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动物生物化学.docx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动物生物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动物生物化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动物生物化学第3章 动物生物化学1.生物膜内能调节其相变温度的成分是()。A.水B.膜蛋白C.糖类D.胆固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生物膜具有脂质双层结构。膜脂双层中的脂质分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里,可以呈现有规律的凝固态或可流动的液态(实际是液晶态)。磷脂分子赋予了生物膜可以在凝固态和液态两相之间互变的特性。膜上的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和相变温度有调节功能。2.磺胺药物治病原理是()。A.直接杀死细菌B.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竞争性抑制剂C.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D.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不可逆抑制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磺胺类药物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某些细菌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
2、以对氨基苯甲酸、二氢喋呤啶及谷氨酸为原料合成叶酸。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具有类似的结构,成为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它通过降低菌体内叶酸的合成能力,使核酸代谢发生障碍,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3.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A.全部是L-型B.全部是D-型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蛋白质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经酸、碱或者蛋白酶可将其彻底水解,产物为20种氨基酸。在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其余19种氨基酸都含有不对称碳原子,都为L-型氨基酸,又称标准氨基酸或编码氨基酸。4.酶原的激活是由于()。A.激活剂
3、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剂除去B.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C.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心D.激活剂使酶原分子的一段肽水解脱落从而形成活性中心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酶原的激活是指由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切除一些肽段后,可使无活性的酶原的活性部位形成或暴露,转变成有活性的酶。5.酶原是没有活性的,这是因为()。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缺乏辅酶或辅基D.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无活性的酶原,在一定条件下,切除一些肽段后,可使其活性部位形成或暴露,于是转变成有活性的酶。因此,酶原是没有活性的,这是因为活性中心未形成或
4、未暴露。6.具有细胞毒性的血红素代谢产物是()。A.胆素B.胆绿素C.胆素原D.游离胆红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C两项,胆素是胆素原的氧化产物,是胆色素代谢的最终产物,包括粪胆素及尿胆素,是粪及尿中的主要色素,无细胞毒性。B项,胆绿素是衰老的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经氧化分解的代谢产物。胆绿素本身没有细胞毒性,被还原成胆红素后,胆红素有毒性,特别对神经系统的毒性较大,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D项,游离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在临诊上是指与蛋白质结合的胆红素。胆红素进入血液后,与血浆清蛋白等结合成溶解度较大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既有利于运输,又可限制胆红素自由地通过各种生物膜,进入组织细胞产
5、生毒性作用,也不能通过肾脏从尿排出,只能随血液进入肝脏。因此,游离胆红素具有细胞毒性。7.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D.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时的底物浓度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米氏方程:,当等于时,则可得到SKm由此可以看出Km值的物理意义,即Km值是当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的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与底物浓度的单位一样。8.已知某酶的Km值为0.05mol/L,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A.0.2mol/LB.0.4mol/LC.0.1mol
6、/LD.0.05mol/L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据米氏方程:进行计算,结果是0.2mol/L。9.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C.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和盘绕D.多肽链中所有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中的排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上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的结构基础,也是各种蛋白质的区别所在,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一级结构。10.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一级结构改变B.空间构象破坏C.辅基脱落D.蛋白质水解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蛋白质的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由天然的有序的状态转
7、变成伸展的无序的状态,并引起生物功能的丧失以及理化性质的改变的过程。其结果是使蛋白质生物活性丧失、理化及免疫学性质的改变,其实质是维持高级结构的空间结构的破坏,但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保持完整。ACD三项,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是指蛋白质辅基脱落,肽键以及其他共价键的断裂,称为蛋白质的水解。11.膜脂分子的运动方式包括()。A.跨膜翻转B.围绕自身轴线的旋转C.侧向扩散运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膜脂分子在脂双层中不停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分子摆动(尤其是磷脂分子的烃链尾部的摆动)、围绕自身轴线的旋转,侧向扩散运动以及在脂双层之间的跨膜翻转等。12.大量饮水后()。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8、细胞内液渗透压不变B.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水的转移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其中钠盐、钾盐的浓度,因此,水在细胞内、外的转移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K、Na的浓度。当大量饮水后,水首先进入细胞外液,使细胞外液Na的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随后水进入细胞内液,至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为止。故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均降低。13.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Ca2B.Mg2C.NaD.K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细胞内液
9、的主要阳离子是K,其次是Mg2,而Na则很少。在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14.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离子是()。A.HB.KC.NaD.Mg2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体液中小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多为电解质。细胞外液主要是指血浆和组织间液,在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因此,Na是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离子。15.酶的比活力越高表示酶()。A.纯度越低B.纯度越高C.活力越小D.Km值越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所含有的活力单位数称为酶的比活性。对同一种酶来说,酶的比活力越高,纯度越高。16.蛋白质的性质不包括()。A.
10、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B.加入少量中性盐则溶解度增加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有紫外吸收特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项,蛋白质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17.Tm是指()的温度。A.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B.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C.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2时D.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4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DNA加热变性过程是在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内迅速发展的,它有点像晶体的熔融。通常将50%的DNA分子发生变性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或熔点温度(Tm)。18.蛋白质分子在下列波长中具有特异性吸收光谱的是()。A.215nmB.260nmC.280nmD.340
11、nm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蛋白质分子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波长的紫外光范围内有特异的吸收光谱,根据这一性质,可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质的浓度。19.膜脂的主要成分为()。A.糖脂B.磷脂C.胆固醇D.甘油三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膜脂包括磷脂、少量的糖脂和胆固醇。B项,磷脂是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约占整个膜脂的50%,以甘油磷脂为主,其次是鞘磷脂。A项,糖脂是含糖而不含磷酸的脂类,约占膜脂总量的5%以下,在神经细胞膜上糖脂含量较高,约占510%。C项,胆固醇在动物细胞膜上的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总量的1/3。20.小分子与离子的跨膜转运方式不包括()。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转运
12、D.内吞作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内吞作用为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21.膜脂分子的运动方式不包括()。A.分子摆动B.旋转C.扩散运动D.布朗运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BC三项,脂分子在脂双层中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其运动方式有:分子摆动(尤其是磷脂分子的烃链尾部的摆动)、围绕自身轴线的旋转、侧向的扩散运动以及在脂双层之间的跨膜翻转。22.膜脂具有的特性是()。A.疏水性B.亲水性C.双亲性D.水解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生物膜中所含的磷脂、糖脂和胆固醇都有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双亲分子。在其分子中既有亲水的头部,又有疏水的尾部。膜脂质分子的双亲性是形成脂双层结构的分子基础。23.肝脏中与含
13、羟基、羧基毒物结合并解毒的主要物质是()。A.硫酸B.甘氨酸C.谷氨酰胺D.葡萄糖醛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凡含有羟基、羧基的毒物或在体内氧化后含羟基、羧基的毒物,其中大部分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无毒或毒性较小且易于溶解的化合物,然后从体内排出而解毒。24.下列关于酶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催化效率高B.专一性强C.作用条件温和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只有结合酶才具有辅因子,单纯酶仅含蛋白质,不含辅因子,但仍可参与催化反应。ABC三项,酶的特点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专一性或特异性;可调节性;不稳定性;作用条件温和。25.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原因是(
14、)。A.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C.酶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酶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使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这是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根本原因。26.全酶是指()。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B.酶的无活性前体C.一种酶抑制剂复合物D.一种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的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结合酶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有机小分子和金属离子称为辅助因子。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都没有催化活性,只有两者结合成完整的分子时,才具有活性。这种完整的酶分子称为全酶。27.同工酶的特点是()。A.催化同一底
15、物起不同反应的酶的总称B.催化的反应及分子组成相同,但辅酶不同的一组酶C.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D.多酶体系中酶组分的统称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28.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B.通常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C.通常一种辅助因子只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BC两项,通常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酶结合,成为一种特异性酶,但一种辅酶往往能与不同的辅因子结合,
16、构成许多种特异性酶。29.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影响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B.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pH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酶的稳定性,使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但不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酶反应介质的pH可影响酶分子的结构,特别是活性中心内必需基团的解离程度和催化基团中质子供体或质子受体所需的离子化状态;也可影响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程度;在特定的pH条件下,酶、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状态,最适宜于它们相互结合,并发生催化作用,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这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30.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
17、酶的作用属于()。A.竞争性抑制B.不可逆抑制C.可逆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属于不可逆抑制,它能专一地作用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使其磷酸化而破坏酶的活性中心,导致酶的活性丧失,结果胆碱能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过多的乙酰胆碱蓄积导致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表现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死亡。31.糖酵解是在细胞的()进行。A.线粒体基质B.胞液中C.内质网膜上D.细胞核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糖酵解途径是指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又称糖的无氧分解。糖的无氧分解在胞液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
18、成丙酮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还原成乳酸。32.丙酮酸羧化酶是以下哪个途径的关键酶?()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D.血红素合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糖异生是指体内从非糖类物质(如甘油、丙酸、乳酸、生糖氨基酸等)合成葡萄糖的代谢,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过程。此过程中的关键酶有葡萄糖磷酸酶(肝)、果糖二磷酸酶以及由丙酮酸羧化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激酶组成的“丙酮酸羧化支路”。这个过程主要在肝脏和肾脏中进行。33.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A.葡萄糖-6-磷酸酶B.磷酸化酶C.葡聚转移酶D.脱支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糖原在糖原磷酸化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反应(需要正磷酸),从糖原分子的非还原
19、性末端逐个移去以-1,4-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生成葡萄糖-1-磷酸,这是糖原分解的主要产物,约占85%以上。而在分支点上的以-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则在-1,6-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游离的葡萄糖。34.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A.CO2H2OATPB.乳酸C.丙酮酸D.乙酰-CoA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有氧氧化途径是指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又称糖的有氧分解。35.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乙酰-CoA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乙酰-辅酶A在体内能源物质代谢中是一个枢
20、纽性的物质。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乙酰-辅酶A汇聚成一条共同的代谢通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经过这条通路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用以ATP的合成。乙酰-辅酶A是合成脂肪酸、酮体等能源物质的前体物质,也是合成胆固醇及其衍生物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质。36.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A.调节动物机体的酸碱平衡B.在动物肌肉中贮存磷酸肌酸C.满足动物机体大部分的ATP需求D.在动物缺氧时迅速提供所需的能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糖酵解途径是指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能为动物机体缺氧时迅速提供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当动物在缺氧或剧烈
21、运动时,氧的供应不能满足肌肉将葡萄糖完全氧化的需求。这时肌肉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糖的无氧分解过程随之加强,以补充运动所需的能量。37.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A.NADPHHB.NADC.ADPD.CoA-SH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磷酸戊糖途径中产生的还原辅酶NADPHH是生物合成反应的重要供氢体,为合成脂肪、胆固醇、类固醇激素和脱氧核苷酸提供氢。NADPHH对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正常含量,保护巯基酶活性,维持红细胞的完整性也很重要。38.呼吸链的组成成分不包括()。A.CoQB.不需氧脱氢酶C.CoAD.铁硫中心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线粒体内
22、膜上排列着一个有多种脱氢酶以及氢和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也称呼吸链。呼吸链的组成有:不需氧脱氢酶、辅酶Q(CoQ)、铁硫中心和细胞色素等。39.肝脏中的生物转化作用中,最重要的方式是()。A.结合及还原B.氧化及还原C.氧化及结合D.氧化及水解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肝脏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肝脏中的生物转化作用有结合、氧化、还原、水解等方式,其中以氧化及结合的方式最为重要。40.生物体内“通用能量货币”是指()。A.ATPB.UTPC.GTPD.CTP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TP是自由能的直接供体,它的作用犹如货币一样在体内使用和流通,因此,人们将它形象地称为“通用能量货币”。41.葡
23、萄糖和脂肪酸分解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A.丙酸B.乙酰-CoAC.琥珀酰-CoAD.-磷酸甘油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乙酰-CoA不仅是糖有氧分解的产物,同时也是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的产物。因此,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的最终代谢通路。42.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葡萄糖B.酮体C.胆固醇D.草酰乙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持续的低血糖(饥饿或废食)导致脂肪大量动员,脂肪酸在肝中经过-氧化产生的乙酰-CoA缩合形成过量的酮体。43.胆固醇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前体分子?()A.辅酶AB.泛醌C.维生素AD.维生素D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胆固醇是维生素D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兽医 水生 物类 动物 生物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