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及其危害(完)描述.ppt





《核辐射及其危害(完)描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辐射及其危害(完)描述.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辐射及其危害,辽宁大学 关 伟 教授 博士生导师,目 录,一 核辐射,二 核辐射危害,三 历史重大核泄漏事故,四 日本福岛核泄漏,五,核辐射与核泄漏的防护措施,一.核辐射,(一)概念,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原理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其过程即放射性元素不断地发生衰变反应,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并放出辐射。,正常情况下,只要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的标准,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核辐射标志,(二)放射性元素,1.概念 由核电荷数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2、。 同一放射系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出射线时,原子核从不稳定向稳定转化,这叫衰变。 自然界中有铀放射系、锕放射系和钍放射系三大天然放射性元素系。 分类: 放射性元素,人工放射性元素,天然放射性元素,2.天然放射性元素 (1)概念: 从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射线,这种性质叫做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天然同位素叫天然放射性元素。它们是钋(Po)、氡(Ru)、钫(Fr)、镭(Ra)、锕(Ac)、钚(Pu )、钍(Th)、镤(Pa)和铀(U)。 Po放出1个粒子而变成了206 Pb即铅的一种同位素。粒子带有极高的能量,穿透力却很弱,一旦碰到介质后就会迅速释放掉能量。对于人体而言,由于皮肤的存在,所以体外接触粒子
3、并不会有严重后果。但如果摄入体内,则会造成极大的放射性伤害,即急性放射综合症(ARS)。 (2)用途: 用作核燃料,如铀235、铀233和钚239。 用作中子源,如钋210-铍中子源、镭226-铍中子源。 用于医疗,如镭或氡用于治疗癌症。人工放射性元素主要用作示踪、辐射和衰变能的利用等。,3.人工放射性元素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如用反应堆生产)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做人工放射性元素。在一千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中,绝大部分是人工放射性元素。 (2)用途: 金属锝及其合金在低温下是超导体,可用于火箭、计算机和受控热核反应装置中。 钷147是理想的示踪原子,可用作纯放射源,用钷制成的荧光物可用于航标
4、灯,钷也是制作核电池的燃料之一。 钚239可用作核燃料。 其他超铀元素的应用有放射性示踪剂、核热源、核电池和中子源等方面。,(三)三种射线,核辐射主要是、三种射线: 1.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2.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3.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四)常用辐射单位,现在核辐射应用最多的物理
5、量是剂量当量,单位:希沃特(Sv)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在辐射防护中引进了一些系数,当吸收剂量乘上这些修正系数后,就可以用同一尺度来比较不同类型辐射照射所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产生机率,这种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剂量当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二.核辐射危害,(一)不同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一次小于100毫希沃特(mSv)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无影响。 2.一次10002000毫希沃特,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 3.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0.03毫希沃特辐
6、射。 4.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0.5-1 毫希沃特。 5.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希沃特,公众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1毫希沃特。 6.一次性遭受4000毫希沃特可能会致死。,短时大剂量辐射的医疗反应,(二)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急性核辐射损伤,慢性核辐射损伤,胚胎与胎儿的损伤,远期效应,后遗症问题,遗传效应,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1.急性核辐射性损伤 照射剂量超过1Gy(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损伤; 剂量低于1Gy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状; 剂量在1-10Gy时,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 剂量在10-50Gy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症状,若不
7、经治疗,在两周内100%死亡; 剂量在50Gy以上出现脑损伤为主症状,可在2天死亡。急性损伤多见于核辐射事故。,2.慢性核辐射损伤 全身长期超剂量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局部大剂量照射,可产生局部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内障等。慢性损伤常见于核辐射工作的职业人群。 3.胚胎与胎儿的损伤 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辐射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升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中,白血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为高。,4.远期效应 在中等或大剂量范围内,核辐射致癌已为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在
8、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细胞严重下降,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 5.受核辐射污染后的后遗症问题 受辐射污染后6个月,会发生的机体变化,包括晶体浑浊、白内障、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受影响导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损出现造血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各种癌症。 6.遗传效应 亦会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等问题。,三.历史重大核泄漏事故,1.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
9、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事故发生20天后,核反应堆中心的温度仍然高达摄氏270度。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10倍于联合国作出的官方估计,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2.前苏联“K19号”核潜艇漏气事故 1961年7月4日,苏联海军最富核威慑作用的“K19号”核潜艇在挪威沿岸北大西洋海域举行秘密军事演习时艇身密封装置突然发生漏气现象,反应堆过热,经过抢修,所幸未发生爆炸。,事后几天至数周内,共有8名水兵牺牲,还有14人回国不久后死去。,3.美国加卡平地核事故 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在巴纳贝利核实验过程中,美国内华达州加卡
10、平地地下一万吨级当量核装置发生爆炸,实验之后,封闭表面轴的插栓失灵,导致放射性残骸泄漏到空气中。现场6名工作人员受到核辐射。,4.巴西戈亚尼亚铯-137事件 在巴西的大城市戈亚尼亚,发生过 一起放射性事故,可评判使用放射 源的恐怖行动可能发生的后果。,一家私人放射治疗研究所乔迁,将铯-137远距治疗装置留在原地,未通知主管部门。两个清洁工进入该建筑,将源组件从机器的辐射头上拆下来带回家拆卸,造成源盒破裂,产生污染:14人受到过度照射,4人4周内死亡。约112000人接受监测,249人发现受到污染。数百间房屋受到监测,85间发现被污染。,5.捷克斯洛伐克Bohunice核事故 1977年,捷克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辐射 及其 危害 描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