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doc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上)物理必备知识点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
2、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位移大小及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及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及位移的大小才相等。(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
3、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4、简称速率5、加速度(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及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及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6、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220V交流电,电磁打点记时器46V交流电);交流电频率50Hz时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常见计算:(1)某点瞬时速度:(2)加速度: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瞬时速度:(减速:)(2)加速度(及同向则加速;反向则减
5、速)(3)平均速度:(适用于任何运动);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4)位移公式:(减速:)(5)位移推论公式:(6)中间时刻速度 (7)中间位移速度(8)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9)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常用推论: 1)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2)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 1. x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2.物理中,斜率ktan(横纵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
6、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4.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5.图象及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9、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0、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 (2)末速度() (3)有用推论 (4)上升最大高度 (抛
7、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及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专题二: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 【知识要点】(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
8、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9、说明: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物体随离地面高度增加而减少(高度及地球半径相当)。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及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在两极及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及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及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质量分布
10、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及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重心的位置及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必修 一必背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