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名师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docx





《《郑和远航》名师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和远航》名师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郑和远航名师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第十册中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及文本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理解郑和的伟大之处。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资源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课学习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己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电脑基础,会打字,会上网,会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
2、料。于是我在课前建立了一个及本课内容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将郑和的生平、海洋知识、远航历程以及首航的盛况等收集进去,引导学生自由上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郑和为促进我国古代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豪情。 3、初步懂得详写及略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感受郑和及我国古代人民为促进及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
3、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努力的情怀。 教学方法: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快、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获,我将采用“提问质疑,确定主线,精读文本教师引路;上网浏览,自主、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练习巩固,反思学习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
4、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及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 出示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及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
5、要的答案。 2、出示课题郑和远航简介郑和的生平 3、讨论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从哪儿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 (2)郑和带了哪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 (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凭借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派遣太监魁梧抱拳扶老携幼 瓷器脱缰野马撕裂威胁 2、指名读。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
6、“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 3、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4、朗读思考曾提出的相关问题 5、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1)扬帆起航(2)友好交往(3)战胜凶险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及影响。 三、紧扣结尾,品读感悟,情文相生。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3)自主思考,同桌间交流。 (4)交流阅读收获。 (5)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对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的赞美和对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的赞颂。 7、精
7、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来,用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2)四小组讨论交流: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 (3)指导朗读,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4)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用o圈出来。指名回答后读第三自然段。 (5)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6)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7)指导读图
8、: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8)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8、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人多人山人海 (宝船)船大雄伟壮观 船队浩浩荡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扬帆启航”“友好之旅”“凶险之旅”的顺序复述课文,学习课文有点有面、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2、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郑和远航 远航 名师 教案 苏教版五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