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19171927年(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稳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开展被逐步放弃。2斯大林执政时期(1)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2)措施:“斯大林模式。(3)特征: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方
2、案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结果:国家按方案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拟齐全的工业体系,根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3二战后(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2)措施:20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对原有体制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根本原因。(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剧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开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剩余的存在那么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根底。(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3特征: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以行政命
4、令来管理经济,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无视民主和法制。4影响: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开展水平是根本适应的,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阻碍了经济开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开展埋下了隐患。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开展模式的比拟西方模式(英国)斯大林模式(苏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所
5、经历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开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开展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现代农业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从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开展到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否认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具有僵化性、封闭性肯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方案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具有开放性典例分析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根底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七 单元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 总结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