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2.结合朗读展开想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3.在初步分析欣赏的基础上,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2.结合朗读展开想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四首唐诗都是绝句。这四首诗像四幅画卷,在我们面前展示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透过文字,欣赏诗人描述的画面,领略诗人的情怀,感受诗歌的魅力。(板书:课外古诗词诵读)【设计意图】本环节用简短直白的语言导入,让学生快速明
2、确学习这四首诗歌的切入点和需要达成的目标。二、诵读诗歌品韵味1.读准字音自由朗读这四首诗歌,结合注释及资料,读准字音。(生自由读诗后交流生字)课件出示:平羌(qin) 渝州(y) 岐王(q) 岑参(cn shn) 芦管(l)2.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体会节奏。(2)根据指导,读出节奏。课件出示:五言诗节奏:五言诗按“二三”格式或者“二二一”格式朗诵,如“举头/望明月”“离离/原上/草”。七言诗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格式,如“两岸猿声/啼不住”。按节奏也可划分为“二二三”格式,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格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听读,明确
3、节奏。(听名家朗读录音,学生标注出朗读节奏,并尝试朗读)课件出示: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4)齐读,体会节奏。3.读出韵味古诗的音韵美体现在节奏上,体现在音韵和谐中,也体现在韵脚上。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我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1)标注、认识韵脚。课件出示:A.用“”标示出这四首诗的韵脚。B.
4、写出每首诗所押的韵。C.韵脚在朗读的时候,是有拖音的。试读出每首诗的韵脚的韵味来。(2)教师范读,体会韵味。(3)学生赛读,读出韵味。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诵读,读准了字音,读出了韵味。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读出诗歌的意思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探讨诗歌的内容。【设计意图】本环节落脚点在韵味上,从诵读诗歌切入,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结合这四首诗歌具体落实朗诵。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从感受入手,没有难度,易于接受,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译读诗歌知内容根据课文旁边的注释,结合每首诗下面的解说,尝试用自己的话理解每首诗的意思。(1)结合注释及诗歌下方的解说,独立译读诗歌。(2)同桌间互相比较译读诗
5、歌。(3)教师指名译读诗歌。课件出示:峨眉山月歌:半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峨眉山头,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而下去往渝州。江南逢李龟年:当年我经常在岐王府里与崔九的堂前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时节再次遇见了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该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师小结:诗歌是优美的,语言
6、凝练,原本不可以用直白的现代汉语译读。但是同学们的不同的译读结果,让我们领略到不同角度的诗意美。【设计意图】诗歌本不易直译或者不需要译成现代汉语,但为了在学生心里有直观的认识,与学生现有认知对接,故采用了较为灵活的自由译读的方法。不求统一答案,着眼点在是否明白诗歌内容上。四、品读诗歌晓手法师:这四首诗是四幅画、四段情,一幅幅,一段段,徐徐展开,诗人是怎样叙写的呢?结合每首诗歌下面的解说,赏析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1)这四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预设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
7、念。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不免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与李龟年这样风光无限的乐师交往,是很“寻常”的。万万想不到的是,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处于军旅之中,又逢战乱,诗人“强欲登高”,感叹“无人送酒”。遥想故园的菊花,它们在沦陷的都城,应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夜上受降城闻笛:夜晚登城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
8、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征人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2)这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预设 峨眉山月歌:诗人离开故乡独行闯荡,内心有憧憬和喜悦,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江南逢李龟年: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了征人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和生发出的思乡情愫。(3)这四首诗的诗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预设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明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高气爽,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 统编 年级 上册 语文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优质 课堂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