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_杜发春.docx
《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_杜发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_杜发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 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 杜发春 国外生态移民研究经历了从 “环境难民 /生态难民 ”到 “环境移民 ”再到 “生态移民 ” 的发展过 程。研究视野涉及环境史学、杜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生态学等学科,其研究方法亦有较明显的差 异 研究主题集中在生态移民合法性反思、生态移民后续生计、生态移民土地和环境问题、生态移 民文化变迁和冲突等方面。此外,西方学者还特别关注中国的生态移民,并与中国学界开展了一 些合作研究,认为在实施生态保护和移民过程中不应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 关键词:生态移民环境移民生态保护 作者杜发春,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中央民族大
2、学经济学院博士 研究生 地址:昆明市,邮编 650201。 近 20 年来,国内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中国的生态移民进行了大量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 果, 但总体来看,缺乏国际视野,理论方法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此与国内学界对国外生态 移民研究关注不够 有密切联系。本文拟通过对国外生态移民研究的英文文献进行梳理,从 国外生态移民研究的发展过程、学科差异、研究主题及其案例等方面做一些归纳总结,旨在为 国内学界提供一个生态移民研究的国际视野,也为深化国内生态移民研究提供参照与借鉴。 一、国外生态移民研究的发展过程 从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国外生态移民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美国植物生态学家考尔斯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
3、学基金项目 “ 西北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移民研究 ” ( 项目编号 : CHB MZ031)、 福特基金项目 “ 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研究 ” ( 项目编号: 1095-01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在收集文献资料和写作过程中 *得到福特 基金会北京办事处前坏境与发展项目官员白爱莲 (Irene Bain)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髙国荣博士、新疆大学 社会学系讲师曹谦等的帮助,特此致谢! 代表性的论文有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 关于内蒙古 S 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 析,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 5期,等等 ;代表性的专著有谢元嫒 :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
4、实践 :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 移民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等等。 仅有的几篇述评文章,也未给出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参见税伟、徐国伟等 :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世界地 理研究 2012 年第 1 期 陈勇:对西方环境 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年第 5 期 |徐军 华、李若瀚 .论国际法语境下的 “ 环境难民 ” ,国际论坛 2011 年第 1 期。 在相关英文文献资料中,西方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现象的使用词汇有所不同,主要有 ecological migrati n、 eC l gical resettlement,ecological disp
5、lacement,ecological reiocationecological removal fP ecological transmigration,这些词汇本身 有时被相互替换使用,表明西方学界对生态移民的具体界定是存在一定争议的。 109 民族研究 2014 年第 2 期 (Henry C. Cowles)。 1896 年,考尔斯以论文密歇根湖沙丘的植被演替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中,他研究了密执安湖周围不同年份沙丘的变化,提出了植被演替序列,最先将 “ 生 物群落迁移 (biological community migration)的概念导入生态学,从而奠定了群落演替 (生物
6、 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群落的彼此替代 ) 的理论基础。 1916 年,美国生态学家克莱门特 (Frederic E. Clements)将群落演替 ( community succession)划分为六个步骤,即裸露、迁移、 定居、竞争、反应、稳定,最后达到顶极群落 (climax community)。 作为植物生态学家的考尔斯 和克莱门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 “ 生态移民 ” 的概念,但他们已经注意到,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作为区域生态系统中的 “ 人 ” ,如果意识到继续在原地居住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就可能 被动或主动地进行人口迁移。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全球气候和环境的
7、急剧变化引发了大量的人口迁移,国外学术 界对此开展了深人研究,这标志着国外生态移民研究的真正开始。过去 30 年间,国外学界对 生态移民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经历了从 “ 环境难民 /生态难民 ” 到 “ 环境移民 ” 再到 “ 生 态移民 ”的过程。 (一)环境难民 /生态难民 “ 环境难民 ” 也可称为 “ 生态难民 ” ,两者没有严格区别,只是人们的使用偏好不同。但已有 文献显示, “ 环境难民 ” 已经被学界和政府部门广泛使用。 1976 年,位于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 究所研究员布 朗 ( Lester Brown)等人首次使用了 “ 环境难民 ” 一词。 1985 年,埃及学者、联
8、合 国环境规划署 ( UNEP)研究员埃尔欣纳维 (Essam El-Hinnawi)对环境难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 究,将 “ 环境难民 ” 定义为: “ 由于环境破坏 ( 自然的或人为引起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或严重 影响到其生活质量,而被迫临时或永久离开其家园的人们。 ”1993 年,英国著名生态学者、牛 津大学迈尔斯(NomianMyers)则把 “ 环境难民 ” 描述为: “ 由于干旱、土壤侵蚀、沙漠化、森林过 度砍伐和其他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 原来的家园不再能够获得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绝望 之中,这些 环境难民 意识到他们除了到别处寻求避难,没有其他选择,不管这种尝试是如何 危险。
9、” 迈尔斯认为,环境退化是导致环境难民的首要原因。另外,他还强调了 “ 人祸 ” 所造成 的 “ 环境难民 ” 。 以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移民研究和国际发展中心教授布莱克 ( Richard Black) 为代表的学者则质疑迈尔斯的推理和预测。 2001 年,布莱克在环境难民:虚构还是现实 一 文中指出,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环境变化会直接导致大规模的环境难民,环境因素只是 导致 “ 环境难民 ” 的动 因之一,而未必是首要因素, “ 环境难民 ” 是一种应对环境问题的策略而非 被动的举动。 应当指出,布莱克虽然质疑和指责迈尔斯的观点和存在的漏洞,但他并没有提 Henry Chandler Co
10、wlestMThe Ecological Rel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of the Sand Dunes of Lake Michigan/* BofamcW Gazeffe, Vol. 27, No. 2,1899。 (D Frederic E. Clements, Plant Succession: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 Vegetation, Washington D. C.: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1916 0 参见 Lester Brown, McGrath Pa
11、tricia, and Bruce Stokes, “Twenty-Two Dimension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Worldwatch Institute Worldwatch Paper 5, 1976 0 Essam El-Hinnawi Environment Refugeest Nairobi* Kenyas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1985. Norman Myers, “Environmental RefugeesZPo/Wit/on awe/ Vol. 19, No. 2, 1997. 参见 Nor
12、man Myers, “Environmental Refugees in a Globally Warmed World, ” 5/osc/ence, Vol. 43, No. 11, 1993。 参见 Richard Black, “Environmental Refugee.s: Myth or Reality, f/V /免 /1 Conmiiks/o/je/* /or Paper, No. 34,2001o 110 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 出环境因素如何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人口迁移的系统研究框架。 (二) 环境移民 自 “ 环境难民 ” 一词出现后,许多学者认为使
13、用该词不妥,因为它容易和 “ 难民 ” 或 “ 公约难 民 ” 相混淆。从国际法的视角分析, “ 环境难民 ” 并不能获得 “ 公约难民 ” 的资格和待遇。 1996 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平与冲突研究系教授斯维因 ( Ashok Swain)开始使用 “ 环境移民 ” (environmental migration)这个词,他提醒人们说,为了避免有关法律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同 时,为了使该词更具有针对性,在谈到因环境被迫迁移时,最好使用 “ 环境移民 ” 而非 “ 环境难 民 ” 。此后,学界和政府部门逐渐转用 “ 环境移 民 ” 。 2007 年,国际移民组织 ( IOM)针对有 关 “
14、环境移民 ” 定义和称谓上的不一致,给出了一个相对可操作性的定义:环境移民就是由于环 境突然或缓慢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或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而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 开其家园的人或人群,他们既可以是国内迁移,也可以是国际迁移。 国外学界对环境移民的类型也没有统一的划分 ,针对这种情况,同样是在 2007 年,联合国 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究所 (UNU-EHS)学术官员雷诺 ( Fabrice Renaud)等 4 位学者根据救 援紧迫性和移民动因,把 “ 环境移民 ” 分成三种主要类型:环境紧急性移民 (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igrants)、环境被迫移民 (
15、environmentally forced migrants)和环境诱发移民 (environmentally motivated migrants)。 这种划分具有代表性,基本上对环境移民的类型进 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后来的许多研究基本上沿用了雷诺等人的划分。 (三) 生态移民 正如 “ 环境难民 ” 和 “ 生态难民 ” 没有严格区别一样,国外学术界对于 “ 环境移民 ” 和 “ 生态移 民 ” 也没有统一和清晰的界定。但认真辩之, “ 生态移民 ” 和 “ 环境移民 ” 还是有所差异。生态移 民 ( ecological migration, ecological resettleme
16、nt)是 一 *种特殊的移民类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广义而言,是指由于生态环境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从狭义上来说, 生态移民特指为了保护修复具有特殊价值的生态区域系统的移民。 2012 年 11 月在纽约出版的游牧民族杂志第 16 卷第 1 期 “ 中国草原的生态叙事:以人 为本观 ( Ecological Narratives on Grasslands in China:A People-Centred View)专刊中,编辑 人员和文章作者将中国的生态移民的翻译定为 ecological resettlement,而非 ecological 参见徐军华、李若瀚:论国
17、际法语境下的 “环境难民 ) ,国际论坛 2011 年第 1 期。 Ashok Swain,Environmental Migration and Conflict Dynamics? Focus on Developing Regionsw Third World QewrfeWy, Vol. 117, No. 5, 1996。 参见 Graeme Hugo u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M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t Vol. 30,No. l,1996e 参见 Internati
18、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10M), M Discussion Notes Migr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w November 2007,http:/www. iom. int/jahia/webdav/shared/shared/mainsite/about_iom/en/council/94/MC INF_288. pdf0 参见 Fabrice Renaud, Janos Bogardi, Olivia Dun, and Koko Warner, “ Control, Adapt or Flee, How to Fac
19、e Environmental Migration?w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Human Security (UNU-EHS) Inter Sections Publication Series, No. 5, 20Q7。 (D #jAl Justin Lyle, *Resettlement of Ecological Migrants in Georgia :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Perception
20、s, F/e/3s6ii/g, 77ie firropean Cei2rre /b_r M/nor/fy Paper, No. 53, 2012 Kai Schmidt-Soltau. u Conservation-Related Resettlement in Central Africa: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isks,M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 34No. 32003; Du Fachun*wGrain for Gree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olicy and Practice o
21、f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China,*9 Horizons Policy Research Initiative Canada* Vol. 9,No. 2,2006e 111 民族研究 2014 年第 2 期 migration 有关作者认为,中国生态移民是与环境变迁有关的政府主导型的移民搬迁过程 , 强调两个行动后果:一是政府主导,二是从移民主体来说是一种被动的非自愿性移民。 二、不同学科视野下的国外生态移民研究 迄今为止,生态移民研究尚未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与环境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 族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在一起。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生
22、态移民这一 特殊的移民现象进行了阐述,其研究方法亦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一) 环境史学对生态移民的研究 环境史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探索自然在人类历史中的价值及人对 自然的影响。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 30 年代,北美大陆的生态移民例子较多。例如,加拿大 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宾尼玛 ( Theodore Binnema)和尼米 ( Melanie Niemi)关于加拿 大土著印第安人生态搬迁的研究指出, 1885 1930 年,因落基山班芙国家公园的划定和扩大, 土著印第安人被迫离开国家公园和保留地,这种强制移动 ( forced removal)是加拿大历史上
23、比 较典型的 “ 生态移民 ” 。在美国,这种例 子也较多。环境史学家,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沃 伦 ( Louis S. Warren)、 蒙大纳大学的卡顿 ( Theodore Catton)、 诺克斯学院的思朋斯 ( Mark David Spence)等学者,专门论述了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中期美国政府如何用权势剥夺当地 土著居民的财产及对其进行驱逐的相关问题。 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堪萨斯大学历史系教 授沃斯特 (Donald Worster)在其名著尘暴第二章提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的 “ 环境难民 ” ,指 出约有 4 万个家庭, 16. 5 万人被迫离开草原,大平原
24、地区 成为该时期美国唯一的人口负增长 地区。据沃斯特的研究 , 20 世纪 30 年代,大平原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在堪萨斯、科罗拉 多、新墨西哥、俄克拉荷马和德克萨斯等五大平原州交界的区域,有 5000 万至 1 亿英亩的土地 被严重侵蚀,成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 (二) 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对生态移民的研究 社会学关注宏观性的移民政策、问卷调査、参与式观察和访谈。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 组织和研究机构,在生态移民问题中引入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当地文化 参见 Qian Zhang, “ The Dilemma of Conserving Rangeland in Mak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外 生态 移民 研究 述评 杜发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