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场建设项目建设地区概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体育场建设项目建设地区概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体育场建设项目建设地区概况1.1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县位于*省*市西南部,东临*区、*县,南界*市*县、崆峒区,西接*自治区*县,北靠*。界于北纬3527至3616,东经10644至10736之间。南北长91.24公里,东西宽78.3公里,土地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9万亩,人均1.5亩。境内山川塬兼有,以山地居多,占总耕地的68以上。(二)自然条件*古属雍州,秦属北地郡,位于黄河中游、泾水以北的黄土高原,为华夏古土。各代均在此在封署设置,委官牧民。西汉初年,北地郡分设安定郡,所辖21县,临泾县是其中之一,北魏时置原州(辖今*、*和*的*、固原一带),唐时筑临泾城,为临泾
2、县治,唐末和宋代原州治置此,后又成为*州的州治。明初*州改县,临泾县被废,民国初年,*县被划分为五区。1935年县城设临泾镇。1983年,设临泾乡。*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陇东黄土高原,区位偏僻。公路作为唯一的交通运输形式,在国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交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2013年县内公路1184公里/112条,其中国道(G309线)44公里/1条,省道(S303线41.8公里、S319线92公里)135.8公里/5条,县道1068公里/110条,乡道221.89公里/11条。乡村道路1551公里,其中农二级以上砂路611.5公里。按技术等级:3条179.8公里国、省道,均
3、为新建的三级油路,路况良好,桥涵及防护设施配置较为完备;21条462公里县乡公路中,三级油路100.75公里,四级油路15.76公里,三级砂路129.45公里,四级砂路151.31公里,等外路54.82公里。全县19个乡镇均通等级路,通公路率100%。13个乡镇通油路,通油路率为68.4%。45个行政村通油路,行政村通油路率21%。全县公路密度为18.34公里/百平方公里。(三)行政区划*县辖7镇12乡。即*,下辖215个行政村、1991个自然村。(四)人口民族*县总人口51.98万,其中,农业人口约48万,少数民族6个,包括回族、维族、蒙古族、撒拉族、藏族、赫哲族,共51户241人。(五)资
4、源环境*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黄花、油料、药材、花椒等;杏子、苹果、西瓜、桃、枣、梨、核桃等果品久负盛名,尤以黄花、杏子为最。黄花菜品类繁多,风味独特,产量居全国第二。畜产品以皮张、羊毛、羊绒等比较有名。石油及矿产资源丰富,中石油华北分公司和长庆石油公司于2006年开始钻探开采,2013年审批原油生产井场60个、井位164口,新打油井95口,累计达到252口,生产原油 25万吨,争取到各项涉油税费和支地资金3941万元。(六)气候条件*地处内陆,因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及大气环流影响,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10
5、mm左右,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年降雨量最多的年份量达到621.5mm(2003),降雨量最少为311.1mm(1972)。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均降水总量的61左右,水面年蒸发量平均1511.6mm,陆面蒸发量1500mm。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50.0h,最多2488.1 h(1965年),最少1895.2 h(1988年)。年平均气温7-8,最高9.3(1998年),最低6.9(1967年),极端最高气温38.0(1997年),极端最低气温-26.5(1991年)。7月份为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1.6,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6.8。年平均无霜期150-160d。干旱、霜冻、暴
6、雨为主要天气灾害。1.2社会经济条件(一)县区经济*县按照“南牛北羊、原区瓜菜、川区蔬菜、山区草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果畜菜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形成了屯字塬优势苹果,平原塬瓜菜,茹河、洪河川区设施蔬菜,北部乡镇黄花,杏子、饲草、药材、小杂粮生产基地的产业化格局。杏子:加快优质杏子基地建设,壮大龙头企业,提高杏产品加工能力,新增新产品加工和保鲜生产线。目前,全县杏制品企业已发展到110户,年产杏制品16000吨,产值1.1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开发的杏系列产品有杏肉、杏脯、甘草杏等三大类20多种,先后荣获国内国际26项大奖。苹果: 2013年,全县新栽苹果6.02万亩,新建千亩示范
7、点16处,苹果留存12.5万亩;以平泉原瓜菜和茹河川区设施蔬菜为重点,新增设施蔬菜450亩,新建水泥骨架大棚510座,全县川区共有设施蔬菜787座,种植瓜菜15.7万亩,实现收入2.8亿元。黄花:培育优质品种,组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实施产业化经营,全县留存面积现已达到24.76万亩,年产干菜6000吨,产值4200万元,人均黄花收入90元,年加工销售能力4000多吨,出口创汇200多万元;草畜:建立肉牛繁育地和秸秆养羊示范基地,扩建现有牛、羊肉生产线,新建苜蓿草系列产品加工厂。全县饲养量现已达到61万个羊单位,规模养殖户达到5000户,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草地留存面积达50万亩;借助市场
8、拉动,新建各类养殖规模点55个,新增规模养殖户650个,种草25.3万亩,畜牧业收入达到2亿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50元。2013年生产总值完成18.98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07亿元,增长69.1;财政大口径收入完成1.2亿元,增长31.8,小口径收入8177万元,增长3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8元,增长24.6%,农民人均纯收入2179元,增长17%。(二)社会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1999年,全县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2013年各级各类学校达到349所,教职工5753人,在校学生10.8万人
9、,占全县总人口的20%,每年向全国各地输送大、中专学生2000人左右,教学质量一直位列省市前列。全县有40所中小学建起了微机室,拥有计算机1416台。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全县345所中小学。2013年又投入资金600多万元,20所初中以上学校建起了电子备课室,接入了互联网;300多所小学配备了900多套教学光盘播放设施,顺利实现了“初中以上学校教师备课电子化”和“小学教学光盘播放设施进班级”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全县共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2万人,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达31人,再现了教育大县的光辉形象。此外,*县又以文化大县闻名遐迩。周铜剑、秦诏版国内稀有,书画之乡美名远扬,民间艺术古朴典雅,尤其剪纸、刺绣引人注目,倍受国内外朋友青睐。临泾乡农村妇女祁秀梅是享誉海内外的剪纸艺术大师,其作品被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人民收藏。(三)旅游资源*县历史悠久源长,文化积淀浓厚,境内自然景观风格特异,历史文化遗址留存较多。全县境内共有带传奇色彩的名山30多座,有考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36处,寺庙祠堂遗址69处,出土文物500余件,有天然池湫泉潭28处。目前已形成以潜夫山森林公园为中心,屯字塬“三池”(翟池、太阳池、白马池)为重点,其它名胜古迹点缀其中,东与*北石窟寺相接,北与*沙湖毗连,西与*崆峒山接界的旅游线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