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试题(11页).doc





《国际贸易学试题(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试题(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学试题-第 11 页一、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PSc = 1200 + 0.02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1. 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2.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3.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思路:1. 令Dc =Sc,得贸易前中国汽车价格为20000,产量为1600。2. 自由贸易下中国进口汽车,由于假设中国为汽车进口小国,则国内汽车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10000,汽车的需求为1800,生产为1400,进口量为400。 价格200
2、00数量10000 1400 1600 1800 a b SC DC 消费者福利增加a+b=1/2*(1800+1600)*10000=1.7*107 生产者利润减少a=1/2*(1400+1600)*10000=1.5*107 社会福利增加b=(a+b)-a=2*106选择题1、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2、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自然资源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3、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A商品绝对成本差异 B规模经济效益递增C要素禀赋相对差
3、异 4、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C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5、接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由( )提出的。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和俄林6、从经济资源国际流动的难度看,最难流动的要素是( )A.资本 B土地 C劳动力 习题: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大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 中国菲律宾大米钢铁大米钢铁劳动投入50258035土地投入20151020资本投入30601045(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2)如果各种要
4、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3)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情况又如何?1. 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即大米 ,进口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钢铁。2. 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出口产品大米的价格上升,大米行业的所有要素都会受益;相反,进口产品钢铁的价格下降使得钢铁行业的所有要素受损。3. 如果仅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价格上升的行业大米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继续受益,价格下降的行业钢铁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会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劳动力的收益不确定。第七章
5、 名词解释:1.贸易政策的分类: 1.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即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2.保护贸易政策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3.超保护贸易政策是垄断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政策特征,保护的对象是高度发达的工业或出现衰落的夕阳产业;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实施进攻性扩张;保护的不是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而是垄断资本的利益。 4.中性贸易政策和偏向性贸易政策 中性贸易政策政府干预措施的综合效果是对一切可贸易产品和非贸易产品、可出口产品和可进口产品、国内市场和出口市
6、场,采取不偏不倚的对待。 偏向性贸易政策外向型:倾向于鼓励出口和促进出口加工生产的措施,属于较为开放的政策。内向型:一般在本国货币币值高估的基础上,对外国投资实行较为严格的控制措施促使需求转向国内2.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通过建立面向国外市场为主的加工工业,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以出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即以发展制成品带动工业化的发展。3.关税的含义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根据根据预先规定的法律与规章(海关税则)向进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4. 原产地标准原产地标准通常采用整件生产标准和实质性改变标准两种形式。 整件生产标准也称完全原产品,即产品完全在受惠
7、国生产和制造,不含有进口原料和部件。 实质性改变生产标准是针对含有进口成分的产品,是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参与生产的产品确定其原产国的标准。其基本概念是货物必须在出口国经过最后一道的实质性加工或生产,使该产品得到其特有的性质或特征,该出口国才被认为是货物的原产地。5. 进口配额制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准予进口,超过配额的货物则不准进口,或加征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以后才准许进口。 6.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
8、)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及健康、阻止欺诈、保护环境、保证质量为目的,或以贸易保护为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壁垒标准既包括决定一种商品特性的规格,如质地、纯度、营养价值、尺寸、用途等,也包括设计和说明、证书、标记、商标及检验程序等。 7.绿色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指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以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为由,对进口商品提出带有歧视性、针对性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标准。 8.出口补贴 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目的在于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 9.外汇倾销 是指政府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
9、手段。 10.出口管制的目的 出口管制或称出口控制(Export Control)政策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各种经济的和行政的办法和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实行管制行为的总称。第八章两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 PC,Sc = 1200 + 0.03 PC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u = 1800 - 0.02 PU,Su = 1400 + 0.03 PU,请计算:1. 贸易前,双方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2. 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不考虑运输成本)。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3. a.中国对汽车
10、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先分析是大国还是小国)b.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何?c.关税的福利净损失(与自由贸易相比)4. a.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 (配额免费), 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b.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如何变动。5. a.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生产单位补贴(注意不是出口补贴),两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b.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如何变动。c.通过计算,比较它与关税、进口配额的净福利影响。思考题:1、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
11、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思路: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特别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大限制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反,西欧各国割据,资源短缺,急需对外扩张,进口本国所需的产品,于是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 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思路: 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开放拓展和对外贸易乃至经济有实质性的推动。究其原因
12、,远航的主要性质是“宣威异域“的“朝贡贸易”。相反,西欧的地理大发现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大发现”,极大地刺激了国际贸易和西欧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大发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向外输出商品需要的探险行为,政府也极力借助发现新航道对外掠夺和殖民扩张。3、本章(1.2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思路:本章用中国和世界的数据说明了贸易与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国际贸易不仅仅是国际商品交换而且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开放经济的发展要快于封闭经济的发展,一国要发展决不能忽视贸易的作用。4、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思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局
13、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要素市场的供求、价格和福利变动情况,而总体均衡分析不仅要分析那种商品或要素市场,还要分析与之相关的商品或要素市场,所以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时,应分析贸易双方的影响,则因用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习题:1.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1) 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2) 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 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试题 11

限制150内