价,进而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正向的情绪情感体验本身就是主观幸福感。 4.2.4 积极心态影响人际关系 第三节 积极心态的培养 4.3.1 心态替换训练 (一).心态替换训练的原理 (二) 心态替换训练的做法 4.3.2 誓
12、言激励训练 誓言激励训练做法 4.3.3 建立自信训练 4.3.4 角色假定训练 4.3.5 目标视觉化训练 复习及作业要求:认识自身学习生活中的态度及幸福。 考核要点:如何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 辅助教学活动:为自己养成积极心态做准备。第五章 把握情绪,把握幸福 (3.5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情绪的构成要素及影响情绪的因素,培养积极的理性的思维习惯。 2.掌握情绪的表达和调试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将课堂学习及现实生活有效链接。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情境模拟训练。 第一节 情绪概述 5.1.1情绪的定义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 5.1.2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幸福 心理学 课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