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 盘古开天地【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目标】1.认识“劈、浊”等3个生字,会写“睁、翻”等7个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7个词语。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第13自然段中神奇的地方。3.能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学重难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教学准
2、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劈、浊”等3个生字,会写“睁、翻”等7个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7个词语。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第13自然段中神奇的地方。3.能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学过程】板块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 朗读词语,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大禹治水(1)齐读词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与神话故事有关)(2)引导交流:你读过其中的哪些神话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一位?(3)单元导入:今天,我们走进神话故事单元课件出示
3、导语页,学生齐读“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2揭示课题,质疑思考。(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盘古,阅读他开天地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提问:“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阅读时要思考,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预设:盘古是谁?他为什么要开天地?他是怎样开天地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由与神话故事有关的词语引入课题,将教学重点引到对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的关注上,为后面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奠定基础。质疑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状态,培养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板块二初读课文,初识神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读课题时自己及同学提出的问题。用“_”画出难读或难懂的词语。2识记生字。(1)指名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提示:浊,读zhu ,不读zu。(2)指导识记。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劈”:“劈”与哪几个字很像?相机组词加以区别:劈(劈开)辟(开辟)僻(偏僻)噼(噼噼啪啪)霹(霹雳)联系旧知识记“肢”:之前,我们学过带有月字旁的字“脾、股、腹、胳、膊”等,还记得它们表示的是什么吗?今天学习的“肢”字,表示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同偏旁识记“躯”:你知道哪些偏旁是“身”的字?相机出示:射、躲、躯。语文要素3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课件出示:(1)梳理学生质疑
5、时提出的问题,提问: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盘古开天地的结果是怎样的?(2)把盘古开天地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语文要素【设计意图】语文课不能忽视字词教学,这里的方法简单实用,不花哨,重视生字的学习,夯实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板块三读中想象,感受神奇课件出示: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要求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展开想象。(2)引导交流: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认为神奇的地方。(3)相机指导理解词语“混沌”。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提问:“混沌”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晴朗、辽阔的天地图。提问:图中的天和地是什么样子的?你
6、见过“混沌”的宇宙吗?有什么感觉?(4)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一个自然段。2学习第23自然段。(1)默读第23自然段,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再一边大声朗读,一边想象画面。(2)引导学生交流。预设1:a在这两个自然段中,你找到了神奇的地方吗?请读出相关的句子。b出示句子1: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c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了呢?(例如:“翻身坐”是普通的行为,带来的变化是像个“大鸡蛋”的宇宙“裂开了一条缝”,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神奇事情)预设2:a指名朗读体现神奇的句子。b出示句子2: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7、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c提问:你认为神奇的理由是什么?(例如:盘古用斧头一劈,带来的变化是天和地分开,宇宙第一次出现天和地,盘古真是力大无比)引导体会近义词、反义词表达的精妙。a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b这句话中藏着几对反义词和近义词,找一找。c“轻而清”与“重而浊”能互相调换位置吗?为什么?d. 你见过“清”的什么?“浊”的什么?相机理解“清”的意思是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浊”的意思是水、空气等含杂质,不清洁,不干净。e比较句子,你体会到什么?(天和地形成
8、的过程非常神奇)课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浑浊的东西下降,变成了地。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f再读,读出对天和地初步形成的好奇、惊喜。预设3:a指名读找出的体现神奇的句子。b课件相机出示句子3: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c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神奇的理由。(例如:盘古的身体与天地一起长,很神奇;盘古顶天立地,形象高大,很神奇)d引导展开想象,感受盘古雄伟、高大、勇于开创的形象。提问引导: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盘古开天地 人教新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12 优质课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