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转转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转转【内容摘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针对搭建有效平台,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反思,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能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反思”是一种思维方式。反思活动既然可以促进教育教学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那么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反思能力对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培养反思能力,鼓励学
2、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定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同时提出,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可见,反思是学生学习运用数学知识、改进学习方法的一项重要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我选
3、择了“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一、搭建有效平台,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1、质疑课题时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有反思的机会。创设质疑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内驱力,激活思维,促使学生自觉地去探索问题,解答疑难,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请学生反思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最后归结为“这些图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面积公式”。然后出示一个圆,请学生尝试推
4、导面积公式。通过我的指导和自主尝试,学生发现“同样可以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面积公式”。此时,我再次请学生反思以前推导过程与今天推导过程的异同,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的只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最后,再让学生对这种“近似推导”的合理性进行适度反思。可以说,这里的反思既有对之前学习策略的反思,又有对当前学习策略合理性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质疑能力。质疑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反思,而且能促使学习主体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2、纠正错误时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如何把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呢?一个重要
5、的方面是让学生改错时进行反思,让他们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这次出错改错,你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对症下药,不但知识得到落实,好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反思中逐渐养成。以前我的一个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答句中的单位老是出错。如:“这本书需要多少钱?”他总是回答:“这本书需要 10 钱。”一次批改作业时,我把他叫到身边:“你今年多大?”“9岁”。“不,应该说你今年 9 大。”我故意说。这家伙立即给我纠正:“不,应该 9 岁。”我不动声色,又如法炮制了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我家到学校大约有 3 千米。”“不,应该说我家到学校大约有 3 远。”“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
6、。这时我把作业本递给他。他一看,吐了一下舌头,立即转身订正去了。如今,他已改掉了这个错误。这个学生所犯的错误正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我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调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学习中的错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经历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3、作业反馈时反思当我们批改完考卷或作业时,不要急于评讲,而应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针对做错的题,从两个方面写出反思:一方面,写出自己当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等进行质疑、探索,找到错误的根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改变角度,重新审视问题与方法,写出经过反思后的答案。考试的反思一般写在试卷上与错题相对应的空白
7、处,作业错题的反思写在作业纸右边预留的地方,并且用另外一种颜色的笔书写,以便老师再次收上来阅览。学生的反思写得好,答案正确的,给学生加分、表扬,以激励学生写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把反思的结果写成“反思日记”。我们根据学生的反思日记,进行方法上的指导、疑难问题的解答、反思质量的评价。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能自觉反思,最终养成反思的习惯。二、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1、相互反思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反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小组汇报的质量。因此,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巡视,针对不当的结论应提醒学生适时反思。2、自我反思(1)自我提问 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有其他方法
8、做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等自我提问,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2)自我评价 例如,我们可以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做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等等;订正时,多想想“我这题错在哪里?”等等。自我评价应该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最主要、最经常的评价方式,组织有效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有助于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在学习上能“瞻前顾后”,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模式逐渐成
9、为学习的主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的发展虽然有所不同,但每个学生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收获,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反思看到自己的收获,并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一个会反思的学生,才能不断去小结自己,才能去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养成,不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对学生的后续的发展更具深远意义。每次的反思仅是一种学习的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反思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参考文献】1、樊丰富:反思活动与学生的学习,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编辑部内部资料 2002 第 1期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1 版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第 1 版4、刘爱伦:思维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