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2021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一等奖.docx
《高一必修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2021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2021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一等奖.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和诗歌的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教学重点: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诗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没有听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
2、不能够在一起。”一般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但是,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让我们走进涉江采芙蓉,共同感受诗中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二、介绍文学常识1、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文人作品,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2、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3、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1、学生自
3、读一遍诗。2、听范读一遍,跟读一遍,教师做朗读指导。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3、下面来练习朗读,朗读时想象诗句的画面,感悟诗句的情感。四、品读鉴赏逐句解读鉴赏诗歌, 师生交流,讨论。1、鉴赏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1)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明确:“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A、分析芙蓉意象:芙蓉就是莲花。a、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代表的是高洁的君子之风。b、李清照的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荷花用来喻意境的静谧悠闲。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在
4、很多情况下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B、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兰泽”、“芳草”往往和知己,君王联系在一起,用来表达美好的事物和情感。(2)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我们猜测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描述了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3)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明确:“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对眼前美景充满爱恋。(4)大家认为,这是一名男子,还是女子?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盛夏的江南水边,主人公驾着一条轻舟,慢慢摇着船桨,穿梭在荷叶中,去采那一朵莲花。这应该是一名女子。2、鉴赏第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必修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2021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一等奖 必修 语文 涉江采 芙蓉 教案设计 2021 一等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