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鲁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鲁教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鲁教版)必修必修一第一单元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1. 宇宙2. 太阳3. 地球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地球的自转2. 产生昼夜交替3. 产生时差4. 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地球的公转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 昼夜长短的变化4. 四季的更替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1. 利用地图辨别方向(1)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2) 在野外利用地图辨别方向2. 利用罗盘辨别方向3. 利用恒星辨别方向(1) 根据太阳辨别方向(2) 根据大熊座寻找北极星(3) 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 岩石圈及地表形态
2、1.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2.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1) 岩石圈的组成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2)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3. 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变化(1) 内力作用的“足迹” 褶皱 断层(2) 外力作用的表现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冰川、海浪作用第二节 大气圈及天气、气候1. 大气圈的组成及结构2. 大气的受热过程3. 大气的运动(1) 热力环流(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4. 全球的气压带及风带(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分布(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3) 季风环流5. 常见的天气系统(1) 锋面系统(2) 气旋(低压)及反气旋(高压)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1. 水圈的组成2. 水
3、循环及其地理意义3.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1) 洋流分布规律(2) 洋流的地理意义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1. 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2.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 水平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2) 垂直地域分异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3.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的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 认识卡斯特地貌2.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
4、图1.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2. 地形图的判读(1) 盆地(2) 丘陵(3) 沙丘(4) 岭谷相间地形3.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绘制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及环境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人类1. 认识自然资源(1) 分布的不平衡性(2) 资源间的联系性(3) 数量的有限性(4) 利用的发展性2. 土地资源及人类(1) 采猎文明阶段(2) 农业文明阶段(3) 工业文明阶段3.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二节 自然灾害及人类以洪灾为例1. 认识洪水和洪灾2. 洪灾的形成原因3. 洪灾的防治措施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1. 全球气候变化2.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未来的变化幅度3.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
5、响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1. 什么是遥感技术2. 遥感技术的应用3. 学看遥感技术必修二第一单元 人口及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1.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1) 第一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2) 第二阶段 高增长阶段(3) 第三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4) 第四阶段 低增长阶段3.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第二节 人口迁移1. 人口的迁移及流动2.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 人口分布及人口合理容量1. 人口分布2.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 气候 水资源和土壤 矿产资源(2) 社会经济因素3.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单元
6、活动 学用地理统计图1. 学用常见的人口统计图2. 探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3. 解读复杂的统计图第二单元 城市及地理环境第一节 城市发展及城市化1. 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 城市化及其特点(1)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 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城市区位于城市体系1. 城市的区位选择(1) 自然因素(2) 社会经济因素2. 城市体系3.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1. 城市功能区2.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 历史因素(2) 经济因素(3) 社会因素3.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单元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知识 体系 鲁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