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之摩擦学-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ppt
《大学课件之摩擦学-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之摩擦学-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主要内容,11-1 几何模拟和弹性模拟 11-2 Hertz接触应力理论 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11-1 几何模拟和弹性模拟,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一、几何模拟,1. 圆柱对平面,11-1 几何模拟和弹性模拟,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一、几何模拟,2. 圆柱对圆柱,11-1 几何模拟和弹性模拟,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二、弹性模拟,11-2 Hertz接触应力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一、理论推导的条件,1981年, Hertz首先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接触问题的计算公式, 然后用
2、实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1. 假设条件:,(1) 材料是均匀各向同性,(2) 完全弹性,(3) 接触表面的摩擦力略而不计, 并将接触面认为是理想光滑平面,(4) 接触面间无润滑剂, 不考虑流体动压效应。,11-2 Hertz接触应力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2. 推导所用的基本原理,(1) 变形方面:, 几何原理: 原为点接触的物体受力后其接触表面为椭圆形(一般情况)或圆形(特殊情况, 如两个球接触)。原为线接触的物体, 受力后接触表面为矩形。, 两物体的变形符合变形连续条件。,11-2 Hertz接触应力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2. 推导所用的基本原理,(2)
3、物理方面, 本构关系服从虎克定律。于是, 接触面压应力与接触体的应变成线性关系。所以接触中心处应变最大, 所以压应力也最大。, 假设接触面上的压应力分布图分别为半椭圆旋转体(接触面为圆形)和半个椭圆柱(接触面积为矩形)(满足变形连续条件)。,(3) 静力平衡方面,接触表面压力所组成的合力应等于外加载荷。,11-2 Hertz接触应力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2. 推导所用的基本原理,联立求解以三方面的公式,两球体接触,接触面的半径,两球体中心接近的距离,11-2 Hertz接触应力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非球点接触问题,11-2 Hertz接触应力理论,第11章
4、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2. 推导所用的基本原理,球对平面,圆柱体对平面,非球点接触问题,11-2 Hertz接触应力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二、最大剪应力,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一、Martin线接触润滑理论(1916),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一、Martin线接触润滑理论(1916),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一、Martin线接触润滑理论(1916),(1) 将两圆柱等改为圆柱对平面, 即当量半径,(2) 认为圆柱体和平面都是刚性的, 不考虑受载后的变形,(
5、3) 不考虑润滑油的粘压关系,(4) 润滑油处于等温条件,粘度不变,(5) 体积不可压缩,(6) 忽略端泄影响,(7) 用一个抛物柱体接近来模拟两圆柱体接触,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Reynold方程求解:,一、Martin线接触润滑理论(1916),间隙方程:,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Reynold方程求解:,一、Martin线接触润滑理论(1916),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Reynold方程求解:,一、Martin线接触润滑理论(1916),边界条件:,11-3 刚性接触润滑
6、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一、Martin线接触润滑理论(1916),载荷,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一、Martin线接触润滑理论(1916),载荷,最小间隙,单位宽度最大流量,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二、点接触润滑理论,间隙方程,Reynolds方程,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二、点接触润滑理论,Reynolds方程求解,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经典理论,二、点接触润滑理论,载荷,球平面,11-3 刚性接触润滑理论,第11章 点线接触问题的
7、经典理论,讨论,不足,马丁公式的发表,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它论证了象齿轮这类高副接触中,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存在液体润滑的可能。也是第一个涉及到高副接触的润滑问题。,忽略粘压效应:300MPa1000倍,h2.3,忽略了弹性变形,1945年, Catcombe考虑了粘压性变化问题,1952年, Blok进行了数值解,1949年, 格鲁宾和Ertel讨论了一个弹性与一刚体的接触问题,发展,第十二章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主要内容,12-1 绪论 12-2 格鲁宾理论 12-3 线接触弹流的数值解法 12-4 Dowson-Hogginson 12-5 点接触弹流的数值解法,第十二章 弹性流
8、体动压润滑理论,12-1 绪论,1、苏联科学家格鲁宾(Grubin)于1949年,第十二章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12-1 绪论,1、苏联科学家格鲁宾(Grubin)于1949年假设:接触体表面具有与干接触时所形成的同样形状,从而能分析入口区的压力形成过程,并确定两接触体在Hertz接触区所需间距。 (1) 他虽然未能求得在接触区满足弹性方程和润滑方程的解,但对入口区的分析特别有价值。 (2) 他的最大成果是对重载(考虑粘压效应)弹性接触区导出一个近似的膜厚方程,其结果比Martin的结果而接近于实际,也是首次成功地将粘压与弹性同时考虑。 (3) 他提出在Hertz区的出口端附近,压力曲线有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课件 摩擦 点线 接触 问题 经典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