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一个月精选冲刺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内容之山水田园专项训练.docx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一个月精选冲刺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内容之山水田园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一个月精选冲刺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内容之山水田园专项训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内容之山水田园专项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岑参风暖日墩墩,黄鹂飞近村。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注】潘子,指潘岳。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景物描写入手,将触觉与视觉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和煦宜人的春日图景。B. 颔联运用典故,“潘子县”与“陶公门”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陶处士的赞美之情。C. 尾联在前三联写景状物的基础上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陶处士生活态度的认同。D. 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风格近于田园诗,与作者为人熟
2、知的边塞诗风差别较大。【答案】C【解析】略2. 新晴山月(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疏月:稀疏的月光。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即纺织娘。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_A. 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B. 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C. 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
3、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D. 作者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荷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一般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解答】B“比喻”错误,“怯风池荷卷”写的是荷花害怕风,这是拟人的手法。故B错误。故选B。3. 春日耕者 苏辙阳气先从
4、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紧扣“春日”二字,点明最先让人感受到春天气息的是松动的土壤。B. 为了赶早去春耕,老农半夜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展现了农民日常生活。C. “一尺”带有夸张意味,意在强调春日雨水充足,正是耕种的大好时机。D. 妻子和孩子前来田中探望和取悦农人,直接展现了农家春耕的紧张忙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
5、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解答】D“直接展现”错,应是“侧面表现”。故选D。4.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A. “春半”交代了村行的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B. 遍村柔桑,欣欣向荣。“过”写出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灵活现。C. 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诗歌充满了乡野情味。D. 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给人以味觉上的美感,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这类综合
6、考查诗歌的题目,涉及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解答】C应是戴蓑笠的牧童歌唱,穿裙子的农家少女窥视行人。故C错误。故选C。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6小题,共60.0分)5.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疏月:稀疏的月光。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即纺织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
7、全诗内容赏析。【答案】诗歌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或醉心山水的淡泊之情)。首联与颈联寓情于景,用极细微的笔墨,描写了月夜山林中高松、月影、荷卷、果落等幽美、静谧的景色;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留恋、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赏析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理解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由此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根据首联、颈联以写景为主,就要先把握诗歌的情景关系,据此来判断表达技巧。此处“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描写出山林中的自然景
8、色,描绘出一种清幽、自然的美景,突出自己对山林的喜爱,写出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首联和颈联都是写景的,分析情景关系就可以了解诗人如何表达的。情景关系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等。通过“高松”“疏月”“怯风”等词语可知,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寓到客观事物身上,这是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通过“爱”“苦吟”等字可以看出是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留恋、喜爱之情。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春雪晚晴出西村范浚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映堤。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下列对这首诗
9、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首句工于炼字,一个“犯”字从侧面写出道路难行,突出了诗人寻春之不易。 B颔联与“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样都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新旧交替的感悟。 C颈联上句写天快放晴之时白云如絮,下句写天放晴后落日如规,极富画面感。 D尾联着眼于近景,用“最怜”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C【小题2】【解析】(1)C“颈联上句写天快放晴之时白云如絮”理解错误。“快晴”意思是爽朗的晴天。选项中说“天快放晴”错误。 故选C。 (2)首联中能够起统领作用的词极有可能是“寻春”,我们试着通过全篇来
10、验证。首联中,“犯雪泥”是寻春之路,“鹁鸠啼”寻春所闻。颔联、颈联中“梅”“柳”“云”“江天”“日”等景色是寻春所见。尾联中“最怜”意即“最爱”,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寻春的感受。由此,可见,统领全篇的是“寻春”二字无疑。然后根据全诗逐联分析即可。首联写到春天听到了鹁鸠鸟的啼叫声,诗人踏雪寻春,展现出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颔联颈联是寻春所见之景,主要从视觉来写,凋谢的梅花仍然耀眼,柳枝暗黄,白云如絮等等,展现了初春景象的多姿;尾联写所感,诗人怜惜春天,伫立在桥边,杖藜横桥 ,若有所思。 答案: (1)C (2)全诗以“寻春”一词统领全篇。分析:首联写寻春之路和寻春所闻。作者冒着泥泞,踏雪寻春,并
11、从听觉角度写春天的鸟鸣,表现了春天的生机;颔联、颈联写寻春所见。从视觉角度写春色,残梅(或“残雪”)耀眼、杨柳染黄、白云如絮、落日如规,展现了初春景象的多姿多彩;尾联写寻春所感。“怜”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杖藜傍于横桥,描绘了诗人伫立桥边、沉醉于春景的形象,寄托了爱春惜春之情。(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