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文言文所有重点课文点击(含答案).doc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文言文所有重点课文点击(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文言文所有重点课文点击(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技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 2、 施八尺屏障( ) 3、众妙毕备( )4、会宾客大宴( ) 5、众宾团坐( ) 6、夫叱大儿声( )7、宾客意少舒 ( ) 8、虽人有百手( ) 9、妇抚儿乳( )10、奋袖出臂( ) 11、但闻屏障( ) 12、其夫呓语(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
2、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_。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毕业典礼毕生精力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莫名其妙至理名言有名无实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_.十一、回答下列问题: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_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
3、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_文章第四节运用了和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写出两个及“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写出一个及“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小心哟!)A.少顷B.既而C.是时D.一时E.未几F.忽G.俄而 H.忽然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课文依次描写了_、_和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字。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_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_统
4、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作者是通过_描写和_描写来体现的。“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_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_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_.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_“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_.小石谭记一、 词语解释1.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灭: 2.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彻: 3. 隶而从者 从: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从: 4. 全石以为底 全: 5. 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 6. 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 遂许先帝以驱逐 许: 7. 全石以为底 以: 以其境过清 以: 二、 解释
5、句子1. 闻水声,如鸣佩环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 皆若空游无所依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三、 内容理解1. 及“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是:(1) (2) 2.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描述,如“ ”,又有侧面描写,如:(1) (2) 3.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记的气氛,有含蓄表达出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4.作者是站在小石潭记的东岸观赏景物的,依据的是以下句子:(1) (2) 5.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愉快感情的句子是 ;此时,作者已把自己的心情及景物交融在一起,暂时排遣了自己被贬后的郁闷之感。 6.小石潭记的气氛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的。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抒发了自
6、己的 思想感情。四、常识填空1.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 朝著名文学家 字 。他和同一朝代的另一位著名文学家 并称“韩柳”提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们两人和宋朝 、 、 、 、 、 被后世称为“ ”。2.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小石潭记等八篇山水游记,被公认为山水游记众的佳作,合称 。卖油翁一、 词语解释1、有卖油翁_释 担而立 释:、汝亦_知 射乎知:以我酌油_知 之知:、乃_取 一葫芦置于地 取:必虑人逼_取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取:伐竹_取 道,下见小潭取:、康肃笑而_谴 之 遣:二、 句子解释1、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_2、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3、 以钱覆其
7、口,徐以杓酌油沥之。_4、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_三、 内容理解 1、“公亦以此自矜”表现了陈尧咨_ 的性格特点;他所依恃的是“_”、“_ ”。(后两空用原文回答)2、写出文中能反映陈尧咨不同态度的两个句子。 (1)_(2)_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而钱不湿”这几句,以 _描写突出了卖油翁_,形象说明了 _ 的道理。(用一空用四字成语回答)4、上文写了两件事,为什么详写老翁酌油而略写陈尧咨射箭?答:_ _四、 常识填空卖油翁选自 一书,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_;他和唐朝的韩愈、_,宋朝的_等合称“唐宋八大家”。伤 仲 永一、词语解释1. 伤仲永生五年 生: 君将哀而生之乎 生: 虽有生下易生之物也
8、 生: 2. 未尝识书具 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具: 3. 忽啼求之 之: 不求闻达于诸侯 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之: 4. 父异焉 异: 水土异也 异: 曰“姑俟 异日观”云尔 异: 5. 并自为其名 为: 何为者也 为: 为宫室、器皿、鸟兽、木石 为: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为: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为: 6.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作: 一鼓作气,再而哀,三而竭 作: 7.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观: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8. 不使学 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 9. 泯然众人矣 众: 起做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众: 是以
9、众议举宠为督 众: 10. 并自为其名 其: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 稍稍宾客其父 其: 父利其然也 其: 11. “之”常用来作代词,指代各种人、事、物,请说出下列“之”指代的具体内容。A.忽啼求之 之: B.借旁近智者之 之: C.邑人奇之 之: D.或以钱币乞之 之: 二、句子解释1.父异焉,借旁近及之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皆有可观者。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三、内容理解1.“即书诗四句-其文皆有可观者”,表现了 而后文的“ 这几句,则从侧面同样表现了这一点。2.第二段以时间为序,写出了仲永的才能 的过程,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由,可用文中“ ”一句来概括
10、。3.神童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作者因此产生 的情感,并以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四、常识填空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政治家 (人名),积极推进 运动,及唐朝的柳宗元、同朝的苏轼等合称“ ”。周处一、 词语解释1 并皆暴犯百姓 犯:2 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蛟或浮或没 或:3. 处及之俱 俱:4.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更:5.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云:6. 为乡里所患 为:义兴人谓为三横 为:终为忠臣 为:7. 竟杀蛟而出 而:而处尤剧 而:8.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其:9. 何忧令名不彰邪 何:二、 句子解释1. 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2.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
11、余其一。3.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4.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三、 内容解释1. 周处“为乡里所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2. 清河的一段话为什么能对周处有这么大的说服力?答:3. 周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四. 常识填空1.本文选自 ,为 (朝代) (人名)编撰。2.古代往往以地名或官职名作人的别号。本文中的“平原”是指 ,这是因为它他 ;“清河”是指 ,这是因为他 3.“古人贵朝闻夕死”是从 中“ ”这句话化用而来。核舟记一、词语解释 1、盖_简_桃核修狭者_为_之 简:_ 为:_ 2、_启_窗而观 启:_ 3、其两膝相_比_者 比:_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七 年级 第一 学期 语文 文言文 所有 重点 课文 点击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