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简单机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机械-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目标1、 掌握杠杆和滑轮的工作原理;2、 能够分析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3、 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对力的改变方式,分析滑轮组的受力;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和滑轮现象。教学内容内容回顾1、 什么是力? 我们将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2、 二力平衡。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我们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3、 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般情况下是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场力”。其中重是重力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受到的力;弹是弹力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
2、形状,对跟他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通常包括地面的支持力、水的压力和绳索的拉力等,方向总是及接触面垂直的;场力一般指电场力和磁场力。【教法】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精讲知识点一( 杠杆)【知识梳理】1、概念:如下图所示,各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都是绕这某一点固定转动的,我们把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通常用O表示。(2)动力:为达到目的而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表示。(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表示。(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表示。【教法】 通过展示图片和举实际
3、的例子,让学生知道什么使杠杆。【例题精讲】例1.一根 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 ,这根棒就叫做杠杆。杠杆的支点是指 ,作用在杠杆上,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 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从 到 的 距离叫做动力臂。【教法】:逐步帮主学生疏导概念,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杠杆概念。【解析】:根据杠杆的概念知道杠杆是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由杠杆的五要素可知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使杠杆转动的力是杠杆的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杠杆的阻力,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答案】:硬;绕固定点旋转;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阻碍;支点;动力作用线;垂直。【课堂练习】1. 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教法】:
4、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进行认真的梳理和解剖。【解析】:因为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就是支点到延着力的方向的最短距离,就是力臂及力的作用线垂直。【答案】知识点二(杠杆的分类)【知识梳理】1、 杠杆的平衡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及重量成反比。其公式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2、 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瓶盖扳子,轧刀,动滑轮,手推车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2)费力杠杆:L1F2,费
5、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注意: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力又省距离。【教法】 通过具体例子 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平衡原理,学会辨别各种杠杆。【例题精讲】例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时杠杆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C.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D.沿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教法】:分析系统的阻力臂、阻力、动力和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关系,对答案进行分析排除。【解
6、析】:因为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A错误;沿垂直杠杆向上,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最省力,B错误;沿OA方向,动力臂是零,杠杆无法平衡,D错误;不同方向的力可以确定不同的动力臂,因此动力臂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C正确。 【答案】:C 例2.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教法】:化成简单受力示意图,分析阻力臂、阻力、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 【解析】: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剪刀为省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剪刀为省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剪刀为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7、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剪刀为费力杠杆,C。符合题意【答案】:C【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棒悬于O点成竖直,现在下端施一水平拉力让棒缓慢转过角,在棒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不变 D.动力逐渐减小【教法】:分析在变化在变化过程中阻力臂及动力臂的变化。【解析】:杠杆转动的过程中符合杠杆平衡的条件,即阻力为硬棒的重力,大小不变,硬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零,转过角后,重力的力臂(阻力臂)逐渐增大,故B正确;当硬棒在竖直位置时,F的力臂是杠杆的长度,且力臂最长,当杠杆转过角后,力及杠杆不在垂直力臂变小,故A错误;根据杠杆平衡条
8、件可得,阻力及阻力臂乘积增大,而动力臂减小,则动力是逐渐增大的,故C、D错误。【答案】:B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的作用下仍然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教法】:分析两次平衡过程中力臂的关系,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大小。【解析】:第一次杠杆在G和的作用下处于平衡时,的力臂为O到作用点的杆长,重力G和重力的力臂为整个杆的长度,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又由图可知,所以;当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的作用下时,的力臂为,如图所示,由图知道,为了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因为G和重力的力
9、臂无法改变,又力臂变小,则。故选C、D。【答案】:C、D知识点三(滑轮)【知识梳理】1、 滑轮的概念和分类 用绳索或链条绕过具有转动轴的光滑圈轮就叫做滑轮。 根据转动轴是否跟物体一起运动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转轴跟着物体运动的叫做动滑轮;转轴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2、 定滑轮 (1)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特点是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不省力、不省距离。3、 动滑轮 (1)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陪的杠杆。 (2)作用是不改变力的方向、省一半的力、费一倍的距离。 【教法】 通过图片分析,理清楚滑轮以及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概念,了解动滑轮及定滑轮及杠杆的关系。【例题精讲】例1 、如右图所示,物体重1
10、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F2 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只能改变力的。 【教法】:让学生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分析各个力及重力的关系。【解析】: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是,即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答案】:定;10;=;=;大小;方向。例2、如右图所使用的滑轮为滑轮。若物重G = 400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量及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需的拉, F =N。 【教法】:让学生根据动滑轮滑轮的特点,分析各个力及重力的关系。【解析】:
11、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动滑轮,由于不计滑轮、绳子的重量及摩擦,由动滑轮特点可知拉力为重力的二分之一,即。【答案】:动;200N。【课堂练习】1、 定滑轮实质是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但它不 能。动滑轮实质是的杠杆,使用动滑轮 可 力,但改变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各使用了一个滑轮。其中甲图中的滑轮是滑轮,乙图中的滑轮是滑轮。 【教法】:指导学生对两种滑轮的概念进行梳理。【解析】:根据动、定滑轮的实质和特点进行梳理。【答案】:等臂;方向;大小;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省一半力;不可以;动;定。2、工人为搬一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设计了如下四中方案(机器下方的圆表示并排放置的钢管横截面),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单机械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