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唐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及能力1了解及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3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过程及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联想及想象结合,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2教师设疑,适当点拨;学生交流探讨,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激发阅读、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教学难点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
2、,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其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2背景资料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
3、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次年春,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这种表面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3知识链接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及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这种体裁形式,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既有浓厚的诗意,
4、又有简练的叙事和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4检查预习(1)重难字挂罥(jun) 坳(o) 广厦(sh)庇(b) 突兀(w)(2)通假字何时眼前突兀见(xin)此屋(“见”同“现”,出现。)(3)古今异义向对面(4)一词多义安少向(5)文言句式倒装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安得千万间广厦”。)被动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所”,表被动。)三、朗读指导读最后一小节,语调要高,语气要强,音色要亮。“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等词句要读得粗犷有力、铿锵雄壮。“死亦足”三字要特别用力,“足”字咬字要饱满,气息可延长。整个诗节读连贯,表现出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
5、以及博大的胸怀。四、疏通文意1重点词语解释秋高:秋深。怒号:大声吼叫。挂罥:挂着,挂住。罥,挂结。对面:当面。俄顷: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大庇: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突兀:高耸的样子。2重点句子翻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
6、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五、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为每一小节诗歌拟一个标题。答案示例: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屋漏无眠盼得广厦。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答案示例:这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归来倚仗自叹息”,诗人叹息什么?答案示例:叹自己命苦,叹周围的人苦,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使诗的意境有何变化?答案示例:由个人遭遇扩展到社会现实,由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
7、不堪的国家,意境扩大了。3诗人为何长夜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案示例:从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然后又回到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及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同时,“长夜沾湿何由彻”还有更深层的含义,诗人从眼前景想到过去事,再想到未来,自己、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诗中描写风之猛烈的“卷”字,可以换成“刮”“吹”等字吗?为什么?答案示例:不可以。“卷”字好,因为很形象,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
8、飘转”“沉”相对应。2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3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答案示例: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语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
9、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这首诗的中心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这首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心愿,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春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4 唐诗 教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