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文旅体“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





《越秀区文旅体“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越秀区文旅体“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越秀区文化旅游体育越秀区文化旅游体育发发展展“十四五十四五”规规划划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编制单位: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 年 6 月 目 录 一、“十三五”时期文旅体主要成就.1 (一)公共文化惠民服务成就显著.1 (二)旅游服务整体水平明显提升.3 (三)体育发展呈现高质量态势.5 二、“十四五”时期文旅体的发展形势.7 (一)发展机遇.7 (二)面临挑战.9 三、“十四五”期间文旅体发展总体要求.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发展原则.10 (三)发展目标.11 四、 发展布局与结构 .13 (一)构建智慧文旅体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13 (二)深化“一核二片区”文
2、化发展空间布局.14 (三)搭建“一程多站”式旅游精品服务平台.15 (四)构建“二核二带三纵”体育发展立体结构.16 五、 主要任务.17 (一)加大融合力度,构建智慧文旅体一体化发展新格局.17 (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夯实文化强区基础.20 (三)加强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健全旅游综合管理体系.25 (四)大力完善体育发展体系,建设活力健康越秀.29 六、保障措施.35 (一)健全工作格局 .35 (二)完善投入保障 .36 (三)重视人才保障 .36 (四)加强环境保障 .37 (五)落实监督考核 .37 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3、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推进和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战略时期,是广州市实现 “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和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 时期,也是我区奋力建成“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攻坚时 期。本纲要根据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旅游和体育 (以下简称“文旅体”)的系列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委 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文旅体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依据 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关于制定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越字202016 号) 的指导要求,立足于我区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编制。 为确立未来五年我区文旅体的发展目标、重
4、点任务和重大举 措,整合和引入发展资源,引导文旅体相关主体行为,全面推进 全区文旅体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文旅体主要成就 (一)公共文化惠民服务成就显著 1.公共文化服公共文化服务环务环境极大改善境极大改善 “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形成了覆盖全区的 “10 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得了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称号,被授予全球首个文商旅融合 发展观测点,成为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标志。全区图书馆总分 馆体系、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基本建成,建成全国首家 5G 网络全 2 覆盖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推出智能机器人“小越”为读者提供服务, 其中导航找
5、书服务功能属全省首创,打造越秀区公共图书馆多 元总分馆制“越秀模式”。完成广州市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南粤先贤 馆的筹建及开馆。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修缮完成后正式对 外开放,并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党员教育基地越秀区博物馆荣获 “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十三五”末期全区博物馆、纪念馆、社 区微型博物馆达到 37 个,并实现全部免费对社会开放。全区文 艺团队达 251 支。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的建 设和完善,满足了群众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广府庙会”等 特色公共文化品牌项目不断创新,为广州城市文化发展奉献了 一批极具特色的精品。 2.创创立公共文化服立公共文化服务务新模式新模式 “十三
6、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区大 力推广“互联网+”技术。一是建设智慧图书馆,在移动端为读者 提供 130 万种电子图书、1300 种电子期刊、“话说广府”、“童心坊” 视频点播、讲座直播等资源阅览及图书检索续借、活动报名等服 务。推出越秀区总分馆智慧服务云平台,区图书馆举办各类讲座、 展览、培训、阅读推广活动等超过 4600 场,接待群众近 350 万人 次。二是建设数字文化馆,推出“越秀文化云”小程序,针对各类 人群举办展览、艺术讲座、惠民演出、周末剧场、免费培训等共 计 600 场,接待群众达 30 万人次。三是建设云端博物馆,运用 3 AR 技术手段对区内重点红色文化旅
7、游资源,进行全景式、立体 式、延伸式展示宣传,建立 AR 线上数字博物馆,举办网上展映, 完成对中共广东区委旧址、广州起义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 馆、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省农协旧址、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共 6 个红色史迹点 AR 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实现红色革命遗址线 上参观、远程瞻仰。 3.文物保文物保护护与活化利用日与活化利用日渐渐完善完善 “十三五”期间,通过编制和实施文物保护规划,制定文物修 缮计划和提升文物保护级别等举措,完成了 60 余处不可移动文 物开展修缮、保养等工作,成功申报北京路古道遗址、杨鲍安旧 居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 旧址、广东省农民协
8、会旧址、万木草堂三个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近五年重大文物违法犯罪案件和重大文物安全“零事故”。 东平大押等一批文物古迹活化利用成为国家、省市典型案例,万 木草堂的活化利用案例入选国家文物局主编的文物建筑开放利 用案例指南。广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馆荣获广东省文化遗产保 护突出贡献团体。海丝申遗史迹、中共三大会址等重要文物保护 单位的周边环境得到整治提升。 (二)旅游服务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1.旅游旅游资资源源综综合合实实力力稳稳步提高步提高 “十三五”期间,区旅游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迅 速。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区本地旅行社企业 4 250 余家、各地旅行社分社 170
9、余家、星级饭店数量 39 家,国家 A 级以上景区 13 个,其中中山纪念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越秀 公园等全国著名的 AAAA 级景区 7 个,占全市的 27%。北京路 文化核心区成功创建 AAAA 级景区,创建广州艺术博物院、中 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广 州起义纪念馆等 5 个 AAA 级景区。五年来,全区旅游接待服务 设施的升级改造,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尤其是 2020 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采取积极的严防严控措施,克服旅游 市场面临的巨大困难,实现了旅游经济平稳回升。 2.文旅商融合文旅商融合发发展得到展得到较较大提升大提升 “十三五”期间
10、,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以商促旅”工作 思路,推进“文化、旅游、商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全区共计投入 约 20 亿元用于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保障,成为全省“以 文强旅、以旅兴文、以商促旅”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的标杆。北京 路文化旅游区争取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简称“CED”)评定为 “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殊荣。北京路步行街获商务部全国首批步 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越秀“东山印象”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2019 亚洲都市景观奖”。积极打造海珠广场城市“会客厅”、二沙岛体 育休闲园区,举办迎春花市、广府庙会、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等 文旅商为一体的系列大型活动,初步形成旅游业与文化、商务、 金融等融
11、合发展的相关体系。 3.旅游服旅游服务务品牌影响力逐步品牌影响力逐步扩扩大大 5 “十三五”期间,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旅游宣传,以节庆活动为 载体,打造二沙岛户外音乐季、越秀区社区文艺展演系列活动等 越秀区系列活动。开发“英雄花英雄城 ”红色之旅经典线路 1+9以及 ABC 三条“红色之旅精选线路”、海珠广场“L 型”精品 旅游线路、“越秀红游”共享单车等 37 个经典红色景点和红色主 题旅游路线,促进“红色文旅+数字”融合发展,推进“红色历史文 化+科技创新+互动体验”创新红色文旅新模式。打造“广州古城 游”旅游品牌。受邀前往俄罗斯参加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 会,前往河南省沈丘县、淮阳县等地,
12、以“红色情 越秀行”为主题, 开展越秀红色城市之旅宣传推介会。编印越秀红色之旅宣传 手册,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三)体育发展呈现高质量态势 1.公共体育服公共体育服务务体系不断完善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全区大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共投 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约达 2348.15 万元,拥有各种不 同规模和类型的公共体文广场 110 个,社区体育设施 612 处,其 中全民健身路径 450 条,总面积达 15.9 万多平方米,人均体育场 地面积达 1.12 平方米,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体育 组织的数量达到 63 个,基本形成体育行政部门、体
13、育协会、体育 健身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元化体育组织体系,初步形成 覆盖全区三纵三横、纵横衔接的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 “十三五”期间,共举办群众体育竞赛活动 500 多次,年均参加活 6 动约 200 多万人次。 2.高水平体育后高水平体育后备备人才基人才基础稳础稳步增步增强强 积极探索体教结合新思路和新模式,“资源共享、人才共育、 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体教融合模式初步建立。全区创建 6 所 学校体育特色学校,14 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4 所市级体 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区注册后备人才运动员达 4426 人。区少年 儿童业余体校被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0
14、17-2020)”,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游泳、乒乓球、体 操三个项目被省体育局评为“省单项后备人才重点班”。“十三五” 期间,全区共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100 多人, 优秀运动陈艾森获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男子单人十米台、双人十 米台双料冠军,培养和输送的运动员在各类国家级比赛中共取 得 20 多枚金牌,运动成绩提升显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力稳 步增强。 3.体育体育产业实现较产业实现较大突破大突破 “十三五”期间,全区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 营收规模逼近 250 亿元,营收规模约占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的 10%,增加值超 50 亿元,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近
15、4500 家,引 入优质体育企业数量超 50 家,注册资金达 6 亿元,项目投资资 金近 7606 万元,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达 2 万人。全区共有体 育彩票销售网点 155 个,体彩销售额达 19.2 亿元。成功获得 “越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改造二沙岛体育公园成 7 为广州首座智能化体育公园。推进星之光产业园、海印体育产 业园体育龙头企业聚集区建设,改造升级海印电器城、布匹市 场、海港运动城,引入体育精品廊,广湾 18 体育产业总部、东 风路商务带高端体育产业带、中山路和沿江旅游休闲体育带初 见规模。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合作,先后举办两届中国 (广州)体育产业创新大会和全国首届优
16、秀运动员职业发展论 坛,全国体育经纪人培训(南方)基地落户越秀区。健身娱乐、 竞赛表演、体育用品、数字体育、体育传媒、体育彩票市场活 跃,以体育为特色,集体育、文化、旅游、传媒、商业为一体 的综合产业链和现代服务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体育产业的快速 发展,为体育事业发展增加了后劲和活力,为就业和经济社会 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十四五”时期文旅体的发展形势 (一)发展机遇 “十四五”期间,我区文旅体发展将迎来系列重大机遇。一是一是 新一新一轮轮科技革命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产业变革孕育文旅体革孕育文旅体发发展新展新动动能。能。数字和网 络技术赋能,不断催生文旅体新领域、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我区 活化
17、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拓展文旅体发展空间带来了重要契 机。二是消二是消费费升升级带级带来文旅体新增来文旅体新增长长空空间间。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 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小康社会大众消费日益升级,文旅体 是幸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会 极大地刺激文旅体消费升级,为我区文旅体发展带来巨大的增 8 长空间。三是利好政策三是利好政策颁颁布激布激发发文旅体新的行文旅体新的行业业活力。活力。党中央国 务院对文化、旅游和体育的日益重视,相继提出了文化强国、旅 游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任务,将推动文旅体行业体制机制重大 改革和突破创新,也将推动我区破除文旅体发展中的深层次体 制机制障碍
18、,更好地激发文旅体制度创新和市场活力。四是四是“双双 区区”建建设设、 、“双城双城联动联动”拓展文旅体新的拓展文旅体新的发发展腹地。展腹地。党中央国务院、 广东省政府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 行示范区建设,广府文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突出的区域文化标 志之一,为我区深入参与区域文旅体协同发展,深化与深港澳更 紧密更务实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五是 “老城市新活力老城市新活力”、 、“四个四个 出新出彩出新出彩” 提供文旅体提供文旅体纵纵深深发发展的新契机。展的新契机。省、市政府正全力推 进实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推动文旅体融合发 展,为我区深化文旅体体制改革
19、、提升综合实力、营造更有吸引 力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利支撑。六是六是“广州建广州建设设世界体育名城世界体育名城” 提升文旅体提升文旅体发发展展战战略定位的新机遇。略定位的新机遇。广州市正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广州世界体育名城 建设,为我区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共同打造活力全球城市,发挥 我区体育“小杠杆”撬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大杠杆”,提升我区文 旅体发展的国际知名度提供战略指引。七七是国是国际际大都市中心城大都市中心城 区复区复兴经验兴经验注入文旅体注入文旅体发发展新理念。展新理念。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 都市纷纷呈现出高端要素回流中心城区、城市品质提档升级的
20、 发展趋势,城市品质的提升激活文旅体创新发展,国际大都市中 9 心城区文旅体复兴与发展经验为我区文旅体全面腾飞提供重要 的借鉴。 (二)面临挑战 一是文旅体一是文旅体财财政投入有待政投入有待进进一步增加。一步增加。面临群众日益增长 的文旅体需求,我区文旅体财政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与国家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 发展投入要求差距较大。2019 年我区公共文化事业费总额为 6000 万元,公共体育事业总经费 3000 万元,仅占地方财政收入 的 1.6%,与广州部分区相比有不少的差距。二是文旅体公共服二是文旅体公共服 务务体系有待体系有待进进一步完善。一步完善。
21、目前区、街道两级公共文旅体设施严重 不足,公共文旅体产品服务的网络化程度较低,服务产品供给能 力不强。政府采购文旅体服务的政策措施尚未健全,社会力量参 与文旅体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渠道和机制尚待健全。三是文旅体三是文旅体 人才人才队队伍建伍建设设有待有待进进一步一步强强化。化。全区文旅体专业领域缺乏有影 响的“领军”人才,高水平专业人员偏少,图书馆、文化馆、文博中 心、全民健身中心等文化、体育系统人员编制和配置不足,部分 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等。四是城市文旅体品四是城市文旅体品 牌有待牌有待进进一步打造。一步打造。广府庙会等长期积累的标志性文化品牌活 动,亟待进一步创新升级。一批传
22、统文化品牌识别度不高,社会 影响力亟待提升。全区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匮乏,在全球和国内有 影响力的体育企业聚集程度不高。文化和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融 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在文旅体领域的应用不高。 10 三、“十四五”期间文旅体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 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 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州 时提出的“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
23、化综合 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发展 要求,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广州市委“1+1+4”工作 举措,围绕广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总体部署, 紧紧抓住“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以城市更新改造、 发展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为发展重心,以建成“老城市新活力 创新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区文旅体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纲要 目标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发展原则 1.以人民以人民为为中心。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不断增进我区人民 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越秀 区文旅体 十四 发展规划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