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提纲(1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方音乐史提纲(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音乐史提纲(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方音乐史提纲-第 16 页2016-2017第一学期西方音乐史提纲l 第一章 古希腊1.古希腊音乐的三个时期和形式(一)神话时期的古希腊音乐主要音乐形式:神话、宗教崇拜仪式(二)荷马时期的古希腊音乐主要音乐形式:史诗、颂歌(合唱)、抒情诗歌(三)古典时期的古希腊音乐主要音乐形式:喜剧(悲剧、喜剧)悲剧:一种音乐、喜剧和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体裁,包含合唱、赌场、朗诵、对白、器乐伴奏。古希腊的四种音乐形式:史诗、颂歌、抒情诗歌、悲剧2.音乐与诗人史诗荷马(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抒情诗特尔潘德(公元前7世纪)诗歌与合唱曲提尔泰恩斯(公元前7世纪中叶)爱情诗萨福(公元前612公元前557)合唱
2、诗歌品达罗斯(公元前518公元前442)l 第一节 古希腊的音乐生活1.古希腊音乐的特征旋律:单音音乐节奏节拍:节奏型来自诗歌的格律 主要节拍样式:三拍子(一长一短,一短一长,三短) 二拍子(一长两短,两短一长,两长)体裁:乐、诗、舞三位一体表演:即兴演唱、奏记谱:用希腊24个字母记谱2.古希腊的乐器弹弦乐器:里拉琴(太阳神的崇拜,颂歌史诗伴奏)、基萨拉琴吹管乐器:阿夫洛斯管(酒神的崇拜)、西林克斯萧打击乐器:克洛塔尔古希腊的音乐作品:塞基洛斯墓志铭(作为墓志铭刻在石碑上的酒歌)梅索梅德斯的缪斯赞美诗l 第二节 古希腊的音乐理论1.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一)律学成就和谐学(1)毕拉哥拉斯: 完美的
3、数字比例是和谐的基础(音乐具有净化作用)协和音程只有八度、五度和四度弦长比例的数字越简单,音程就越协和(2)亚里斯多赛诺思: 听觉是和谐的决定因素八度分成十二等分质感的音程微分观念,即少了半音的音程2.音体系理论(一)四音音列 整个音乐系统的基础。包含四个音的下行音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两个音可以变化。形成:自然音列、变化音列(半音音列)、四分音列(微分音列)。(二)四音音阶连接方式“衔接式”:一个四音音阶的最后一个音也是另一个四音音阶的第一个音“分离式”:两个四音音阶之间是一个全音“大完全体系”:四组音列组成,两个八度“小完全体系”:三组音列组成,12度3.调式体系(一)以民
4、族部落命名的七种调式音阶副多利亚、副弗利几亚、副利弟亚、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地亚、混合利地亚(二)波依蒂鸟音乐的原理,对古希腊音乐理论做了详细论述,对中世纪音乐理论产生直接影响(三)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两类音乐理论著作:有关音程、音阶和调式的理论 涉及音乐的本质及其教育作用(四)古希腊音乐理论最后一位重要的解释者:托勒密(五)亚里斯多西洛斯的音阶理论大完全体系内各音(省去附加音A),可分别形成其中不同高度的调式音阶“首调”的认识。(六)托罗斯音阶理论 以大完全体系为基础,形成相同高度的调式体系,调式差别主要在于各种调式内部的音程组合“固定调”的认识。(七)调式音阶的伦理属性多利亚调式:质朴、阳刚,
5、使人安静而有力量弗里几亚:狂发,可以激发人的热情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陷于享乐,丧失意识混合利底亚:伤感*4.音乐教化(一)音乐社会功能学说伦理说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将音乐和体育完美结合(音乐教化作用说)亚里士多德:音乐可以供人们娱乐,音乐是对人的感情或各种情感状态的模仿(模仿说)l 第三节 古罗马音乐1.公众音乐生活的主要形式社会音乐活动 家庭音乐活动2.乐器提比亚:阿夫罗斯管的一种变体,罗马的宗教仪式、军乐队和剧院中使用图巴:长而直的小号科尔努:较大的半圆形号角水力管风琴:希腊人发明的最早的水力管风琴(用水作为动力稳定风压)古罗马末期,教会取代罗马帝国,成为培育和发展音乐的主
6、要机构。l 第四节 早期基督教会的音乐1.基础古希腊的美学思想、犹太教的礼拜仪式、拜占庭的音乐形式2.格里高利圣咏形成前有哪些圣咏“高卢圣咏”,法国“莫扎拉比圣咏”,西班牙“老罗马圣咏”,梵蒂冈以外与格里高利圣咏一起发展的“安布罗斯圣咏”,米兰,以圣安布罗斯教主命名3.早期基督教礼仪音乐的发展(一)罗马教会的圣咏及其音乐形态特征古罗马圣咏:吟诵者、诗篇调(简单的类型) 特拉克图斯、升阶经、奉献经、哈利路亚颂(较复杂)(二)米兰教会的圣咏及其音乐形态特征安布罗斯大主教:交替式诗篇咏唱(诗篇每节的上下两句由两个合唱队交替演唱)、赞美诗l 第二章 第一节 圣咏的传播1.格里高利圣咏形成 4世纪,基督
7、教圣咏形成6世纪、7世纪初,格里高利一世开始统一各地教堂圣咏漫长的统一过程世俗王国推动教会仪式与圣咏的统一与广布加洛林王朝对教仪与圣咏的推广公元8、9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形成2.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旋律曲调级进而起伏平缓,并多用同音反复的曲调节奏节奏自由,一音节对一个音符,时值不确定,随经文语调的气息和语调而定记谱方式纽姆谱,音高并不确定,仅起大致的提示作用整体风格庄严、肃穆、平和演唱方式独唱、齐唱、对唱(男声)3.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4.非常规弥撒哈利路亚:欢快的花唱式圣咏5.圣咏的扩展(一)附加段:10到11世纪,附加在圣咏的前面,或圣咏的中间三种加法:在已有的花唱
8、旋律上加词 既加词又加音乐 只加音乐(二)继叙咏:10到13世纪,作为阿里路亚的朱比勒斯花唱的附加部分出现 为哈利路亚增加花唱,有时在上面加散文的歌词 形式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乐句,其中除了首尾两句 中间乐句的音乐均为反复的 (a bb cc dd z)(三)仪式剧:将圣经故事中的重要对话谱写成圣咏,并在弥撒之前表演。重要的两种仪式剧你们在墓前寻找何人(复活节)你们在马槽中寻找何人(圣诞节)美德12世纪著名修女希尔德加德1151年(四)三者关系:附加段最早,继叙咏和仪式剧在附加段的基础上产生的l 第三节 中世纪的音乐理论1.教会调式理论(一)怎么产生?7到9世纪,由法兰克人在整理和记录圣咏时归纳而
9、成 以拜占庭调式系统、古希腊音乐理论、对圣咏旋律的研究作为基础 以圣咏的音域、结束音、一些常见的旋律程式作为依据来制定(二)判断依据(三)八种调式(正调式低四度构成副调式)正调式:多利亚、弗利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地亚副调式:副多利亚、副弗利几亚、副利底亚、副混合利地亚2.记谱法古希腊的字母符号谱广泛采用于八世纪的纽姆谱10世纪,奥多字母谱11世纪,加线纽姆谱(四线谱记谱)12世纪,节奏模式13世纪(1260),弗朗科有量时值记谱法(旗标谱)3.规多达莱佐的贡献唱名法六声音阶四线谱l 第四节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最早的中世纪世俗音乐拉丁文歌曲博伊伦之歌(即卡米纳布拉纳),流浪僧侣,诗人,13世纪德国
10、博伊伦修道院的一分世俗歌曲手稿。1.世俗歌曲,五种音乐家(除游吟艺人,其他负责音乐创作)(一)戈利亚德拉丁文世俗歌曲,题材主要围绕青年男子永恒的三大主题:对时事、教会的嘲弄讽刺、酒和美女,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云游诗人:中世纪大学的创立 云游四方的教士和大学生(二)游吟艺人英雄业绩歌(三)游吟诗人(11世纪-13世纪)特罗巴多:(1130-1210)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加泰罗尼亚和意大利北部题材:爱情、战争、英雄业绩、政治、社会生活体裁:坎佐、清晨马丽歌、悲歌、讽刺歌、记功歌我看到云雀高飞南部游吟诗人伯尔纳德旺塔多恩特罗威尔:(1170-1240)法国北部。与法国民歌更接近特征:段落分明、乐
11、句短小、旋律鲜明易记体裁:维勒莱、回旋歌、叙事曲、行吟歌体、尚松曲集,特罗威尔罗兰之歌,法国的世俗歌曲(四)恋诗歌手(12世纪末-14世纪初)组成:贵族、骑士题材:最初仅限于表现爱情,后来为政治、道德、宗教的箴言体裁:情歌、轮唱曲、黎明曲、游唱曲体、箴言歌曲式:“巴尔形式”,结构是aab,我的生命有福了12世纪著名歌手:沃尔夫兰冯埃申巴赫,瓦尔特冯德福格尔威德我的生命有福了瓦尔特冯德福格尔威德,13世纪著名歌手:弗劳恩罗布、汤豪瑟(五)工匠歌手(14世纪-16世纪)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2.中世纪的乐器(一)管乐横笛、竖笛、双簧管、肖姆管、短号、风笛(二)弦乐拨弦:竖琴、琉
12、特琴、索尔特里琴(齐特琴类)弓弦:维埃尔琴(包括古提琴、轮擦提琴)、雷贝克(三)管风琴大型、中型、便携式埃斯坦比耶13-14世纪流行西欧的舞曲,欧洲最古老的纯器乐曲之一l 第三章 复调音乐1.奥尔加农(唱两种不同音高的现象)(一)第一阶段,9世纪末到10世纪平行奥尔加农阶段特点:平行四、五、八度严格一对一,在下方进行添加的奥尔加农声部音乐手册、学习手册最早解释这种现象(二)第二阶段,11世纪末特点:斜向进行、反向进行,声部对比越来越多,声部临时超越,基本上是一对一,但会临时出现一对多音的滑动慈悲经选自法国北部一篇论文怎样创作奥尔加农(三)第三阶段,12世纪特点:声部完成了彻底的超越,出现了“迪
13、斯康特奥尔加农”和“花腔奥尔加农”卡里斯迪努斯手抄本(圣咏乐谱),西班牙西北部圣地亚哥的康波斯泰拉夫教堂,一音对多音的“花腔奥尔加农”风格多见,20首两声部和一首最早的三声部“威切斯特大教堂”:最早已知的两声部的11世纪奥尔加农曲集来自这里,“圣玛蒂亚修道院”:12世纪初,法国南部,奥尔加农在这里被分为两种“康波斯泰拉夫教堂”:当时另一个复调发展中心,西班牙西北部第二节 巴黎圣母院复调1.巴黎圣母院乐派时间:12世纪下半夜地点:法国巴黎圣母院人物:佩罗坦、雷奥南事件:雷奥南:写了奥尔加农大全圣母院复调风格:花腔奥尔加农、迪斯康特、考普拉三种复调形式的单声部的圣咏交替使用于一首二声部的奥尔加农当
14、中,最擅长写花腔奥尔加农,被称为奥尔加农的最佳作者佩罗坦:修订奥尔加农大全圣母院复调风格:用迪斯康特风格的克劳苏拉去修订奥尔加农大全,并使二声部的奥尔加农扩展到三到四个声部2.孔杜克图斯特征:支撑声部不用圣咏,而用新作的旋律,所有声部都是新创作的 以迪斯康特风格写成的各声部节奏基本一致 歌词多为诗歌体,内容与时事政治有关l 第三节 13世纪的经文歌1.经文歌的产生在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加上新的歌词2.早期经文歌的特点三到四个声部第一声部:作曲家经常要重写第二声部:经文歌声部第三四声部:每一个上方声部都唱一种不同的歌词,拉丁文或法文最低声部:支撑声部大都来自圣咏,常用重复节奏型典型的三声部经文歌:
15、二重经文歌总体特征:各声部旋律线条独立性,不同声部不同歌词13世纪末,上方声部可以替换世俗的内容,支撑声部也可以被替换3.经文歌后期发展“弗朗科经文歌”:由下到上,由慢到快,由疏到密的旋律特征有量歌曲艺术13世纪音乐理论家弗朗科4.“古艺术”;“新艺术”时间: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末;14世纪地点:法国巴黎l 第四章 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音乐第一节 法国的“新艺术”1.“新艺术”的特征记谱法的发展(增加了比小音符更小的音符时值)二分法与三分法并用等节奏新的和声音响及终止式2.等节奏概念:一种利用节奏因素来组织音乐结构的手法,克劳拉苏固定旋律声部组合节奏型的扩展组成:支撑声部有一个不断重复着的
16、节奏,叫“塔利亚” 还有一个不断重复着的旋律,叫“克勒”代表作和作者:经文歌;维特里,马绍维特里:运用“等节奏”手法马绍:三声部都用新艺术法国作曲家和诗人菲利普德维特里,该文讨论了记谱法的革新弗威尔的故事“新艺术”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带有插入的音乐段落的讽刺诗剧3.新的和声音响及终止式三、六度音响和双导音终止式:确定了三、六度音程的协和性伪音:基本变化音级之外的变化音级4.马绍(1300-1377,法国)体裁:(一)复调世俗歌曲形式:叙事歌 维勒莱 回旋歌风格:坎蒂莱纳风格创作特征:突出二拍子的地位 和声上更重视三、六度音响 只有高声部写有歌词,下方两声部没有歌词,可能由乐器演奏 高声部
17、旋律精细,下方两声部构成和声基础,支持上方的高音旋律声部(二)经文歌手法:分解旋律、等节奏、双导音终止式打嗝歌:13-14世纪与经文歌关系亲密的作曲手法,其特点是把旋律线截断为个别音或一组音,分别置于各个声部。(三)弥撒曲特点:规模庞大,使用当罕见的四声部织体各乐章之间具有明显对比,但各段落之间的音乐材料具有内在联系运用各种复杂的等节奏技法是由一个组偶去加创作的常规弥撒套曲的最早例子(第一部弥撒套曲)圣母弥撒套曲马绍,为常规弥撒的歌词谱写的复调作品只有她能数天上的星叙事歌,马绍5. 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形式:牧歌、猎歌、巴拉塔作曲家:兰迪尼(14世纪后半叶最突出的意大利作曲家,被称为“巴拉塔王
18、子”。)(擅长写巴拉塔,不擅长写宗教音乐)爱神啊,把那个姑娘的爱给我吧巴拉塔形式,作家兰迪尼斯夸契亚鲁皮手抄本在佛罗伦萨,14世纪意大利音乐最重要的一本乐谱14世纪末,意大利作曲家受法国影响开始用法国的体裁创作歌曲l 第五章 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法文词中“再生”的意思)狭义:15到16世纪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在对刚过去的漫长的中世纪加以否定后,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重新发生了兴趣广义:一种“人”的精神的再生,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标准的复兴2.人文主义的的影响下这时代的音乐发生什么转变有意识地追求用音乐更好地表现歌词的音韵、意义和情感,使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把自己看作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既面向来世也
19、面向现世在创作中追求从中世纪的思想方式和作曲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3.生活发生什么转变“文艺复兴”被看作近代世界的一个开端新兴的宫廷贵族和中产阶级也在赞助和影响着音乐4.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发生什么转变1501年,意大利人彼特鲁奇发明了乐谱的三重印刷术1528年,法国人阿泰尼昂在巴黎发明了更加经济的一次印刷术这时期的作曲家已经可以为审美的需要或特定的社会要求而进行创作越来越个性化为自已而创作可以说从文艺复兴开始,音乐已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出现了。l 第二节 英国音乐的影响1.邓斯泰布尔(最早创作定旋律弥撒套曲的作曲家之一)地区:英国体裁:经文歌 、弥撒曲风格:重视三六度音程构成的丰满三和弦 多为三声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音乐史 提纲 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