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2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2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2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2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美丽诗经鲍鹏山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
2、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
3、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做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止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
4、愿再惹事,得过且过。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怪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天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
5、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一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1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
6、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
7、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由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C人们总是殚精竭虑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D不仅仅是诗经,很多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
8、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
9、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
10、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
11、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段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
12、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B.文章第段“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表明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C.文章第段“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表明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突出强调了大西北的坚韧顽强。D.文章第段和第段通过议论和抒情,写出了作者对大西北的深情。5.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5分)6.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
13、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7.与“身之察察”句式相同的
14、一项是(3分)()A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义,正确的一项是(3分)()渔父见而问之曰是以见放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秦王击轲,被八创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9对上面文段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是以见放”的原因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B屈原自沉汨罗江而死的原因是他不“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C文后的“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这一句没有必要交代,因为它对屈原形象的塑造无关紧要。D屈原与渔夫的两
15、次对话表现了屈原坚持真理,洁身自好,绝不同流合污的光辉形象。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二)古代诗歌阅读(20分)阅读采薇节选,完成第11、12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1下列对这些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
16、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渴载饥”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12下列对选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境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阅读文本,完成第13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
17、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3.下面对涉江采芙蓉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B.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C.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育才 中学 校区 2020 学年 语文 12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