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五石之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表格式).docx
《6.2《五石之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五石之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表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五石之瓠学科语文年级高二学期上学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有用”与“无用”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2.把握庄子观点的思辩性,并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3.赏析老子、庄子阐述道理的不同言说方式,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4.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学做知识卡片,熟记并积累经典语句,培养文言感受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庄子学说辩证认识事物、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2.把握庄子观点的思辩性,并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教学难点:1.理解庄子“有用”与“
2、无用”观点的深刻内涵,2.赏析老子、庄子阐述道理的不同言说方式,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五石之瓠第二课时【你言我语谈收获】(1)你喜欢实用派的惠子,还是喜欢逍遥派的庄子呢?结合五石之瓠,谈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同样的大葫芦,惠子认为它大而无用,而庄子却能打破常规,变通用法,把葫芦做成腰舟浮于江湖,使它显示出了新的妙用。由此可见,有用和无用是相对存在的,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有其自身的“大用”,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或摆放的位置不同罢了。
3、因此,我们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变通创新方面。惠子固执地认为葫芦只能用来装水,而庄子大胆创新,打破了葫芦的常规用法,把以前只能用来盛水转变到可以作为腰舟来使用,合理地变“无用”为“有用”,化“有用”为“巧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一味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终会失去自身的竞争力,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最终会被社会淘汰。用人方面。我们不仅要做到“物尽其用”,更要做到“人尽其才”。而要实现“尽其才”,关键在于把人摆在适当的岗位上
4、,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小材大用不仅会贻误工作,而且会浪费宝贵的人才资源。教育方面。大葫芦仅仅因为不适合用来盛水,惠子就认定它毫无用处,而庄子却发现了大葫芦在另一个方面的优势与作用,顺应大葫芦的特点将其改造成腰舟,使其终有所用。人生观方面。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我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功利,换言之,现在的我们常常过分看中“有用之用”,而忽略了“无用之用”。正如庄子所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所以,我们的生活渐渐失去了诗意,我们的时代渐渐失去了真正的艺术家。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事物有用还是无用。何为有用之事?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或利益,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石之瓠 6.2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表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