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
《初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初中化学课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黑龙江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依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规定,以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义务教育初中学段教学实际和适龄儿童的认知特点,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制黑龙江省化学课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
2、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以突出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国家情怀、增强四个自信为原则,探索新时期课程育人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和方法。化学学科以独有的微观视角,为人类打开了无限的探索空间,化学课程以特有的课程资源和思维方式为学生搭建了成长的舞台,化学课堂以独特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为学生素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化学课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在学科知识技能、课堂教学方法、课程素养要求上力求健全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育人体系;建立丰富而多元的课程资源、多样而灵活的教学方式,能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自主发展的教学体系;建构以促进学
3、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来满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育智的社会需求。 二、课程理念1.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学基本理念贯彻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化学教学要努力寻找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素材,引入中国传统文化,遴选具有中国元素的教学案例开展教学,以凸显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教学之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2.建立科学观念、素养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内容要体现课程基础性和实践性。精心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倡导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设置,倡导在“做中学”
4、、“用中学”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倡导以大概念、大任务、大主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之中应以启发式、探究式、建构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元学习方式开展深度学习,体验以观念建构发展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3.发挥过程评价、多元评价的课堂评价功能为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课堂教学要针对教学任务系统设置内容要求、学业质量要求,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和指导。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学习任务开展生生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对学生价值立场、思维品质的促进作用,注重全过程、多层次、多指标的
5、评价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发挥激励机制对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作用。三、课程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1.目标解读根据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初中化学的课程目标。(1)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
6、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2)认识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初步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的观点考查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3)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
7、证据的途径。 (4)能发现和提出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分析并获得结论;善于与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崇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5)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8、。2.方法指导(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运用控制变量等化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二)主要任务根据化学课程目标,结合我省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实际,确立以下课程任务。1.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微观探析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辨识物质及其变化过程
9、,从分子、原子层面探析物质变化的本质,认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2.注重实验教学,形成变化观念加强实验教学,从化学反应中物质、装置和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过程的分析和反应现象的解释等方面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增进学生对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认识,促进学生变化观念的形成。3.重视科学探究,培育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科学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促进高阶认知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联系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将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认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5.开发校本课程,促进特色发展立足育人目标和学生多元化的课程需求,开发
10、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具有学校特色的化学校本课程。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我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主要选用人教版义务教育六三制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九年级全一册,课程结构采用单元课题式;以六三制九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例,包括5个一级主题和十九个二级主题1.课程教材的结构框架图1 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课程结构框架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课程结构框架如上图所示。2.课程内容框架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依据学生已有学业基础、心理发展水平及化学学科特点,突出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确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重点内容和教科书体系,如表1所示。表1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主
11、题和教科书(人教版) 重点内容 内容标准重点内容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探究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4.完成学生实验科学探究典型案例探究活动与实验设计基本实验操作8个基础学生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1.我们周围的空气2.水与常见的溶液3.金属与金属矿物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成分、氧气、保护和防治水的组成、资源利用和保护、溶液的组成、表示方法和用途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材料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物质构成的奥秘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的表示不同元素组成不同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物质元素符号、化学式物质的化学
12、变化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3.质量守恒定律有新物质生成、原子重新组合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化学与社会发展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3.化学物质与健康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化石能源、氢能源、水资源、矿物资源等塑料、橡胶、纤维、新型材料营养物质、元素与健康大气、水、土壤(二)课程安排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其中学校机动时间2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建议每周安排3课时,共94课时,完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学习,见表2所示。表2义务教育阶段化
13、学课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绪言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9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7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9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9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7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9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6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8第九单元溶液8第十单元酸和碱9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8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4五、教学要求与实施教师应以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之中要善于借助于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设置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达成学业质量目标。(一)教学原则1
14、.启发性原则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教育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学时应设置具有思维价值效度较高、容量恰当的问题,或设置真实有效的化学情境,或运用化学实验教学, 或运用生动的比喻,启迪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理解知识。2.巩固性原则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课时分配,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有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形成概念,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习由浅入深的拓展、提升,及时组织复习,将知识、技能和方法巩固内化为自身能
15、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3.因材施教原则教师首先要做到了解学情,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个性特点和差异,根据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4.直观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实物、模型,语言要通俗易懂、描述准确、形象直观等,使学生获得对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的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学时教师应采用多种直观手段,如让学生参与实验,观看实物或视频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中坚持理
16、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 使学生从中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学会以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和化学现象,运用化学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社会。(二)教学组织1.授课班级的管理教师在合理班额情况下,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能力选好化学学科代表、组建学习小组,组织开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管理。选择针对本班学情的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富有问题含量的多种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2.学生实验的组织根据化学实验室、实验用品配备等实际情况做好实
17、验分组,按2-4人每组为宜,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及实验组长的职责,成员分工定期轮换,让学生在不同的任务中得以锻炼。实验教学实施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与准备,明确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尤其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设计实验方案,做好各项实验准备;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现象和数据作好记录,同时加强指导与调控,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地实施;实验完毕重视总结与反思,组织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讨论、总结,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完成实验报告,进一步认识科学规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3.学习组织的建设教师挖掘生活中科学恰当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学生们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明确分工、互助学习,合
18、理安排时间和形式,让各小组汇报阶段学习成果,以便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实施科学合理的反馈评价制度。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内化、吸收,在探索创新中获得具体的知识,形成学习报告或者成果。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善于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技能,并在后继的学习之中获得发展。(1)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持续探究,在探究之中研究问题、获得成果,并能评价成果、修订成果、完善成果,从而达到对核心知识、原理的再建构的过程,通过项目化学习达成学生思维的迁移、方法的提升、能力的
19、提高。(2)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和设计有探究价值并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组织学生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最终提交学习报告。4.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等特点,能很好体现化学学科育人功能。教师可根据实践活动需要,采取个人、小组或班级等形式开展活动,精心选取趣味性、教育性、可行性强的实践活动主题和内容,同时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步骤等,加强活动指导和及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活动成果。教师积极参与,与学生一起体验、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并反思该活动的育人
20、效果,为下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积累经验。(三)教学设计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多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来构建素养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对课时进行合理分配,将学科观念、核心概念、主干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对单元、主题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目标。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为依据,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术语清晰地陈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包括行为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行为表现的内容、预期学
21、习结果等。2.科学整合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认真研究课标与教材的内容构成、设计意图,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教学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从知识关联的结构化、认知逻辑的结构化、核心概念的结构化三个角度,整合教学内容,形成知识建构体系。根据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STSE的角度有效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紧密结合具体的化学知识,巧妙地安排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化学知识的学习、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学科思维的发展与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协同一致。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师的自身能
22、力和风格,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合理选择基于情境和问题的启发式、探究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4.合理设计学科作业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情,合理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探索设计弹性作业、长周期作用,及跨学科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和作业的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四)教学实施1.以素养发展确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价值追求。2.以学科观念建构教学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健康辅导资料 班级管理艺术 精品班会资料 情绪调适资料 生命教育资料 社会适应精品资料 中学励志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