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doc
《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髋部疼痛,夜间痛剧,刺痛不移,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暗或有瘀点,苔黄。(二)肾虚血瘀证:髋痛隐隐,绵绵不休,关节强硬,伴心烦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三)痰瘀蕴结证:髋部沉重疼痛,痛处不移,关节漫肿,屈伸不利,肌肤麻木,形体肥胖。舌质灰。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髋部疼痛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与负重、活动及体位的关系,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2.卧床休息,下床活动时使用拐杖,避免患肢负重.3.遵医嘱中药熏蒸。4.遵医嘱中药塌渍。5.遵医嘱中药外敷
2、。6.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二)关节屈伸不利1.评估患者髋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对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协助患者生活所需。2.遵医嘱蜡疗,协助患者进行髋关节被动锻炼。3.遵医嘱中药塌渍。4.遵医嘱中药熏蒸。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服中药。(1)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类药物,饭前温服。(2)肾虚血瘀证:补益肝肾,行气活血类药物,饭后温服。(3)痰瘀蕴结证:祛痰化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两餐之间温服。(4)其他详见附录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中药熏蒸(详见附录2)。2.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3.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4.中药离子
3、导入(详见附录2)。5.蜡疗(详见附录2)。(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1.排尿困难。(1)遵医嘱艾灸,取中极、关元、气海等穴。(2)热熨下腹部,配合穴位按摩,取中极、关元、气海等穴。2.腹胀便秘。(1)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足三里、大横、天枢等穴。(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脾、胃、交感等穴。(3)腹部按摩(详见附录2),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中药贴脐。四、健康指导(一) 生活起居1.疼痛较甚时卧床休息,下床时扶拐或坐轮椅。2.肾阴虚者室温宜略低,凉爽湿润;肾阳虚者住向阳病室为宜。3.教会患者正确的睡姿、坐姿,避免下蹲、坐矮凳子、弯腰拾物、前倾系鞋带等动作。4.告知患者扶拐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4、,教会正确使用拐杖和维护拐杖方法。5.单侧患病坚持扶拐不负重行走,双侧患病则需坐轮椅,避免股骨头塌陷。(二)饮食指导1.血瘀气滞证: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鲈鱼、红糖、山楂、生、桃仁、百合等;忌煎炸、肥腻、厚味、寒凉的食品。食疗方:山楂桃仁粥。2.肾虚血瘀证(1)肾阴虚患者宜食滋养肾阴的食品(不宜与萝卜同服),如大枣、枸杞子、黑芝麻、甲鱼肉、桃仁等;忌辛辣香燥的食品。食疗方:枸杞大枣粥。(2)肾阳虚患者宜食温壮肾阳,补精髓的食品,如黑豆、核桃、杏仁、腰果、黑芝麻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的食品,食疗方:核桃黑芝麻粥。(3)血瘀患者宜食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红糖、山楂、生、桃仁等;忌煎炸、
5、肥腻、厚味的食品。3.痰瘀蕴结证:宜食健脾除湿、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山药、薏苡仁、赤小豆、木耳等;忌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的食品。食疗方:苡仁赤豆粥、冬瓜排骨汤等。(三)情志调理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2.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病病程迁延,治疗时间长,鼓励家属陪伴,给予患者情感支持。3.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四)康复指导1.搬运时将髋部水平托起,不可牵拉,动作轻、稳、准,防止髋关节脱位。2.遵医嘱监督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外展、屈髋主动锻炼。注意髋关节外展不大于30,屈髋不大于90,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3.髋关节置换术后要做到三不
6、:不盘腿、不收,下蹲动作90。4.术后康复:(1)手术当日平卧位,抬高患肢,保持患侧髋关节外展1530中立位,两腿之间置软枕。(2)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3)术后第二日平卧位,如需坐起时髋关节屈曲90。5.术后引流管拔除后,遵医嘱监督指导患者使用下肢关节功能康复机(CPM)进行髋关节伸屈锻炼。6.扶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附件)附件:扶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拐杖的使用方法(1)三点步方法患腿和两侧拐杖同时伸出健腿伸出。适合于一侧下肢障碍,患腿只能部分负重或完全不能负重使用,步行速度快,稳定性好。四点步和两点步:一侧拐杖对侧腿另一侧拐杖另一侧腿,此为四点
7、步。步行速度稍慢,但稳定性好,近似于自然步态,熟练后可以将一侧拐杖与对侧腿同时交替前行,此为两点步。2.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拐杖:患者自然站立时,身长减去41cm即为拐杖的长度,股骨大转子的位置即为手把持的位置;或以自然站立,小趾前外侧15cm处到腋窝的距离即为拐杖的长度,屈肘30,腕背伸时掌面即为手把位置。(2)检查拐杖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告知患者使用拐杖时用力点在手部,不可依靠腋窝用力,以免造成神经损伤。(3)扶拐上下台阶上楼梯时,扶双拐立于楼梯前,健侧腿先上台阶,将身体重量放在手上,双拐与患侧腿跟上,保持身体平衡。下楼梯时,双拐与患侧腿先下,再将健侧腿迈下至下一台阶,患足与双拐始终在
8、同一台阶上。(4)坚持扶拐和患肢不负重行走。单侧患病可扶拐不负重行走,双侧患病则需坐轮椅,避免股骨头塌陷。(5)扶拐行走时有人陪伴,穿防滑鞋,防跌倒。(6)定期复查,在医师指导下逐渐负重或减少扶拐时间。附录1: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服汤剂1.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2.服药温
9、度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3.服药剂量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服中成药1.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三、中药注射剂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
10、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四、外用中药的使用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
11、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过敏体质者慎用。附录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2.护理评估(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确探寻穴区敏感点。4.耳部75%酒精擦拭待干。5.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
12、7天,两耳交替使用。指导患者正确按压。7.观察(1)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2)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8.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的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二、艾灸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2.护理评估(1)施灸的皮肤情况。(2)患者对艾灸气味的接受程度。(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3.注意室温度的调节,保持室空气流通。4.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
13、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7.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熄灭艾火。10.初次使用灸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增加剂量。11.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施灸的方式、部位、施灸处皮肤及患者感受等情况。三、拔火罐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2.护理评估(1)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有皮肤溃疡、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4、。(3)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忌拔罐。(4)女性患者妊娠期腰骶部禁用。3.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4.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5.拔罐过程中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如有不适,及时起罐,防止烫伤。6.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7.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适宜,否则因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8.起罐后,一般局部皮肤呈现红晕或紫绀色(瘀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9.操
15、作完毕后,记录拔罐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四、刮痧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刮痧治疗,根据部位选择适宜的刮痧用具。2.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体质和皮肤情况,体型消瘦者慎用,局部皮肤瘀斑、水泡、疤痕、炎症、破溃、有出血倾向等情况者禁止刮痧。(2)评估患者证候表现,遵医嘱辨证选择刮痧油及刮痧方向。(3)评估患者耐受能力,确定手法轻重。(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3.室温保持在2224,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和隐私保护。4.刮痧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局部皮肤发红或有紫色痧点为宜,但不强求出痧,禁用暴力。5.刮痧时不可过饥过饱,宜饭后12小时后刮痧。6.关节部位、脊柱、头面部禁止采用重手法,
16、刮痧时间相对较短。7.糖尿病患者皮肤耐受性差,血管脆性增加,刮痧的力度不宜太大,速度不宜太快,时间不宜太长。下肢静脉曲及下肢浮肿者,宜从下往上刮。8.刮痧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等现象称为晕痧,应立即停止,迅速让其平卧,饮一杯糖盐水,报告医师配合处理。9.告知(1)操作前:刮痧时局部可有疼痛、灼热感。(2)操作中: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情况,应及时告知。(3)治疗后:刮痧部位可出现痧点或瘀斑为出痧,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属正常现象。刮痧后局部注意保暖,多喝热水,避风寒,3小时避免洗浴。10.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五、
17、穴位按摩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按摩。2.护理评估(1)按摩部位皮肤情况。(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3.操作者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4.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5.操作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停止按摩并做好相应的处理。6.操作完毕后,记录按摩穴位、手法、按摩时间及患者感受等。六、穴位贴敷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贴敷。2.护理评估(1)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2)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充分暴露贴敷部位,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4.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5.观察局部及全身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 股骨头 坏死 中医 护理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