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测试三 文言文阅读整体训练.doc





《专题测试三 文言文阅读整体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测试三 文言文阅读整体训练.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测试三文言文阅读整体训练时间:90分钟分值:95分一、(2021河南上学期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琼至,即拜议郎。迁尚书令。琼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选,专用儒学文吏,于取士之义,犹有所遗,乃奏增孝悌及能从政者为四科,事竟施行。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门,后尚书张盛奏除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
2、宜改革。”帝乃止。出为魏郡太守,稍迁太常。和平中,以选入侍讲禁中。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特进胡广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赉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永兴元年,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住,举奏州郡素行
3、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永兴七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节选自后汉书黄琼传,有删改)【注】五侯:东汉桓帝时五名同时被封侯的宦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B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C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
4、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D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解析“赏赐之差”意为赏赐的比例。“赏赐”修饰“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爵不越德”意为封爵不超越其功德。“爵”作“不越德”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汉朝中央政府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任以官职,被任官职的人称为“孝廉”。B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所居住的地方,因所居住的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C二千石,文中指官阶等级。因官员所得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称之。D周公,是周
5、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助其夺取天下。解析A项,“汉朝中央政府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任以官职,被任官职的人称为孝廉”错误,汉朝由地方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琼屡召不就,勉强做官。他出身官员之家,官府连年征召他,他没有答应;公卿向朝廷推荐他,他前往京城途中因称病被弹劾,最后做了官。B黄琼提议革新,关注选才。他认为以儒学取士有弊端,提议增加选官科目,得以施行;他对张盛的提议不以为然,认为应该对人才进行查验。C黄琼刚强正直,反对滥赏。皇帝打算褒扬大将军梁冀,胡广等人附和,把梁冀捧
6、得很高,而黄琼提出理由,表示反对,朝廷采纳了黄琼的意见。D黄琼不附权贵,惩治贪腐。梁冀请托黄琼任用的人,黄琼都不用,梁冀被杀,黄琼却因自己师傅的恩惠而被封赏;他掌权后,下令惩治贪腐分子。解析D项,“黄琼却因自己师傅的恩惠而被封赏”错。原文“以师傅之恩”的意思是因黄琼是皇帝的师傅的恩惠。由此可知,是因为黄琼是皇帝的师傅的恩惠而被封赏,而不是因为“自己师傅的恩惠”。答案D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译文:_(2)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译文:_解析(1)得分点:“聘”,招请;“称”,符合;“慕”,
7、钦佩;“书”,信。(2)得分点:“擅”,独揽;“倾动”,动荡;“度”,估量;“匡”,挽救。答案(1)这以前,朝廷招请的处士大多名不符实,李固平日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2)不久宦官五侯独揽大权,朝廷内外动荡,黄琼自己估量个人力量不能挽救危局,便托谎说有病,不上朝管事。【参考译文】黄琼字世英,江夏郡安陆县人,是魏郡太守黄香的儿子。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府连年召请他为官,他都没有答应。永建年间,公卿都向朝廷推荐他,于是他和会稽郡的贺纯、广汉郡的杨厚一起都以公车征召进京。黄琼走到纶氏,又称病不再前进。有关部门弹劾他对朝廷不敬,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予以遣送,这才不得已上路。这以
8、前,朝廷招请的处士大多名不符实,李固平日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黄琼到京,当即被任命为议郎。改任尚书令。黄琼认为以前左雄所建议实行的举孝廉之法,专取儒学文吏,在国家取士用才方面还考虑不周,就上奏增设孝悌科及能从政者共四科,这事终于办成了。左雄上回建议选中的孝廉先在公府试用,又在端门审核,后来尚书张盛奏免此项。黄琼又上书说:“复核查验的实行,是为了澄清被选拔者的清浊,查验人才的虚实,这条措施不宜改革。”皇帝就停止了。他被调出京城任魏郡太守,不久改任太常。桓帝和平年间中选入侍讲禁中。桓帝元嘉元年,改任司空。桓帝想大肆褒扬大将军梁冀,使参与朝会的二千石以上大官会商颁赏礼仪。特予晋升胡广等人
9、,都同声称扬梁冀的功勋,认为其仪制赏赐,均应仿照周公,给予山川、土田和城邑等。黄琼独建议:“梁冀前些日子因为迎立皇上的大功劳,已经增加俸邑三千,同时他儿子梁胤也已加封。梁冀可以和邓禹相比,该给他四个邑的俸禄,赏赐的比例,类同霍光,使天下明白朝廷赏赐符合其功劳,封爵不超越其功德。”皇上采纳了他的话。梁冀引以为恨。桓帝永兴元年,转为太尉。梁冀前后多次托他任用的人员,他一个都不录用。即使有好人只要是梁冀所夸奖抬举的,他也不肯任用。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司空孙朗都因为阿附梁冀而被罢官,(皇帝)又一次任命黄琼为太尉。黄琼对皇帝有师傅之恩,又不肯阿附梁冀,于是封他为邟乡侯,享千户俸邑。黄琼以疾病在身
10、坚决辞让六七次,言语恳切动情,皇上便同意了。梁冀被杀后,黄琼居于首相之位,于是上奏天下往常有贪污罪行的十余人,海内人士从此寄希望于朝廷。不久宦官五侯独揽大权,朝廷内外动荡,黄琼自己估量个人力量不能挽救危局,便托谎有病,不上朝管事。永兴四年,因农民造反而被免职。永兴七年去世,时年七十九岁。赠车骑将军之位,谥号“忠侯”。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父亲去世),(守丧期满除服),五府俱(征召来授予官职),连年不(答应;接受)。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后以指此类官
11、署)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符合)望,李固(向来;从来就)慕于琼,乃以书(迎接,迎着)遗之。琼至,即拜议郎。(晋升或调动)尚书令。琼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选,专(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儒学文吏,于取士之义,犹有所遗,乃奏增(也作孝弟。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孝,善事父母。悌,善事兄长。这里指孝悌科)及能从政者为四科,事(终于;到底)施行。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审察;查核)之于端门,后尚书张盛(奏免)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审察核实)虚滥,不宜改革。”帝(副词。才)止。(出京任职)为魏
12、郡太守,(逐渐升迁)太常。和平中,以选入侍讲禁中。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赞扬推崇)大将军梁冀,使(临朝之时)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特予晋升)胡广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赏赐),以宜比周公,(赐给)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因为)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四县,赏赐之(次第;等级),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永兴元年,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征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夸奖抬举)者,亦不加命。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司空孙朗皆(因犯罪,触犯法律)阿附(罢官),复拜琼为太
13、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病)让封六七上,言旨(诚恳痛切),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住,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劳役)者十余人,海内由是(形容言论、行为一致)望之。寻而五侯(独揽权力),倾动内外,自(估量,推测)力 不能(帮助,救助),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永兴七年卒,时年七十九。(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车骑将军,(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曰忠侯。 二、(2021湖南张家界第一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
14、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
15、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侯赢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节选自后汉书范
16、式列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B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C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D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解析“之”是到的意思,宾语为“京师”,“道”是路上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D两项。“责让”是斥责、谴责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句意:他终于被
17、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师,路上在亭中住宿,盗贼们一道偷了他的马,不久他们打听到是孔嵩的马,就相互责备说:“孔仲山是善良之士,怎么可以偷他的东西呢?”故选B。答案B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B烈士,古义指有志于建功立业之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C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D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解析C项,“与文中举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错误。“辟”是中央官署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官,再向朝廷推
18、荐;“举州茂才”是由地方官推荐人才。故选C。答案C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式信守承诺,按时拜访老友。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前往。B范式接受重托,不负同窗之谊。范式与陈平子虽同窗却从未见过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将身后事情托付给范式,范式将平子视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儿。C范式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范式将平子的灵柩护丧完成后就哭着离去,后来有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范式受到三府征召,但他都没应召。D范式偶遇故友,为他深感惋惜。范式与孔嵩本是好友,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
19、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孔嵩,为他的处境感到惋惜。解析D项,“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与原文不符,原文“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意为“而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故选D。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译文:_(2)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译文:_解析(1)得分点:“期”,限定或约定的时间;“具”,通“俱”,全、都、详细;“以白”是“以之白”的省略,“元伯具以白母”(省略句);“设馔”,准备饮食。(2)得分点:“敕”,吩咐、命令;“以为”,认为;“佣”,雇用、受雇用;“竟”,完毕、完成。答案(1)后
20、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2)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他年少时到太学游学,当太学生,同汝南人张劭结成朋友。张劭字元伯。二人一道告辞回家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将回来,将去拜访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母亲说:“分开两年,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这么相信?”元伯回答:“巨卿是守信用的人,一定不会失约。”母亲说:“既然如此,我就为你酿酒。”到约定的那天,巨卿果然来了,到堂上拜见、喝酒
21、,尽情欢乐而别。后来范式到京师,在太学接受教育。当时太学生长沙人陈平子也一同在太学学习,与范式没有见过面,但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对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位有志之士,能够托付死后的事情。我死以后,可将我的尸体埋在范巨卿的门前。”接着裁剪白绢写了一封信,留给巨卿。平子死后,他的妻子根据他的话去做了。当时范式刚好回来,看了书信,见到坟墓,悲伤感动,对着坟墓作揖哭泣,将平子视作死友。于是他照料平子的妻子儿子,亲自护送平子的灵柩到临湘。距临湘还有四五里地时,他将平子在丝帛上写的信放在灵柩上面,哭着告辞离去。平子的兄弟知道以后,找范式找不着。长沙的佐理上计事务的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三公
22、府同时召他,他不应召。范式被州府举荐为茂才,经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他的朋友南阳人孔嵩,家中贫穷,父母年老,就改变姓名,受雇在新野县阿里当负责街道治安和打扫的差役。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而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他,叫声孔嵩,抓住他的手臂说:“您不是孔仲山吗?”对着孔嵩叹息,谈及过去的经历。范式说:“我受到国家的重用,当上州牧职位,而您身怀道术,隐藏自己,身处士卒之中,不也可惜了吗!”孔嵩说:“侯赢长期从事低贱的职业,晨门对管城门觉得快意。孔子想住在九夷的地方,不嫌九夷的鄙陋。贫穷是士人自然的事情,难道算鄙贱吗!”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