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一).doc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一).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注公众号【高中语文:gzyw11】,即刻获取更多资料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一)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战国策史记; 2、掌握三篇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及其用法、虚词、特殊句式,举一反三; 3、熟悉作品,借鉴其人物塑造手法。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
2、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西汉末刘向编
3、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
4、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司马迁及史记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对后世影响巨大。司
5、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
6、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字词汇总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了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4、阙秦以利晋“阙”同“缺”,损害5、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6、秦伯说,与郑人盟/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通“悦”,高
7、兴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欺侮8、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返回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恐惧10、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堂11、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12、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13、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14、成五采 “采” 通“彩”,色彩15、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使进入16、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1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1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19、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20、不者,若属皆且为
8、所虏 “不”通“否”,否则一词多义1、发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2、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所以 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特意3、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作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替、给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君王为人不忍 做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中4、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
9、阳 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5、就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5、军 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 名词,军营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 辞别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7、意 然不自意 料想、意料、估计其意常在沛公也 心意、意图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 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9、举杀人如不能举 副词,尽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动词,举起10、胜 沛公不胜杯杓 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 副词,尽。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夜:在晚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向东进兵北略地 北:向北函封
10、之 函:用盒子秦兵旦暮渡易水 旦暮:在早上、在晚上箕踞以骂曰 箕:像簸箕一样头发上指 上:向上 持剑盾步走 步:靠脚步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的翅膀一样(2)名词动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 与郑人盟 盟:订立盟约 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朝服:穿朝服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范增数目项王 目:用眼睛看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2、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动用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变厚,变薄刑人如恐不胜 胜:用尽酷刑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2)形容词名用越国以鄙远 远:远方的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