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备考中对红细胞考点的“微专题”设计(5页).doc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中对红细胞考点的“微专题”设计(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复习备考中对红细胞考点的“微专题”设计(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生物复习备考中对红细胞考点的“微专题”设计-第 5 页高三生物复习备考中对红细胞考点的“微专题”设计作者:何小彪来源:中学生物学2018年第04期摘要通过设计“微专题”,对红细胞常见的考点归类总结,并结合典型例题进行了分析,为高三生物红细胞考点的复习备考提供参考。关键词微专题 高三生物 复习备考 红细胞所谓“微专题”是指立足于学情、教情和考情,切口小、角度新与针对性强的微型复习专题,力求解决复习课中的真问题、小问题和实问题。红细胞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常作为生物学科某些领域研究的材料。高中教材中提及的红细胞主要包括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和鸡的红细胞。由于红细胞是比较特殊的细
2、胞,高考中经常出现相关的试题。下面对有关红细胞的考点进行归类总结,希望对高三的复习备考有所裨益。1红细胞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O2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O:运送给组织,而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一部分C02也通过红细胞运到肺部,再通过肺泡同体外的O2进行气体交换,将C02排出体外。人类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与周围血浆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O2和C02跨膜运输。例1己知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细胞构成,O2必须经血红蛋白运输。空气中的O2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并参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至
3、少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双分子组成的膜(A.11 B.10 C.9 D.8解析: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所以空气中的O2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可表示为:离开肺泡(1层细胞2层膜)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膜)进入红细胞(1层膜)运输到组织器官离开红细胞(1层膜)离开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进入线粒体(内外2层膜)。共计通过11层由磷脂双分子组成的膜。参考答案:A。2蛙的红细胞与无丝分裂无丝分裂又叫核粒纽丝分裂,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雷马克在鸡胚的血细胞中观察到了这种分裂方式。到了1882年,弗来明又对此
4、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分裂过程中没有纺缍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他称这种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在无丝分裂的过程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当然也就看不到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但是,这并不说明染色质没有发生深刻的变化,实际上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当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倍时,细胞核就延长,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核中的遗传物质就分配到两个细胞核中去,进而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个部分。这种分裂方式常出现于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中,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某些植物的胚乳细胞的分裂等。例2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和其他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
5、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解析: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之一,其分裂过程为:细胞核延长细胞核缢裂细胞质缢裂一形成两个子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是有染色体的复制,所以子细胞中染色体与亲代的相同。答案:B。3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生命历程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发生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一单能干细胞一原始红细胞一幼红细胞(分早、中、晚三个时期)一网织红细胞一成熟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逐渐增加,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复习 备考 红细胞 考点 专题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