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谏太宗十思疏》课件51张.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谏太宗十思疏》课件51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谏太宗十思疏》课件51张.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唐 太 宗 李 世 民,作者简介,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巨鹿(今属河北)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六易其主,后封郑国公,谥号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名言。 魏征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常被称作理想的君臣。,诤臣 魏征,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的局面。 后来,太宗日
2、渐骄奢,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在这一年的3-7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 据说太宗看了这些奏疏,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表示将从谏改过。,写作背景,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解题:,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注意区分:,研读第一段落,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
3、积其德义。,求:要求,追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ng):生长。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古义是树根。 今义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或说(事物的本质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浚(jn):疏通。 其:代词。 德义:恩德,恩义。,思考一: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答:比喻论证。连用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引出观点:治国必积德。,原文:
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求、思:“指望”。 厚:丰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下愚:最愚笨无知的人。 况:何况。 于:介词,对。 明哲:明智,有才能的人。,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赏析: 本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推理,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 “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断。 “虽(犹)而况乎!”
5、的表达方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当:主持,掌管。 神器:帝位。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 域中:天地间。 大:形容词作名词,重位。 极天:至高无上的皇权。 休:美好,福禄。 念:考虑。,安、危:形作动,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 以:第一个是动词,“实行”。第二个是转折连词。同“而”。 处:保持。 胜:战胜,克服。 塞(s
6、)流:水流,名词。,翻译: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应当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好。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答: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两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居安思危,戒奢以简。,思考二:作者认为,人君应当怎么做?,理清思路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引出观点:治国必积德。 、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3 、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论证方法
7、:比喻论证、正反论证。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 戒奢行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再读文本,细细体会,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第二课时,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
8、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回顾第一段落,第一段落总结:君王要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厚积德义,情胜其欲。,研读第二段落,1、元首:古义“泛指所有帝王”,今义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所有的帝王,都承担着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
9、,没有谁不(因为)深切地忧虑而治国之道显著的,功业建成后却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就很少了,难道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翻译:,1、以:连词,表修饰。 2、纵情:古义指“放纵情感”,今义为“尽情”。 3、以:连词,表并列。 4、傲物:轻视别人,“物”在此处指“除自己以外的人”。 5、胡越:指北方与南方。 6、行路:古义指“陌路人,陌生人”,今义为“走路”。,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所有的帝王,都承担着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谁不(因为)深切地忧虑而治国之道显著的,功业建成
10、后却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就很少了,难道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翻译:,1、以:连词,表修饰。 2、纵情:古义指“放纵情感”,今义为“尽情”。 3、以:连词,表并列。 4、傲物:轻视别人,“物”在此处指“除自己以外的人”。 5、胡越:指北方与南方。 6、行路:古义指“陌路人,陌生人”,今义为“走路”。,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当初攻取天下时绰绰有余,如今守卫天下却力不从心,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轻视别人。(
11、如果)竭尽诚心,即便南北方也能成为一体;(如果)傲视别人,就算亲骨肉也会变成陌生人。,翻译:,1、董:督责。 2、之:代词,代指百姓。 3、以:介词,“用”。 4、振:通“震”。 5、而:连词,“却”,表转折。 6、怀:感念,感激。 7、貌、心:名词用作状语。,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翻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百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百姓),最终(百姓)苟且免于刑罚,却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里却不服气。,1、大:译为“大小”。 2、人:百姓。 3、深慎:深切警惕。 4、奔车:疾驶的车辆。 5、其:难道。 6、忽:轻视。,翻译:怨恨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