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资料(2021-2022年)0104027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doc
《专题资料(2021-2022年)0104027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资料(2021-2022年)0104027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041017)。陈艳莹 张国峰(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116023)摘要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技术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模型中,处理技术进步的方式会对相应的环境政策产生直接影响。当技术进步是由投资驱动的内生变量时,依据外生技术进步假定得到的最优环境政策必须从投资效应和收益率效应两个方面加以修正。关键词 内生技术进步 可持续发展模型 环境政策1 引言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无论是生态意义上的狭义可持续发展,还是以效用衡量的广义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途径上均取决于经济系统的技术水平1 。尽管许多研究表明,
2、利用可持续发展模型得出的最优环境政策对技术参数最为敏感2 3 ,多数理论分析却一直将技术进步作为独立于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这显然降低了相应政策建议的实际有效性4 5 。事实上,正如新经济增长理论所揭示的那样,技术的发展是各种经济变量作用的结果,具有引致性或内生性。当将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引入可持续发展模型时,分析结果会明显不同于外生技术进步假定下的结论。本文将通过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模型,说明技术进步的内生程度对最优环境存量水平的影响,并对如何修正现有环境政策提出建议。2 技术进步具有内生性质的可持续发展模型2.1 模型的基本假设假定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最终产品。生产函数为: (1.1) (1.
3、2) (1.3)其中,Y(.)和H(.)是规模收益不变的函数。A可以视为由环境质量N决定的全要素生产率。K指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所有与环境资源无关的资本品。Z 是效率意义上的自然资源投入量。h是对实际自然资源投入量P起放大作用的技术知识,由两部分构成:h1为通过投资研发活动所获得的内生知识存量,获取这类知识的单位成本为q;h2 为外生的技术进步提供的知识存量,以不变的比率 增长。这两种技术资本在生产中的相对贡献分额决定了该经济技术进步的内生程度。经济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可以表述为: (2)当经济活动中使用的自然资源以及排放的污染物总量P 超出生态系统自身的更新能力E(N) 时,环境质量会随
4、时间推移逐步恶化,反之则会得到改善。假定效用取决于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和环境的质量。效用函数为: (3)其中,c为人均消费量,参数 和 分别代表跨时替代弹性和环境偏好因子。从经济角度,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跨期效用最大化5,即 (4)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减少自然资本存量的前提下,经济能够保持非递减的效用路径。如果经济的产出最终只用于消费C、形成新的资本 和新的知识 ,那么由(2)式和(4)式可以解得: (5) (6)2.2 模型的稳定状态当经济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环境质量和污染水平是稳定的,产出、消费、非自然资本和知识存量等所有经济变量将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即: (7) (8)如果h2 0 ,经济增长是外生
5、的,g将等于外生技术进步的增长率 ,因为环境资本的引入并没有改变索洛模型所揭示的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的性质。但当h2 = 0时,由于所有的知识存量都可以由投资驱动的内生技术进步获得,经济增长是内生的,增加投资将使经济获得更高的增长率。 设 为非竞争性的环境资源N的产出弹性, 为有效自然资源Z的产出弹性, 为总知识存量h相对于内生知识h1 的产出弹性。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则资本K的产出弹性为1- ,外生知识h2在总知识存量中的贡献分额为1- 。将K和h1的总量定义为人造资本M,根据(6)式可以得到人造资本的收益率rM: (9)其中, 。 当 1时,生产所用的技术主要是外生的,人造资本与外生技术之比
6、上升(M/ h2增加)将降低人造资本的收益率rM。当 =1时,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此时人造资本的收益率只取决于环境质量和污染水平。效用最大化所要求的长期收益率ru为: (10)总产出中消费所占的份额为: (11)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12)综合(6)、(10)和(11)可以得到环境资本投资的长期收益率rN: (13)(9)、(10)、(11) 、(12)和(13)式刻画了模型的稳定状态。如图1所示,当 1时,经济增长是外生的,通过上述四式能够解出最优的收益率r、最佳环境质量N和自然资源消耗量P,以及最优的人造资本与外生技术比M/ h2。而当 =1时,不存在M/ h2,经济增长率g成为内
7、生变量。rN rNPN E(N)gNP*N*g*r*rN ru rNPN E(N)gN gN*P*r*a.b.图1 技术进步具有内生性质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稳态解3 技术进步的内生程度对环境政策的影响3.1 投资效应假定经济A的技术进步不具有内生性( ),而经济B的技术进步部分是内生的( )。由(11)、(13)式可知,在其他参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经济B的消费-产出比低于经济A,在每一环境水平上,投资于环境资本的收益率也较低( )。如图2所示,经济B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最佳环境存量低于经济A。如果两个经济的初始环境存量都处于非最优水平N0,那么显然经济B在改善环境上所需付出的努力要小于经济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资料 2021 2022 0104027 技术进步 生性 可持续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