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4 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细则.doc
《3014 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14 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细则.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100P09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0142017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etailedruleforthesystemofscreeningforandeliminationofindustrycommerceandtradehiddenrisksofworksafetyaccidentsofconstructionenterprise2017 - 10 - 10发布2017 - 11 - 10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014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本
2、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锡庆、李印、潘峰、栾启亭、张英明、姜经文、刘超军、宋超、肖华锋、刘锦、于科、王洪林、陈炳利、刘振亮、邓玉明、张鹏、张健健、石剑、王鹏、曹延东。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遵照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企业编制建筑施工
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据。本标准旨在强化企业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规范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行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效果、持续改进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其他类别施工企
4、业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GJ 5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5063-2016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规程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3-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基本要求4.1 成立机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应分别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牵头的覆盖各部门、各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研究、统筹、
5、协调、指导和保障等工作。4.2 组织培训应将隐患排查治理的培训纳入安全培训计划,按照公司、项目和班组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4.3 全员参与4.3.1 企业各职能部门、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覆盖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4.3.2 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要和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定期检查、抽查巡查及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确定等工作相结合。4.4 运行考核企业应建立健
6、全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制度,对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进行目标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5 隐患分级与分类5.1 隐患分级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5.1.1 一般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5.1.2 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建筑施工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下列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a) 未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施工的;b)
7、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未论证或未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的;c) 违反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d) 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e)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坍塌等危险的场所,且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以上作业,存在不能立刻排除整改的隐患;f)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5.2 隐患分类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施工现场类隐患等两大类,DB37/T 2883-2016第6.2条款的内容适用于本条款。6 工作程序和内容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6.1.1 基本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
8、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项目清单。6.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进行编制。至少应包括:a) JGJ 59第3.1条的内容;b) 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c) 工程承包合同、劳动合同;d) 工程项目安全报监、施工许可证;e) 隐患排查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参见附录A。6.1.3 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
9、:排查范围(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参见附录B。6.2 制定排查计划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等。6.3 隐患排查6.3.1 排查类型建筑施工企业常用的隐患排查有以下方式:a) 日常隐患排查;b) 综合性隐患排查;c) 专项隐患排查;d) 季节性隐患排查;e)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f)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g) 复工前隐患排查。6.3.2 排查要求隐患排查应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做到定期排查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10、及时收集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落实隐患整改措施。6.3.3 组织级别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至少应包括企业、项目部、施工班组(包括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作业人员四个级别。a)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施工班组级、作业人员;b)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c)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按照专业类别划分;d)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e)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f)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级;g) 复工前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项目部、施工班组。6.3.4 排查周期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法律、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014 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细则 建筑 施工 企业 隐患 排查 治理 细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