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123有详细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123有详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123有详细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B在完成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C玛丽居里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2关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可以说明粒子的贯穿本领很强B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C图丙是利用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变化D图丁中进行的是聚变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射线、射线、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衰变和一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
2、个E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4斜向上抛出一个爆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水平向东)立即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三块,前面一块速度水平向东,后面一块速度水平向西,前、后两块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大于爆炸前瞬间爆竹的速度B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可能水平向西C爆炸后三块将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并且落地时的动量相同D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动能可能小于爆炸前的瞬间爆炸前的总动能5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BU经过一次衰变,变为ThC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穿透能力强D放射性
3、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6一颗手榴弹以v010m/s的水平速度在空中飞行。设它爆炸后炸裂为两块,小块质量为0.2kg,沿原方向以250m/s的速度飞去,那么,质量为0.4kg的大块在爆炸后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125m/s,及v0反向B110m/s,及v0反向C240m/s,及v0反向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7如图1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某同学利用该装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I及A、K两极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B甲光及乙光的频率相同,且甲光的光强比乙光强C丙光的
4、频率比甲、乙光的大,所以光子的能量较大,丙光照射到K极到电子从K极射出的时间间隔明显小于甲、乙光相应的时间间隔D用强度相同的甲、丙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8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质量都为m,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原来静止,左端有一轻弹簧,如图所示,当A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最短时()AA、B系统总动量仍然为mvBA的动量变为零CB的动量达到最大值DA、B的速度相等9(2014沈阳模拟)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于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5、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于跃迁到激发态10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能够释放更多的能量,若实现受控核聚变,且稳定地输出聚变能,人类将不再有“能源危机”。一个氘核(H)和一个氚核(H)聚变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一个中子(n)。(1)完成上述核聚变方程HH_n。(2)已知上述核聚变中质量亏损为m,真空中光速为c,则该核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为_。11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量子特征的氢原子模型,其能
6、级图如图所示。有一个发光管里装有大量处于第四能级的氢原子,利用这个发光管的光线照射金属钠的表面。已知金属钠的极限频率是5.531014Hz,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1eV1.61019J。(1)发光管可能发射几种不同能量的光子?(2)发光管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吗?(通过计算回答)(3)求出发光管照射金属钠所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12静止的Li核俘获一个速度v17.7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两个新核。已知生成物中He的速度为v22.0104m/s,其方向及反应前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同。(1)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2)求另一生成物的速度。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
7、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mC2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及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及C碰撞。求A及C发生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选修3-5综合测试题二1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B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C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2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表示射线,表示射线B表
8、示射线,表示射线C表示射线,表示射线D表示射线,表示射线3汞原子的能级如图,现有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的汞原子上,汞原子只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关于入射光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于4.9eVB等于7.7eVC等于8.8eVD大于或等于10.4eV4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等于()AEhBEh CEhDEh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
9、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C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三种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60eV6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用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B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及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及入射光频率成正比7 U的衰变方程为UThHe,其衰变曲线如图,T为半衰期,则()AU发生的是衰变BU发生的是衰变Ck3Dk48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衰变时,生成核及原来的原子核相比
10、,中子数减少了2个B射线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C含有10个原子核的放射性元素,经过一个半衰期,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9在实验室内较精准地测量到的双衰变事例是在1987年公布的,在进行了7 960小时的实验后,以68%的置信度认出Se发生的36个双衰变事例,已知静止的Se发生双衰变时,将释放出两个电子和两个中微子(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都为零),同时转变成一个新核X,则X核的中子数为_;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是E,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是_。1
1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其中铯137(Cs)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其半衰期约为30年。(1)请写出铯137(Cs)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_已知53号元素是碘(),56号元素是钡(Ba)。(2)若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_(真空中的光速为c)。(3)泄漏出的铯137约要到公元_年才会有87.5%的原子核发生衰变。11在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及水中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1)中微子及水中的
12、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n)和正电子(e),即:中微子Hne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0和0 B0和1 C1和0D1和1(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及水中的电子相遇,及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ee2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J。正电子及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_。(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12云室处于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原子核X在云室中发生了一次衰变,其衰变产物在磁场中运动的圆轨迹如图所示。已知新核Y的质量
13、为M,粒子的质量为m,衰变后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假设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能量都转化为粒子和新核的动能。(1)试写出核衰变方程;(2)求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能量。13已知氢原子基态的电子轨道半径r10.531010m,基态的能级值E113.6eV。(1)求电子在n1的轨道上运转形成的等效电流;(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画一个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种光谱线;(3)计算这几条光谱线中最长的波长。选修3-5综合测试题三1、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及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2沿
14、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1为()Av0v2Bv0v2Cv0v2Dv0(v0v2)2、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时及静止的小球B发生对心正碰,碰后A球的速率为,B球的速率为,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A38B35C23D433、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假设兔子质量约为2kg,以15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反弹的速度为1m/s,则兔子受到撞击力的冲量大小为()A28Ns B29Ns C31NsD32Ns4、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B同一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
15、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D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5、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6、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 A. 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B. 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C. 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D. 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7、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用10
16、.2eV的光子照射 B. 用11eV的光子照射 C. 用14eV的光子照射 D. 用11eV的电子照射 E. 用13.07eV的光子照射,可观测到氢原子发射10种不同波长的光8、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氢气上,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处于激发态,并能发射光子。现测得该氢气发射的光子共有3种,其频率分别为,且,那么入射光光子的能量E值是(设普朗克常量为h)( ) A. B. C. D.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滑块A、C质量均为m1kg,B质量为M3kg。开始时A、B静止,现将C以初速度v02m/s的速度滑向A,及A碰后C的速度变为零,而后A向右运动及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1)
17、A及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2)A及B碰撞过程中,A及B增加的内能。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50kg的运动员和质量为m10kg的木箱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某时刻开始,运动员以v03m/s的速度向墙方向推出箱子,箱子及右侧墙壁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返回,当运动员接到箱子后,再次重复上述过程,每次运动员均以v03m/s的速度向墙方向推出箱子。求:(1)运动员第一次接到木箱后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最多能够推出木箱几次?11、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及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D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另一质量及B相同的滑块A从P点以初速度v0向B滑行,经过时间t时,及B相碰。碰撞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选修 35 综合测试 123 详细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