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原文与译文对照版(219页).docx





《山海经-原文与译文对照版(2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海经-原文与译文对照版(219页).docx(2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海经-原文与译文对照版-第 218 页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原文: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音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音遇)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音生),食之善走。丽(音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音假)疾。译文:南方第一条山系之首是鹊山。鹊山的首峰叫招摇山,它雄踞西海之滨,山上有很多桂树,盛产黄金、玉石。有一种草,它的样子像韭菜但开着青色的花,名叫祝余,吃了就不会感到饥饿。有一种树,它的样子像构树但有树上有黑色的纹理,会发出
2、四射的华光,名叫迷榖,佩戴它的(枝条、花叶)就不会迷路。有一种野兽,它的名字叫禺长着白色的耳朵,四肢伏地而行也能人立奔走,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就能疾步如飞。丽水从这里发端,向西流注入海,水中盛产一种名叫育沛的东西,佩戴它就不会长寄生虫。原文: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音掩)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译文:(离开招摇山)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堂庭山,山上长着许多多棪木,有许多白猿,盛产水晶和黄金。原文: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音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译文:(离开堂庭山)再向东三百八十里,有座猨翼山,山中到处是怪兽,水中尽是怪鱼,盛产白玉,蝮
3、蛇毒虫遍布其k ,还有许多怪蛇,和奇怪的树木,(山势险峻)无法攀登。原文: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音纽)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音毁)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译文:(离开猨翼山)向东三百七十里,有座杻阳山,山南多产赤金,山北多产白金。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马,头是白色的,身上的斑纹像老虎但尾巴是赤红的,发出的声音像人在歌唱,它的名字叫鹿蜀,披上它的皮毛(亦有可能是指佩挂鹿蜀的骨头牙齿)就能子孙满堂。怪水从这里发端,向东流入宪翼河。水中
4、有许多黑色的龟,形状像龟但头像鸟尾巴像蛇,它的名字叫旋龟,发出的声音像劈开木头,佩挂旋龟的壳就不会有耳聋的疾患,还可以用来治疗脚底(开裂的)老茧。原文:又东三百里,曰柢(音底)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音协)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音陆),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译文:(离开杻阳山)向东三百里,有座柢山,此地多水,但却没有草木。有一种鱼,形状的像牛,却又要上岸居住,蛇一样的尾巴上还长有翅翼(或者蛇尾;还长有翅翼),它的羽毛长在肋下,它发出地声音像犁牛(的叫声),它的名字叫鯥(音陆),冬天蛰伏夏日复苏,吃了它就不容易生痈肿疾患。原文:又东四百里,曰亶爰(音胆
5、园)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音毛),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音聘母),食者不妒。译文:(离开柢山)向东四百里,有座亶爰山,这山里水很多,但却不长草木,山很陡峭人无法攀爬上去。有一种兽,它的样子像狸,但长着像人头发一样的毛,它的名字叫类,雌雄同体,吃了它的肉就不会产生嫉妒之心。原文: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音博施),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音别伏),食之无卧。译文:(离开亶爰山)向东三百里,有座基山,山南多产玉石,山北长着许多奇怪的树木。有一种野兽样子像羊,却长着九条
6、尾巴四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面,它的名字叫猼訑,佩戴它 (的皮、毛、角、齿)能使人心中不生恐惧。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鸡,却长着三个头、六只眼、六只足、三对(或只)翅膀,它的名字叫,吃了它就不想睡觉。原文: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音霍)。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音儒),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原书既如此),食之不疥。译文:(离开基山)向东三百里,有座青丘山,山南盛产玉石,山北则出产青雘。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样狐狸但却长着九条尾巴,它的叫声像人的婴儿,会吃人
7、,吃了它就不会遭到邪气的侵袭。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斑鸠,叫声就像人在责骂人,它的名字叫灌灌,佩戴它(的羽毛、骨头)就不会被迷惑。英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注入即翼泽。水中有种名叫赤鱬的鱼,它长着鱼的身体人的面目,它的声音像鸯鸳,吃了不会生疥疮。原文:又东三百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音村)于东海,多沙石。汸(音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音育),其中多白玉。译文:(离开青丘山)向东三百五十里,有座箕尾山,大山的尾部蹲崌于东海之岸,山上多沙石。汸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汇入淯水,水中出产白玉。原文: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音义),糈(音
8、胥)用稌(音涂)米,一璧稻米,白菅(音尖)为席。译文:从鹊山的第一峰招摇山,以至箕尾山。行程二千九百五十里。这里山神(图腾)的样子都是鸟的身体而龙的头。祭祀礼仪是:将一块玉璋和一只牺牲(毛物)埋入地下(祭坛),祀神要用一块玉璧和稻米,用白菅草来制做的山神的坐席。【南次三经】原文: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译文:南方第三路山系的第一座山,名叫天虞山,山下有很多水源,但无法攀登。原文: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音似),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音交)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音银)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
9、食者不肿,可以已痔。译文:(离开天虞山)向东五百里,有座祷过山,山上多产金玉,山下有许多犀牛、兕以及大象这类的巨兽。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长着白色的头、三只脚以及人一样的面目,它的名字叫瞿如,这也是它自己的叫声。泿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流注于海。河中有一种虎蛟,它的样子像鱼却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它的叫声像鸳鸯,吃了不会得肿疾,还可以治痔疮。原文: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译文:(离开祷过山)向东五百里,有座丹穴山,山上多产金玉。丹水从这
10、里发端,向南流注入渤海。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鸡,身披五彩的花纹,名叫凤皇,凤冠之文代表:德,双翼之文代表:义,背部之文代表:礼,肩部之文代表:仁,胸腹之文代表:信。这种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到它就天下安宁。原文: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音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译文:(离开丹穴山)再向东五百里,有座发爽山,此地没有草木,但水泽密布,有许多白猿。水从这里发端,而向南流注于渤海。原文:又东四百里,至于旄(音毛)山之尾。译文:(离开发爽山)再向东四百里,就到了旄山的尾端。它的南面有个山谷,名叫育遗,谷中有许多怪鸟,南风(凯风)便源于此地。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
11、自是出。原文: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译文:(离开旄山尾)再向东四百里,是非山的首峰,山上多产金玉,没有水,山下时常有蝮蛇出没。原文: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译文:(离开非山的首峰)再向东五百里,有座阳夹山,此地没有草木,但水源很多。原文: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译文:(离开夹阳山)再向东五百里,有座灌湘山,山上有很多木,但却没有草;有许多怪鸟,却没有走兽。原文: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音霍)。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音团)鱼,其状如鲋(音付)而彘(音)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译文:(离开夹
12、灌湘山)再向东五百里,有座鸡山,山上多产黄金,山下盛产朱砂。黑水从这里发端,而向南流注入海。河中其有一种鱼,它的样子像鲫鱼,却长着猪毛,它的叫声也像猪,见到它就会发生大旱灾。原文: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音萧),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音愚),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译文:(离开鸡山)再向东四百里,有座令丘山,此地没有草木,到处都是火焰。令丘山的南面有个山谷,叫做中谷,条风(东北风)便是源于此地。有种鸟,它的样子像枭(猫头鹰),长着人的脸、四只眼、还长有耳朵,它的名字叫颙(音愚),这也是它的叫声,见到它则天下大旱。原文:又东三
13、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音霍)。有木焉,其状如榖(音古)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 白(音膏),可以血玉。译文:(离开令丘山)再向东三百七十里,有座仑者山,山上多产金玉,山其下多产青雘。有一种树,它的样子像构树但长着红色的纹理,树杆上流出的汁液就像是漆树的树脂,这种树脂的味道就像是甘美的饴糖,既可以充饥,还可以解劳释乏,它的名字叫做白,它的树脂还可以用来给玉石染色。原文: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槀(音高)之山,多怪兽,多大蛇。译文:(离开仑者山)再向东五百八十里,有座禺槀(音高)山,山中多许多怪兽,许多大蛇。原文: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
14、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译文:(离开禺槀山)再向东五百八十里,有座南禺山,山上多产金玉,山下多水泽。有一处洞穴,(春天)附近下的雨水都汇集流入其中,到了夏天水又向外流出,冬天时候这处洞穴则被封闭了起来。佐水从这里发端,向东南方流注于海中,这里还有凤皇、鹓雏这些吉祥的鸟类。原文: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音胥)用稌(音涂)。译文:从南次三经的起始点天虞山以至南禺山,总共记录了一十四座大山,合计六千五百三十里。这里的人们祭祀着龙身人面的山神图腾。祭祀方法
15、统一为:用一条白狗活祭,并用精选的稻米供奉山神。卷二【西山经】原文: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音咸)羊,其脂可以已腊(音息)。译文:西方第一路山系起于华山首峰,名叫钱来山。山上多松树,山下出产洗石。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羊但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名叫羬羊,它的脂肪可以用来治疗干裂的皮肤。原文: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音户)水出焉,北注于渭,其中多铜。有鸟焉,其名曰(音同)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音暴)。译文:(离开钱来山)向西四十五里,有座松果山。濩水从这里发端,向北注入渭水,水中多产铜。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渠,它的样子像山鸡,
16、黑色身体赤红的爪,可以用来治疗皮肤干皱。原文: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读音不详),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译文:(离开松果山)再往西六十里,有座太华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现四方形,高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无法栖身。有一种蛇,名叫肥(读音不详),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原文: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音昨)牛,其阴多磬石,其阳多之玉。鸟多赤鷩(音憋),可以御火。其草有萆(音蓖)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译文:(离开太华山)再往西八十里,有座小华山,这里有许多荆树和枸杞树,有
17、很多牛(音昨牛),山北盛产磬石,山南盛产名为(音涂浮)的玉石。这里有许多名为赤鷩鸟,它们能抵御火灾。这里有一种叫做萆荔的草,形状像乌韭,但生长在石头上面,也会在树木上生长,吃了它能治疗心痛的疾病。原文: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其鸟多鴖(音明),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译文:(离开小华山)再往西八十里,有座符禺山,山南盛产铜,山北盛产铁。山上有一种树木,名叫文茎,结的果实像枣子,可以用来治疗耳聋。此地的草大多是条草,它看起
18、来像葵菜,但开的是红花结的是黄色的果实,果实的样子像婴儿的舌头,吃了它就可使人不糊涂(不迷惑)。符禺水这里发端,向北流入渭水。周围的野兽大多是葱聋,它的形状像羊却长着红色的鬣毛。鸟大多是鴖(音明),它的形状像翠鸟却长着红色的喙,它可以抵御火灾。原文: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枬(音楠),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其阳多(音涂浮)之玉,其阴多铜。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译文:(离开符禺山)再往西六十里,有座石脆山,这里有许多棕树和楠木树,这里的盛产一种条草,它的形状像韭菜相似,但是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果,吃了就可以治疗疥疮。山南盛产玉,而山北盛产铜
19、。灌水从这里发端,向北汇入禺水。水中出产流赭,将它涂抹在牛马的身上能预防牛马生病。原文: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音纽疆),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音棒)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其阳多箭(音眉),其兽多(音昨)牛,羬(音咸)羊。有鸟焉,其状如鹑(音纯),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音同),食之已疠,可以杀虫。译文:(离开石脆山)再往西七十里,有座英山,山上有很多杻树和橿树,山北盛产铁,而山南盛产赤金。禺水从这里发端,向北汇入招水,水中有很多鱼,它的形状像鳖,但发出的声音像羊。南面长有很多箭竹和竹,这里的野兽多牛,羬羊。有一种鸟,它的状像鹌鹑,黄色身子而红嘴巴,名叫
20、肥,吃了它可以治疗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的寄生虫。原文: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音罐),其状如樗(音春),其叶如麻,白华而而赤实,其状如赭(音者),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音服)。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译文:(离开英山)再往西五十二里,有座竹山,山上多产乔木,山北盛产铁。有一种草,名叫黄雚,它的形状像樗,但叶子像麻叶,开白色的花而结红色的果实,(果实)像赭的,用它洗浴就可治疗疥疮,又可以治疗浮肿病。竹水从这里发端,向北汇入渭水,竹水的南岸有许多箭
21、竹,还出产苍玉。丹水从这里发端,向东南汇入洛水,水中多出产水晶,盛产娃娃鱼。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白色的毛,毛像簪子一样粗细而尖端呈黑色,名叫豪彘。原文: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音纸)叶而无伤,木虫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音嗅)如蘼芜(音迷无),佩之可以已疠。译文:(离开竹山)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有座浮山,此地有许多盼木,它长着枳树一样的叶子却没有刺,这种树上常有木虫寄居。有一种草,名叫薰草,叶子像麻叶但茎干是方形的,开红色的花结黑色的果实,气味像蘼芜,把它戴在身上就可以治疗麻疯病。原文:又西七十里,曰羭(音于)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橿
22、(音域疆),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音元)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名曰嚣。有鸟焉,其状如枭(音萧),人面而一足,曰橐(音驼非),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译文:(离开浮山)再往西七十里,有座羭次山。漆水从这里发端,向北汇入渭水。山上有许多棫树和橿树,山下有许多的箭竹,山北盛产赤铜,山南阳出产名为婴垣的玉石。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猕猴而双臂很长,擅长投掷,名称是嚣。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猫头鹰,长着人的面目而只有一只脚,叫做橐,冬天出现而夏天蛰 伏,把它(的羽毛)戴在身上就使人不怕打雷。原文: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译文:(离开羭次山)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海经 原文 译文 对照 2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