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期中检测题(二).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期中检测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期中检测题(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检测题(二)(第一、二、三单元)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A.缟素(o)烨然 血雨腥风(xn) 不屑置辨B羌管(qin) 砍肩 嗟来之食(ch) 战战兢兢C海鸥(u) 礼聘 俯身倾耳(qn) 援疑质理D阎罗(yn) 擎苍 锦帽貂裘(qi) 白虹贯日【解析】A项中“腥”读作“xng”,“不屑置辨”写作“不屑置辩”;B项中“砍肩”写作“坎肩”,“嗟”读作“ji”;C项中“倾”读作“qn”。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北大有一位年过古稀之年的老教授,他德高望重,很受人尊敬
2、。B演讲比赛中,他一时忘记了词,在大家的注视下,他满脸通红,如坐针毡。C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斗争,不是一气呵成的事,需要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和共同配合。D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看似异想天开的事也会变成现实,走进我们的生活。【解析】“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此处指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用“一蹴而就”。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A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B南昌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C各景区要从新冠肺炎防控大局出发,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3、,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和保障工作。D大约好像是中秋节的前三天,掌柜正慢慢地结账,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解析】A.“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应该删去“和质量”;B.语序不当,应该把“分类处理”移到“分类运输”的后面;D.词语赘余,应该删去“好像”。4(2020盐城)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我们希望
4、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A BC D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推广餐桌文明,要求餐厅两人以上实行分餐或提供公筷。面对“餐桌文明”的推广,小刚爷爷却说:“我这活了几十年就没用过公筷,也不分什么餐,不也没啥问题么?”小刚劝爷爷说:_A“爷爷,你们那都什么年代了,现在流行分餐,您也赶赶时髦吧。”B“爷爷,平时不分餐可以,但现在是疫情期间,必须遵守公共要求。”C“爷爷,分餐和使用公筷都是为了保障我们在疫情期间的身体健康,咱们应多支持。”D“爷爷,咱们应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这么大声拒绝呢!”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
5、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鹧鸪天宋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释】这首词大约作于庆元六年(1200),当时词人被贬居住在江西铅山瓢泉。少年时事:1162年,叛徒张安国和金人勾结,把山东起义军领袖耿京杀害。辛弃疾捉住了张安国,带领一部分人马突破金军的包围,回到南宋地区。这时候他只有二十三岁。锦襜(chn):锦衣。突骑:突击敌军的骑兵。渡江:指南渡归宋。燕兵:北兵,即指义军。娖(chu):整顿。银胡(l):饰银的箭袋,多用皮革制成。金仆
6、姑:箭名。6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词的小序表明这首词是词人晚年居家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少年往事的经历而作的。B“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写词人年轻时领导抗金义军擒获叛将张安国并带领义军南下归宋的经历。C.词的最后两句写出南渡后的壮心抱负不能实现,以至有了淡泊世事、归隐田园的心境。D这首词以短小的篇幅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解析】词人本有一套抗战计划,不止一次向朝廷提出过却没有得到重视。如今连自己都受到朝廷中某些人物的排挤,平戎策换来了种树的书。由此可知,“以至有了淡泊世事、归隐田园的心境”说法有误。7下列
7、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词的上阕用“拥”“飞”写动作,从旌旗、军装、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有声有色,极为饱满有力。B下阕开始,一“追”一“叹”,饱含多少岁月,多少挫折,又灵活地从上阕的忆旧中引出下阕的叙今。C“春风不染白髭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壮岁不再的感叹,富有感染力。D词的上阕气势恢宏,下阕悲凉如冰,心伤透骨,两相对照,令人扼腕不已。【解析】“比喻”说法有误,应为“拟人”。(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
8、”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孔子愀然有间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尔,请以今言为正也。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今告若其实:修一身,任穷达,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曩吾修诗书,正礼乐,将以治天下,遗来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仁义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其如天下与来世矣?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颜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门,弦歌诵书,终身不辍。(
9、节选自列子仲尼,有删改)【注释】乐天知命: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愀(qio)然:忧愁的样子。有间(jin):一会儿。任穷达:任随处世的穷困或者显达。序:这里指君臣、长幼之间应有的等级秩序。北面拜手:古代学生敬师之礼。师坐北朝南,学生向北叩拜。拜手,两膝跪地,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淫:深。骨立:形容人消瘦到了极点。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A夫子/奚独忧B乐天知命故/不忧C汝之意/失矣D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解析】应划分为:乐天知命/故不忧。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奚 为什么(2)曩 从前,以前(3)喻 开导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
10、)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你只知道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而没有忧愁的一面,却不知道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有很多忧愁的另一面。(2)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子贡心中迷惘,若有所失,回家深思了七天,不睡不吃,以至骨瘦如柴。1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孔子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乐天知命有忧之大”的。(3分)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一天比一天丧失应有的等级秩序,仁义道德一天天衰减,人情善性一天天浅薄;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在一个国家的今天还施行不了,更何况施行于整个天下与后世;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对于治理乱世没有什么作用。【参考译文】孔子在家中闲坐着,子贡进来侍候,见他面带愁容。子贡
11、不敢询问,出来告诉颜回。颜回便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听到琴声,果然把颜回叫进屋去,问道:“你为什么独自快乐呢?”颜回说:“老师为什么独自忧愁呢?”孔子说:“先说说你的想法。”颜回说:“我过去听老师说: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规律,所以就没有忧愁。这就是我快乐的原因。”孔子的脸色变得忧愁,过了一会儿说:“(我)有说过这样的话吗?你把意思领会错了。这是我过去的话,请以今天的话为准。你只知道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而没有忧愁的一面,却不知道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有很多忧愁的另一面。现在(我)告诉你关于这个问题的实质:修养自身,听任命运的穷困或显达,懂得生死都不由我自己,因而心中的忧虑不会被外界改变或扰乱
12、。这就是你说的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而没有忧愁的一面。以前我修订诗经尚书,订正周礼乐经,准备用它们治理天下,流传后世;并不是只修养自身,治理鲁国就满足了。但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一天比一天丧失应有的等级秩序,仁义道德一天天衰减,人情善性一天天浅薄。这个政治主张在一个国家的今天还施行不了,更何况施行于整个天下与后世呢?我这才知道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对于治理乱世没有什么作用,但却不知道改革它的方法。这就是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的人所忧愁的事情。”颜回面向北方拱手作揖说:“我也明白了。”他出来告诉了子贡。子贡心中迷茫,若有所失,回家深思了七天,不睡不吃,以至骨瘦如柴。颜回又去开导他,然后才回到孔子门下,从此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