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汇总.docx
《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汇总.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2、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夫子喟 然 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来。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8.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谏逐客书1.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用蚕吃桑叶作比,指出昭王使秦成就帝业的句子是:“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3.谏
3、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太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这两句是:“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4.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这两句话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5.谏逐客书中,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6.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爱的原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 7.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8.在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
4、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民以殷盛,国以富强。9.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0.谏逐客书中,作者谈及导致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名声的原因两句是“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11.谏逐客书中,于秦的事实,用一连串排比句尽情铺写,给人以客卿之功绩说不尽之感;然后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一句作结,一放一收,恰到好处。1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1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5、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 谏太宗十思书(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句“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写出了团结他人与轻视他人会造成不同的结果。(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指出古代很多帝王守江山难的原因。(6)在谏太宗
6、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8)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9)谏太宗十
7、思疏中开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运用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推理,引出正题,浅显易懂。(10)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劝诫皇帝要不骄不躁,恪守职分,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句子是“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1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提出“十思”,其中劝皇帝不要放任纵欲的句子是“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答司马谏议书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3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5、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6、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8、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
9、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10、最后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要害,使其无言以对。六国论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他认为六国的最终灭亡,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兵不利
10、 ,战不善”,而是弊在赂秦。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暴霜露. 斩荆棘 ”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但他们的子孙对得来的土地却不太珍惜。3.苏洵认为,那些没赂秦的国家的灭亡也跟那些赂秦的国家有关,因为他们“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最终灭亡。4.苏洵认为,齐国没有贿赂秦国,结果“终继五国迁灭”,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5.苏洵认为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这是“用兵之效也 ”。而燕国“ 至丹以荆卿为计”,才招来大祸。6.苏洵对赵国开始的战略是很赞赏的,最初赵国曾与秦国交战五次,战绩是“二败而三胜”,但非常可惜的是“ 其用武而不终也”。7. 苏洵用精妙的比喻“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形象地批判了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