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简答题(14页).docx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简答题(14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简答题-第 14 页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 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Y=C+I+G+(X-M)。3. 收入法: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是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看,也就是从企业生产成本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4.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5.
2、 国内生产净值:指一个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6. 国民收入:指狭义的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7. 个人收入: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就得到个人收入。8.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9. 名义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10.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11.
3、GDP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12.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时的产出。13.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14.储蓄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也会增加的这种关系叫做储蓄函数15.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的一单位所引起的消费量的增量。16.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17.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18.平均储蓄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19.投资乘数:指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比率。20.政府
4、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21.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22.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23.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是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24.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25.IS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26.流动偏好陷阱:当利
5、率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下降,或者说债券等 资产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债券等资产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很小,但可避免债券等资产价格下跌时的风险。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27.货币的交易需求:出于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的货币需求。28.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指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需求。29.货币的投机需求: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30.LM曲线:是这样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并且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31.凯恩斯区域:当投机需求曲
6、线为水平时,LM也会出现一段水平区域。此时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有效。32.古典区域:当利率很高时,投机需求为零,LM会出现竖直区域,此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33.需求管理:是指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34.供给管理:是指通过从总供给角度对劳动力、工资、价格、产量增长等的管理与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35.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36.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
7、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37.功能财政: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一目标实现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38.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39.货币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单位的基础货币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40.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和银行体系的储备之和。41.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4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43.公开市场业务:指
8、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44.失业:凡符合法定条件,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45.摩擦性失业: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短期、局部性失业。46.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劳动力不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造成的失业。47.周期性失业:指由于需求不足所引起的短期失业,凯恩斯称为非自愿失业。它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48.充分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49.自然失业率: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50.奥肯法则:每降低1%的失业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会提高2%。51.通货膨胀
9、: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5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53.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产量的增加,可以用来表示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总产量的增加。54.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经济活动的扩展,接着是进一步扩张。55.均衡增长率:也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WG),是指在储蓄率s和资本产出比率v为既定的条件下,为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产出增长率。WG是由储蓄率和厂商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决定的。56.实际增长率:是指实际上实现了产出增长率,它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57.绝对
10、优势: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58.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即具有比较优势。59.国际收支:是指在某一特定,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60.净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加以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61.产业内贸易:它是指属于同一部门的商品的交易。简答题:一. 在计算GDP时,必须注意哪几个问题?答:1.GDP的核算是以一定时间为条件的2.在计算时不包
11、括中间产品产值3. 劳务服务要按其所获得的报酬计入GDP总值中4.有些支出项目不应计入GDP5. 避免重复计算6.销售上一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取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7.与生产无关的收入不计入内8.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不能算作接受者的收入。二. 为什么购买公司证券得到的利息要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却不计入GDP?答:这是因为:(1)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如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人GDP。 (2)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
12、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利息常常被看作是利用从纳税人身上所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三.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四. 为什么间接税应计入GDP?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东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
13、入GDP。五. 能否说,生产的产品多卖出一些或减少一些,GDP会有变化?答:不能,GDP核算的是生产的而不是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只要是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都按市场价值计入GDP,多卖一些或少卖一些不会影响产出值的变化,因而对GDP的数值没有影响。企业生产出来而未销售出去的产品是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的。所以说,产品多卖一些或者少卖一些,对GDP的数值没有任何影响,只会影响存货投资的多少。六. 为什么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答:由于GDP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它等于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一国GDP的变动往往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
14、的变动,二是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化,当然,二者也常常同时变动。为了弄清GDP变动究竟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必须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计算各年的GDP时都按同一年的价格即不变价格计算,就排除了价格变化对衡量总产出的干扰,从而使实际GDP真实地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化,也使不同年份总产出的比较的准确程度大为提高。七.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大于0而小于1?答:八. 简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答: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恒等于收入。即Y=C+S 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15、,但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 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即APC+APS1,MPC+MPS1。由此可见,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只要有一个被确定,另一个就会随之被确定。九. 乘数效应发挥作用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答:乘数效应的发挥以社会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为前提;同时社会中大部分资源闲置但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乘数效应的发挥也要受到限制;再有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独立程度以及货币供应量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也会制约乘数效应的发挥。十. 资本边际效率为什么递减?答:1.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
16、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2.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十一. 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种。一是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交易需求是指为应付日常交易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它根源于收入和支出的不同步性。二是预防需求,指为了防备意外支出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它根源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由于都是收入的增函数,常总称为交易需求。三是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为了购买有利可图的债券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答题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