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doc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古人谈读书选取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通过回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作文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阐明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的方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一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读书实践活动有很强
2、的的指导意义。由于三篇文章主题相同,合适在教学中将三篇文章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学习。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的表述,把重点的内容写具体。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已经进行了“分段表述”“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训练,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重点表达的能力。口语交际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到分段,有梯度的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 认识32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18个字,会写16个词语。2. 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3. 初步了解
3、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体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阅读:1. 背诵古人谈读书观书有感。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3. 了解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4. 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5. 能梳理、总结如何找书读的方法和心得。6. 能借助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口头表达:1. 能分条讲述,把喜欢的人物介绍清楚。2. 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书面表达:1. 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2.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25 古人谈读书【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由两篇
4、文章组成。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文言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一, 通过诵读, 扫清字词读音障碍, 并初步理解字词的含义。第二, 通过诵读, 正确断句, 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 并体味文句意蕴。第三, 通过诵读粗略了解文章大意,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第四,通过诵读逐步理
5、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 把握文章的内在韵律,并初步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教学目标】1.认识“耻、矣、岂”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2.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整理论语、朱熹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初
6、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理解第一则文言文的大意。【教学过程】板块一 诵读名言,引出课题1. 诵读经典,引出主题。(1)课件出示名言前半句,生接读名言的后半句。课件出示:l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l 书读百遍,(而义自见)。l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l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2)导入主题:同学们,这些名言都和读书有关。我国古代的大文豪苏轼,对读书也有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单元导语)课件出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指名读,说意思。师加以引导和评价。(3)导入课题:古人喜欢读书,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人参考。今天,我们就学
7、习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读书、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2.教师介绍:这一课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两则文言文片段,从中获取读书和学习的营养。【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用学生们熟知的名言引入课文,拉近了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资料。课件出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到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8、2.听课文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用“/”画出停顿。3.学生自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注意“默而识之”中的“识”读zh。4.出示会认字,指导学生识记生字。5.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1)耻:“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止”右竖要长,注意中间有一短横。(2)诲:“母”竖折与横折钩起笔相接、收笔时交叉,一横居中。6.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教师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引导思考: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预设:本文
9、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设计意图】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并指导画出朗读的节奏,然后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对内容的熟悉和整体把握。板块三 品读释疑,理解大意1.引导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在小组内互相交流。2.学生交流。(1)示例一:出示课文。课件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引导交流:谁来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理解词语。是知也:同“智”,智慧。 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预设:不一样,最后一个“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前面几个“知”的意
10、思都是知道。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智慧。教师指导。论语为政中的相关内容是:课件出示: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引导:同学们,你们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说你们的理解吗?预设: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一道思考题,因为这道题比较复杂,而且有些步骤又比较难懂,所以老师讲了两遍,讲完以后老师问我们懂了没有,有很多同学都点头表示明白。可我还是有几个步骤不明白,可我看见那么多的同学都懂,便想蒙混过去。当时我忽然想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于是又问了老师,老师又认认真真地给我讲了一遍,这下我弄明白了解答这道题的全过程。读出自己的
11、理解和感悟。(随机指导朗读)(2)示例二:出示课文。课件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引导交流:谁来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敏:此处指聪敏。好:喜好。耻: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理解句子的意思。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教师指导: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课件出示: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启发:同学们,你们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们的理解吗?预设: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知识的营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随机指导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古人谈读书 年级 上册 语文 25 古人 读书 优质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