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 ch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
2、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庙堂: 不可具状 具: 公退之暇,被鹤氅 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后天下之乐而乐 烟云竹树而已B.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处江湖之远竹工破之D然则何时而乐耶子声丁丁然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微斯人,吾谁与归?焚香默坐,消遣世虑。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5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相
3、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7古往今来,一些名楼往往成为诗人作家吟咏称颂的对象,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除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还读过哪些诗人作家写的楼的作品?请写出有关作家作品及主要诗句(二)【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
4、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望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最,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丰乐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佳木秀而繁阴。 秀: 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3这是欧阳修
5、谪居滁州时所写的丰乐亭记的最后部分,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写景不多,其中写四时之景的语句是: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语句:5文中说明人民能喜获丰收,过上安定生活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6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的语句回答)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三)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
6、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 雨麦:雨做动词。天上落下麦子。占:占卜。有年:丰年。忭:bin,欢欣。荐饥:连年不熟或麦禾皆不熟。1、上面文字中,作者与百姓的喜与忧和岳阳楼记中作者的乐与忧有相同之处,但各自表达思
7、想情感的方式却有不同,请写出你的理解。2、上面文字和醉翁亭记中都有人们日常生活的描写,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四)【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
8、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注释】时: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季节。谨:严。这里指重视。庠序:古代的学校。颁通“斑”。上面两组材料都是儒家先圣为我们描绘的美好而理想的社会蓝图,各自有怎样的侧重点?(五)【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
9、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注虎丘:苏州名胜。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C今吾
10、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4用斜线()为乙文中下句标出两处停顿。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5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6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六)【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11、,并怡然自乐。【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渔人甚异之 (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老人引杨氏入山( ) (4)迫暮,与老人同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12、、忘路之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B、以耕以蚕 以塞忠谏之路也C、杨氏谢而从之 水落而石出者D、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3、翻译下面文言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4、阅读理解。(1)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甲文段按 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2)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七)【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
13、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
14、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晚游六桥待月记(节选))罗纨(wn):丝织品。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夕春:夕阳。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梅花为寒所勒: 山岚设色之妙: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猿则百叫无绝月景尤为清绝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皆在朝日始出D梅花为寒所勒歌吹为风3翻译下面的句子。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4甲、乙两文描写的对象各
15、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八)【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西湖游
16、记一则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方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注释昭庆:寺名,在西湖东北岸上。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如绫:形容极细软平滑。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东阿王,三国时曹植,封东阿王,文学家。他作过一篇洛神赋,写他从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洛河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文字形容洛神的美及自己的爱慕之情。原作没有说是梦。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湖中人鸟声俱绝 俱: 余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对比阅读 初中语文 中考 文言文 对比 对照 比较 阅读 浏览 专项 练习 精选 11 十一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